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文化导入的意义,文化导入的原则、方法和文化导入中常见的误区4个方面讨论了文化导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的相互关系,对传统外语教学过程中忽略文化导入内容的实践偏差进行了理论上的纠正。首先分析了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由来以及它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基本内容。最后对文化导入的三大原则(阶段性、适度性和科学性原则)与文化导入的四种方法(直接阐述法、交互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异同比较法)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艾儒略与明清之际西方教育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 言1 6世纪中叶以后 ,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特别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 (以下简称耶稣会士 )来华 ,由此而引起了明清之际中西两大异质异构的文化在历史上的直接交汇 ;而且 ,这一过程延续到清初康熙朝 ,从而形成了学术界习称的第一波“西学东渐”的浪潮。伴随着这一浪潮 ,西方教育也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被导入中国 ,在此过程中艾儒略 (J.Aleni)等耶稣会士作出了无可取代的贡献。本文以艾儒略所著《西学凡》、《职方外纪》等书为中心来探讨明清之际西方耶稣会教育的导入及其意义 ,以期对这一时期耶稣会士的文化教育导入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文化变化的课题引起了知识界浓厚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国内尚未全面介绍过的文化触变论的基本概念 ,并提出了作者对“文化”与“文明”概念的认识 ,披露了作者从文明冲突走向文化转变的文化触变论史观。另外 ,作者一边介绍了平野健一郎先生的文化触变论模式 ,一边导入了“同定”理论与“文化交流场”的视角 ,试图建立理解近代中国文化转变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5.
大江健三郎的森林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巧妙借用了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原始自然观——“森林思想”,将边缘文化成功地导入其文学作品之中,使“森林”的象征意蕴变得异常丰富。将森林中的神话和传说所包孕的独特宇宙观、生死观再现于文本中,映衬出本民族的灵魂、传统和文化之根,寻觅治疗痼疾难愈的现代文明的良方,为日本人与日本文化迈向“再生”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6.
形象是和人类的文明相伴生的,故文化是形象的“质素”。中国传统文化是围绕“人”在形象的发生发展中生成的。其间经历了从“图腾形象”到“宗法形象”再到“非神圣形象”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对立和为消弭这种对立的努力,既构成了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又是文化自我分裂的原因。但文化必然要在形象的发生发展中不断扬弃和升华。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把握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7.
班婕 《南方论刊》2007,(10):105-105,104
本文论述了"将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举出一些俄语教学实践中的实例来阐述在俄语教学中必须导入文化因素,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赖迪晖 《南方论刊》2022,(11):91-94
在当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以及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均要求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具备扎实的中国文化素养。然而,在当前该类人才的培养方面,却存在过于强调外国文化的输入以及单向“融入”“适应”国际的倾向,忽略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的提升,导致“文化失语”现象。结合该类人才的内涵及定位,明确该类人才的中国文化素养界定及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文化素养导入该类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 CIS(企业识别系统),又称企业形象战略,它由MIS(理念识别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和VIS(视觉识别系统)三部分组成,人们通常形象地称这三部分为企业的“心”、“手”、“脸”。1988年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导入CIS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于是,许多企业纷纷效仿导入,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一些企业由于对CIS理论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而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存在一误区。企业要想成功导入CIS,并使其真正发挥威力,在实施该战略中还须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重视。一、CIS的导入条件企业在决定导入CIS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优质的产品及服务。(2)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3)优秀的企业文化。(4)较强的经济实力。总之,只有具备以上条件的企业才适合全面导入CIS,而且比较容易成功。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综合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和效益好的大中型企业适合全面导入CIS。但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还没有完成战略转型及调整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暂不适合导入CIS,应待转型、调整结束,产品、市场及经营方面都有了准确定位后再实施CIS战略。对于那些有发展前途但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讲,虽不适合全面导入CIS,但可以先导入VIS,随着VIS的成功、企业实力的增强、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再将VIS扩展至BIS渐近MIS  相似文献   

10.
