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状况及关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文章从父母养育方式、焦虑、抑郁的定义演变,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研究,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并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钟合 《家庭科技》2014,(8):18-18
9月份孩子们就要步入幼儿园了。科学地讲,幼儿第一次走出家门,全天候生活在陌生的环境里都要经历"分离焦虑期"。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那么如何让孩子较快度过分离焦虑期呢?家长态度要明确同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孩子能很快适应环境,有的孩子却需要很长时间。明智的父母会对孩子说:"我们去单位上班,宝宝也要到幼儿园上班,下班了我们才能见面。"送孩子入园时,家长不能流露出难舍难分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碰撞中,中国诗歌应如何发展?我们应该摆脱西方影响的焦虑,摆脱大陆中心主义的幻影,根植在旧有广袤的泥土里,吸取传统的精华,并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融合中对诗歌的语言和形式保持高度的自觉,叙说爱与死、追求与幻灭、生命的悸动、焦虑、空洞、悲哀和喜悦.这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本土化出路.  相似文献   

4.
焦虑情绪=紧张+担心 焦虑与害怕是两种不同的情绪,有时很难区分.不过,害怕一般指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事件的恐惧感觉,认为环境中的某种事物或事件具有威胁性;而焦虑则是无根据的、源自身体内部的反应,更多地表现为紧张与担心. 一般来说,焦虑的表现包括:生理症状,如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心慌、气急、头晕等;情感症状,从轻度的担心不安到极度紧张和惊恐等不同程度的焦虑;行为表现,除坐卧不安外,为了减轻焦虑而采取回避行为或强迫行为等;认知症状,认为大难临头、忧心忡忡,担心情感或身体受到伤害等.  相似文献   

5.
赵培 《天府新论》2022,(5):87-93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给人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焦虑、无意义感、抑郁等负面情绪侵袭人的心灵,不少人发生情绪障碍。其社会根源是过度自我剥削的意识形态,且注重效率的技术参与到人的自我剥削之中。在自我剥削中,人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而情绪障碍是对这种自我剥削的极端反抗。减少对物的追逐,寻回休闲时间,重拾生活的安全感,这是彻底摆脱情绪障碍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汪磊 《天府新论》2013,(3):91-97
随着中国社会的“脱域”演进,普遍的焦虑情绪弥漫开来,这种不安情绪的郁积表现为弱势心态的泛化蔓延,而网络技术的生活嵌入,为内隐的焦虑情绪提供了宣释的出径,生成出以“话语符号”为标帜的网络狂欢景观.网络的狂欢是对现实压抑的反弹,映射出了社会焦虑的镜像.社会焦虑要获得安顿,在根源上应化解社会的结构性压抑,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的良性循环,并提升社会成员的效能感,避免习得性无助.此外,大众媒介的认知引导,社会治理理念的柔性转向以及社会信任的培育,也是化解社会普遍焦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孩子在求学生涯中离不开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们的压力多半来自对考试的焦虑。比如在考试前,由于担心考得不好,孩子可能会有小小的情绪或者行为上的表现,比如沉闷、话少、食欲不振、精神欠佳等。多数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束手无策,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告诉孩子,不要紧张,不要在意这次考试等。  相似文献   

8.
母亲自身的各种因素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采用"失望礼物范式"测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父母后设情绪理念量表》和母亲敏感性测验量表对336对母子进行了测量,探究母亲成人依恋对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能直接负向预测幼儿积极的情绪调节,正向预测幼儿消极的情绪调节;母亲情绪教导理念与敏感性在母亲成人依恋与幼儿的情绪调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母亲情绪紊乱理念在母亲成人依恋与幼儿消极的情绪调节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母亲情绪教导理念与敏感性在成人依恋与幼儿的情绪调节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致力于幼儿的情绪发展,促使母亲提高安全依恋水平,改善情绪教养方式,培养自身对幼儿需求的敏感性,促进幼儿情绪调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郁乐 《兰州学刊》2014,(5):1-5,15
近年来诸多道德争议事件及其引发的焦虑情绪,源于生活世界变迁中道德行为情境的变化;植根于血缘乡土社会的情感记忆与道德期待,面临陌生世界与商业社会的行为情境,产生了系列的道德与情感落差,导致了道德焦虑体验的形成,引发了负面评价与消极暗示。深入分析道德焦虑心理的形成机制,对人们理性地看待道德争议事件,预防相关情绪与心理机制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薇薇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家庭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首先是五花八门的玩具被束之高阁,爸爸妈妈平添了几分紧张。从幼儿园回到家后,薇薇和妈妈便锁在书房里进行简单的数学、识字学习。"孩子要上一年级了,可不能再让她玩了,从现在起要认真学习,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妈妈这样说。自从孩子出生后,父母就有焦虑不完的事情:孩子用什么尿不湿、吃什么奶粉等都是父母考虑的事情;孩子上学后,父母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孩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家庭中什么人群最受关心?毫无疑问,是被称为当代“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很多人将大部分精力、财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可在全力关心孩子的同时,却冷落了另外一个亟待关怀的特殊群体——老年人。在老龄化加速的今天,老年人面对机体老化、疾病困扰、亲友亡故及人际交往圈变窄等,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情绪方面,如抑郁、焦虑、孤独等,他们当中很多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高伟 《家庭科技》2021,(7):23-25
重视家庭教育的价值 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据相关调查显示,二孩家庭的孩子与一孩家庭的孩子相比,沟通能力、包容能力及妥协能力比较强,而且很多家长选择生二孩是希望孩子日后有相互扶持的亲人,并且两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相互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情绪.实际上,这些美好的愿望并不是通过二孩的到来实现的,而是二孩到来后整个家庭的教育与氛围影响下实现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对两个孩子及即将到来的三孩而言,都有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荷兰科学家最近对154个职业女性调查发现,如果经常与性格急躁、容易抱怨的同事待在一起,那么她会更容易感到同样的焦虑和烦躁。焦虑情绪就像感  相似文献   

