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风险投资主体、银行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委托代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创业企业家、风险投资主体努力程度的影响因素和他们之间的双向道德危害风险,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解释创业企业家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原因,在Casamana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赋予纯金融机构明确的现实定义,构建风险投资主体、创业企业家、银行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模型.得出双向道德风险下的最优权益分配.研究表明,若只有银行投资或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时,存在风险限制,当风险高于限制时,创业企业家不可能贷款成功;若只有风险投资主体投资时,则没有风险限制;若银行和风险投资主体同时投资,他们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将低于只有一方投资时所得权益分配的最高限制,风险限制高于只有银行投资时的风险限制;若机构在既无资金也无非资金贡献的情况下瓜分风险投资利益,将导致创业企业家努力程度降低;银行、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三方参与风险投资时,风险投资主体的最优权益安排与风险投资主体和创业企业家的生产力有关,随着风险投资主体生产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创业企业家生产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风险投资的过程涉及三个主体,分别是风险资本家、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作为风险投资资金来源的风险资本家,在我国风险投资领域有几种不同的构成类型,对于不同的来源构成主体,其所面临的投资风险不尽相同,因而风险的规避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对风险资本家来说,必须对其在投资过程中所需要承担的不同风险加以分析,并讨论可能采取的风险规避策略,从而达到规避风险、弱化风险,确保收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对风险投资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风险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风险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与最优控制问题,首次提出了一种适合风险投资特点、具备分指标评价、综合评价与优化控制多种功能的模型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和选择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风险投资自1998年以来迅速发展。对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产生了重要作用。风险投资一般采取间接投资的形式,由风险资金的供给者(投资者)、运作者(风险投资公司)、使用者(风险企业)构成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风险投资市场的主体是投资者、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企业。资金首先从投资者流向风险投资公司,经过风险投资公司的筛选,然后流向风险企业;通过风险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回流到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再将收益回馈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5.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顾名思义,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投资。在国外,它通常是对高新技术进行投资的一种金融行为。作为投资主体,风险投资基金则被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剂”。经过了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挫折以后的中国,近一年多来,新一轮的风险投资热再度兴起。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三年内,中国将建立起自己的创业投资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给中国经济会带来什么?一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风险投资发祥于美国。二战后,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多里特开风险投资之先河,创立了美国研究开发公司,以支援波士顿周边的科学家们尽快…  相似文献   

6.
风险投资中投资风险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针对风险投资项目的特点,本文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用妹以评价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风险,具有计算简单、评价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风险投资项目中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对于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收益影响巨大,本文通过对于实物期权理论及实物期权模式的探讨和相关的定量分析,指出在风险投资项目中构建实物期权模式会有助于风险投资项目中企业家道德风险的解决,并有利于风险投资家收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资理论的保险定价公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险公司是风险中性的假设下,运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理论,研究了保险公司在风险投资框架下的保险定价问题。首先,建立了保险定价问题的线性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一类特殊线性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显式解,推出了由风险投资确定的保险定价公式;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石岳 《经营管理者》2014,(29):20-21
风险投资是一种由金融家向迅速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些企业提供风险资本的一种行为。近几年来,风险投资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逐渐加快发展。在风险投资的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非常关键的,包括投资者、风险投资家以及企业家,他们之间的行为活动,无不涉及到博弈论,并且他们之间也存在着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博弈。文章就是从博弈论的视角以及信息经济学的基础来分析风险投资的,并且从风险投资的概述以及博弈论视角下对风险投资主体之间的博弈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研究这一方面的内容不仅对我国风险投资业有着积极地发展意义,并且有利于经济学上对风险投资业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甚至为未来经济学上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前 ,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纷纷讨论有关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 ,有人认为在我国不建立二板市场就不能发展风险投资 ,也有人认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并非只有在二板市场上市这一条途径。本文是想探讨一种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投资公司“不蜕资模式”。这种“不蜕资模式”并非否定退出机制的重要性 ,特别是我国风险投资公司还不成熟的时候 ,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加快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 ,但并不是说风险投资公司投入的资金必须要退出。笔者认为 ,对于风险投资家看好、发展潜力很大的项目 ,风险投资公司可将其归为自己的产业 (如成立子公司 ) ,这…  相似文献   