“父亲”形象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文化符码化的“父亲”转化为潜在想象 ,对文学中“父亲”的形象塑造产生影响 ;而文学塑造一方面突出、强化了关于“父亲”的文化想象 ,另一方面又不断将时代语境中的新文化因子注入“父亲”想象 ,衍生不同的意义元素。文学文本于此参与着文化符码的演化、积淀过程。启蒙语境下的创作为“老国愚民”式的父亲形象在原有的文化内涵上增添了“非现代”的、“反进化”的否定性元素 ;革命文学中“父”“子”形象的对应或“父子兵”的模式 ,同样具有特定的文化符码意味 ;而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对父亲形象或神圣化或颠覆、解构等 ,也无不映现着历史流动中文学塑造与文化想象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化导入性教学将文化视为一种手段,也视为语言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ESL教师作为文化导入性教学的实施者,在构建合理的课堂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导入性教学为背景、课堂环境(语言环境和认知环境)为视角,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旨在对ESL教师在文化导入性教学中应起的作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2.
孙妍 《学术探索》2014,(12):84-88
文化N级编码理论强调了实物材料的重要性,并将文化理解为一种生成性的叠加过程,这为传统文化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启示。由于汉字显著的图画象形特质,在揭示传统文化和思维方面有着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优势,从汉字入手,可以体察文化原初的意义,破解后代象征符号的文化基因。本文结合文化N级编码论对“经”与“纬”二字进行了文化阐释,“经”“纬”本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和“横线”,但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二者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含义,“纬”的义项在引申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不如“经”,“经书”和“纬书”的历史地位也有很大差异。本文试图揭示这种文化差异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燕飞 《广西社会科学》2006,(8):191-192,F0003
语言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二者不可分割。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文化导入原则,正确把握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化导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对比分析理论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和交际的影响,然后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文化导入应遵循相对性,实用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从词汇,知识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论述如何进行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应首先明确研究这一问题的基本要求,进而弄清这一问题的实质,从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全球化趋势与民族文化、域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等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从而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进行正确的文化定位,确定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抵御“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克服“种族中心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共存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敏觉力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母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进行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教学实践,继而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的“跨文化敏觉力量表”(ISS)作为测量工具,旨在探讨母语文化教学对学生跨文化敏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修读了包含中国文化导入的大学英语课程之后,学生的跨文化敏觉力水平有显著提高。此外,根据研究结果总结了英语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受试者跨文化敏觉力水平的多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一股“文化热”,或试图以西方的文化学方法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或试图以中国的国学传统方法来弥合西学东渐以来形成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断层,或把眼光放在对中国古代神话的重新阐释上,或专注于挖掘国民性以寻找误入歧途的解脱办法。凡此种种研究,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典籍的释读。然而,非常遗憾,一些名噪一时的“宏论”,往往因为缺少扎实的文献根抵,而成为皮相之见。”‘这一切表明,文化研究中亟待语言导入,尤其是音韵导入。如果说研究古文化,必须先读通古文献,如果说读通古文献,理解古代语义,必须依赖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庸观念源自于原始的狩猎文化 ,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 ,表现为 :“中”为“政”—“德”—“礼” ,并由于过分地注重于外在的规范意义而被“遗忘” ;至孔子 ,以“仁”入“中” ,从“中之用”出发 ,重新发现并发展了“中”观念的道德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 ,道家文化与浪漫主义文学观最有契合性 ,由此决定了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对本土道家文化资源的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利用”路径 ,也就是说 ,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入过程中多有道家文化式的“改写” ,并由此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身份”。而道家文化的深潜影响某种程度上也纠正了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之于中国本土现代时段的时空性“隔膜” ,从而使得浪漫主义文学观能够在现代文学史上生根、滋长 ,并形成为蔚为大观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中的社会教育价值制导目标俞世伟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全面展开,将社会导入了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各种新的价值观纷纷出现,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和文化各领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人以往只能在整体规范中找“个性”,“人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