14.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他》描写了一个被父母和家庭抛弃的美国南方孩子.这个孩子始终被称为“他”,而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小说中“他”的无名状态意味着个体被剥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而小说结尾处“他”被送往县救济院则意味着“他”既遭受了老南方的否定,又遭受了新南方的抛弃,“他”陷入到被历史与现实双重抛弃的处境之中.作为一位杰出的南方女作家,波特在《他》中表达了南北战争战败后美国南方人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他》中那个无名的孩子正是波特这一代新南方人对于自我身份焦虑的形象化体现.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使得人的自我本体性安全基础发生了转变,现代人普遍遭遇着生存焦虑,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受交织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自我认同危机、风险忧虑、生存意义的迷失、关系焦虑等问题.因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体还需要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自我调适能力,以排解生存焦虑而获取发展,这需要个体提高反思性选择能力,信仰的建构和信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启蒙辩证法》的隐秘主题就是焦虑与恐惧。《启蒙辩证法》与德国浪漫派的思想渊源应予重视。焦虑成为现代哲学的问题与浪漫主义密切相关。在《启蒙辩证法》与A.施勒格尔的"启蒙运动批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类似与一致。揭示启蒙中蕴含着焦虑与解释启蒙理性的情感根基直接相关。在弗洛伊德对成长期儿童的焦虑分析以及焦虑与恐惧的区分、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分析、《启蒙辩证法》的启蒙批判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异在他者引发的焦虑是西方启蒙的核心问题之一。进一步地反思、遏制、消解焦虑情绪,走向与异在他者的和解,是推进启蒙的主要所在。理性、支配和恐怖,是立足于这种焦虑观反思启蒙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机依赖程度、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干预。方法:对在校学生进行关于手机依赖程度、交往焦虑和孤独感的问卷调查,对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结果:一是90.94%的大学生有手机依赖倾向,且手机依赖与焦虑和孤独感有显著的相关性。二是经过干预,10名不同手机依赖程度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焦虑、情绪-社交孤独总分上有所下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手机依赖、减少焦虑、降低情绪和社交孤独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笑,不仅是开启宝宝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极佳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促进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发育大有裨益.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更强,这样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就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情绪好,生长激素分泌平衡,健康少生病,有利于宝宝体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个案基本情况 谢小欣(化名),女,10岁.父母外出务工,6岁前由其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现与父母同住.小欣小学四年级阶段出现了较强烈的厌学情绪,不愿意与父母有过多交流,导致彼此沟通不畅,亲子关系极其紧张. 小欣母亲对小欣很严厉,回归家庭后发现小欣不与自己亲近,对小欣的管教重心放在学习方面.小欣不学习、不听管教时,母亲除了在言语上对小欣严厉指责,也会采取一些比较偏激的方式进行管教.小欣父亲对小欣比较宠溺,与小欣关系亲密,经常用语言表达关爱,涉及原则性问题能够理性客观看待,但也曾有打骂孩子的行为.小欣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小欣在幼时长期缺少父亲的陪伴.同时,小欣父亲对其妻子与女儿之间的沟通障碍与紧张的亲子关系十分焦虑,尝试改变但效果甚微.  相似文献   

20.
有理由认为,教育偏重分数、高学历的社会竟争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的重要原因,青春期青年的心理特点是自我意识过度,劣等感,情绪不稳.外界易干扰他们的情绪.陈氏调查发现高考预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与SCL—90总分呈极显著负相关.高考是考生的重大应激事件,并严重影响情绪,而紧张焦虑等情绪障碍影响人体机能,注意集中困难,易导致敏感器官功能障碍,还会影响学习和考试.适宜的应激才能使个体处于最佳功能状态,过强或过低都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有的高考落榜生是因为高考紧张而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考前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学习压力过大等.优秀人才,之所以成才,是因为他们首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学习刻苦、能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等.我们假设高考成绩也与这些心理因素有关.目前国内研究高考生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的文献很少,而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学生多达数百万,高考作为一种应激源,对如此众多又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学业与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因素对高考的干扰,使考生既能时出好成绩,又保持心身健康,不仅有利于国家发现和培养千百万建设人才,而且还有利于提高青年心理素质,这是我国心理卫生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研究心理因素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具有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