11.
双边激励与风险企业的股权结构配置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提供金融资本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增殖服务,获得风险资本的风险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共同倾注努力的结果。然而,由于风险企业特殊的信息结构特征,导致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之间存在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双边激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的道德风险问题,而股权结构的安排有助于激励两者为风险企业倾注努力。本文将建立风险企业股权结构与双边激励问题的关系模型,从解决激励风险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为风险企业作出努力的双边激励问题出发,确定最优的风险企业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2.
跨区域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  侯合银 《管理学报》2011,8(1):151-158
通过引入价值异质性和成本异质性,对跨区域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个三阶段的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利用逆推归纳法进行求解,发现各区域内部呈现星型结构,区域之间则由处于突出地位的创业投资家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互联星型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研究打开了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不同类型的学习及社会互动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关键机制,而知识产权保护、吸收能力、相关度、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其独特成因。与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且人力资本与增长机会和价值驱动资源控制权高度粘合,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出现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的格局。本文最后对风险投资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资产链理论给出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假设,通过对资产链各节点系统风险的分解,将传统的资本市场线转变为资本市场超平面,建立基于资产链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本文使用小波滤波分解资产收益,对模型在上海A股市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区分各类系统风险对资产收益的影响,对资产的平均收益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运用行为博弈理论,研究了潜在需求不确定情况下,发行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三个参与IPO主体行为对IPO抑价的影响,并对投资者性行为进行抑价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对新股及价值评估不存在分歧时,只存在有意抑价,IPO抑价相对较低;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对新股及价值评估存在分歧时,既存在有意抑价,也存在无意抑价,IPO抑价较高,且投资者的分歧越大,IPO也抑价越高。最后,论文通过实例模拟为文本的结论提供了定量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 ,揭示了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独特成因———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与传统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 ,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而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本与增长机会和价值驱动资源高度粘合 ,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  相似文献   

18.
在考虑中国投资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前景理论建立具有有限理性的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通过对模型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计算实验的方法研究利好、利空信息在市场低迷、过渡和繁荣3个不同时期的作用情况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市场低迷时期,由于流动性风险过大带来的交易成本大幅增加,导致市场对利空信息的反应大于利好信息;在过渡时期,信息交易者成为调控市场的有效主体,市场对利好、利空信息的反应都是敏感的,利好信息使市场走向繁荣,利空信息使市场走向低迷;当市场处于繁荣时期,由于信息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的交互作用,导致利好信息不但会降低市场的稳定性,还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市场波动,而市场对利空信息的反应却不大.研究结果可对市场实施信息调控提供理论指导,以维护中国证券市场长期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风险价值偏好的最优投资决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传统金融理论中,用收益率与方差所构成的效用函数来指导投资者的最优投资决策,这一点在理论上存在一些的缺陷。本文根据行为金融理论中对风险偏好的描述,用风险价值来定量风险偏好,并用这种偏好来指导最优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20.
PPP项目中投资者逆向选择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PPP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为减少投资者逆向选择,在采购阶段对投资者合理筛选机制的设置至关重要。考虑到政府部门和投资者均为"有限理性",本文基于前景理论,构建了PPP项目采购阶段双方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低能力投资者的伪装成本是PPP市场实现分离均衡的决定性因素。为节约政府部门的检查成本,并使PPP市场更容易出现分离均衡,本文引入政府部门抽检模型,即对投资者报价的合理性进行抽检,进而得到最优抽检比例,可完全杜绝投资者逆向选择。通过数值模拟显示,政府部门最优抽检比例随着高能力投资者可获得合理利润率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伪装成本、政府惩罚力度和高能力投资者折现率报价的增加而降低;且相比于收益,投资者对损失更为敏感,但随着收益和损失的增加,其敏感程度降低,符合前景理论。前景理论的引入,考虑了博弈过程中决策者的心理因素,使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最后,为有效抑制投资者逆向选择,本文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助力完善PPP项目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