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论著提及1906年萍浏醴起义,多说:“起义群众以安源六千工人为主”;“在这次起义中,安源矿工六千余人成为斗争的主力,他们参加起义虽然还是自发的,并没有阶级的自觉,但却为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史揭开了光荣的首页”;这次起义的“另一特点是,史称六千安源工人参加了这次起义,这是目前所见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大规模武装起义的最早记录”;“在萍浏醴起义过程中,安源矿工六千余人成为斗争的主力。……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2.
《新少年》2011,(Z2):16
江西省西部的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刘少奇等都曾在这里领导过工人运动。1922年,在刘少奇、李立三、陈潭秋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安源儿童团成立了,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第一批团员只有刘玉汉、王耀男等七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本文论述了他在早期革命时,由毛泽东派往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的历史。开始,他与李立三一起,领导和组织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并取得了胜利;接着,在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的情况下,他把党的基本原则和安源路矿的实际相结合,利用敌人内部矛盾,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4.
安源是我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祥地之一。由于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和刘少奇、李立三等同志的努力工作,安源很快就成为我国早期工人运动中一个中心。当时安源曾被称为“小莫斯科”。这个光荣的称号,是与当时参加和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刘少奇同志分不开的。这  相似文献   

5.
萍浏醴起义是资产阶级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安源煤矿工人参加武装起义实是中国年轻无产阶级的第一次革命发动。本文详尽论述了萍浏醴武装起义的始末及安源煤矿工人在起义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和贡献,并用大量史实证明,萍浏醴起义不仅揭开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首页,而且展示了中国年轻产业工人的高度革命性、斗争性和无比威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弥足珍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红色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发源地,是党在20年代开展革命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党的许多著名活动家,如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毛泽民、陈潭秋等,都曾在这块蕴藏着巨大革命潜力的红土地上,从事革命活动,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基层组织——安源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11,(7):16-16
江西省西部的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刘少奇等都曾在这里领导过工人运动。1922年,在刘少奇、李立三、陈潭秋等人的直接领导下,安源儿童团成立了,这就是中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第一批团员只有刘玉汉、王耀男等七名小矿工,刘玉汉是儿童团的团长。  相似文献   

8.
重拾中国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20世纪20年代早期在安源煤矿大力推行的政治动员,是中国革命史中不应被遗忘的部分。在安源,理想主义的共产党干部领导了一场非常成功的非暴力罢工,举办了针对工人、农民及其家庭成员的成人教育项目,使得共产主义革命争取到了广泛的群众支持。为了迎合各种个人、政治和经济因素,"安源革命传统"经年以来渐趋含混和扭曲,因此我们需要回溯历史以发掘革命路径的另一种选择,它的主要推动力不是阶级斗争和个人崇拜,而是个人为了寻求尊严而投身基层组织。  相似文献   

9.
一、毛泽东同志是怎样提出到井冈山去的? 一九二七年,在秋收起义原定的战略计划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向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进发。其时,无论是湖南省委还是中央,均是主张攻取安源、醴陵、浏阳等地后,直趋长沙。这年的九月初,毛泽东同志在安源的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研究作战计划时,也是决定各部队分别夺取目标后直攻长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歌谣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动员使命。作为中共革命开端阶段的1920年代的安源工人歌谣,其情感基调经历了显著变化——由“刚健激越”转向“哀而动人”。这种风格流变关联了几个重要面向:首先是安源工人运动领导者各异的个性气质以及革命思潮的变迁;其次是“哀而动人”动员策略下的诉苦主体由中共革命知识分子转向工人群体;最后是激越豪迈的自由体诗歌形式和激进的现代革命修辞转向对“孟姜女变调”传统歌谣形式和“牛马”等受难意象的征用。安源工人运动中形成的“哀而动人”政治美学成为井冈山时期、苏维埃时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情感动员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1.
孙中华 《中华魂》2012,(13):51-53
1922年9月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安源工运和俱乐部建设蓬勃发展.少数工人干部中开始出现官僚习气和腐败行为.刘少奇果断领导和开展了一系列反腐败的实践活动,保证了安源工运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反腐实践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的血迹未干,六月五日,湖南軍閥許克群的枪口又对准了安源工人。頓时,腥风四起,黑云压城。在敌人“杀得鸡犬不留,搖窝里的小孩耍过刀”的叫囂声中,大批安源工人被捕入獄。无数共产党員为工人阶級革命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安源工人运动受到了空前的摧残。安源工人运动向何处去?这是安源路矿工人的心声啊!安源路矿工人期望着伟大舵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者增设职业班”,这就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只是就普通中学增设职业班后,在学校管理方面的问趣进行探讨。江西萍乡矿务局第二中学(原安源煤矿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主要是招收安源煤矿职工子弟。安源煤矿有六千来职工,矿属学校一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导师的革命精神,我们结合党史课教学,到江西安源进行了一次学习调查。在安源煤矿党组织和安源革命纪念馆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通过请当年参加安源革命斗争的老工人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作报告,进行座谈走访,并参观学习有关毛主席在安源的伟大革命实践活动的文物和资料,使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毛主席无  相似文献   

15.
孟兰英 《老友》2014,(4):13-14
正1967年夏天,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青年教师张培森等人自发筹办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展览。展览的筹备者希望能有一幅反映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的油画参加展览,最初选中了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位姓赵的高年级学生来完成,但此时他正在大连老家探亲。由于筹备单位决定一两天内就出发去安源,却又苦于一时无法联系上他,于是经人推荐,年仅24岁的刘春华(原名刘成华)临时顶替介入了这个展览。他接受  相似文献   

16.
这个问题“文化革命”前是有定论的,是一九二一年冬。多种史书均有记载,如《红色的安源》《萍乡人民革命斗争史》《江西人民革命大事记》等。“文化革命”之初,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十九日,江青在全国政协礼堂接见北航红卫兵的谈话中说:“安源煤矿是主席走去的。沿铁路一步一步走去的,……”陈伯达接着说:“安源煤矿首先是主席去的。”由于要突出“走去的”和“首先”,经过一些牵强附会的调查以后,毛主席去安源油画改为一九二  相似文献   

17.
安源工人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发动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工人革命。与同时期其他地方的中共革命实践不同,它持续的时间长、斗争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它完整地见证了中共早期革命从以工人运动为中心到以工农武装割据为中心的革命范式的转移,是研究中国早期历史宝贵的"活化石"。安源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重要,它的历史证明了中共早期对革命实现方式的探索是一个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逐渐结合,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 2 0年代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先后八次到安源路矿从事工人运动 ,发动和领导了安源路矿大罢工 ;大革命失败后 ,又组织安源路矿工人参加秋收起义 ,随后 ,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葛美荣 《老友》2013,(8):12-12
八七会议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赴湖南,组织和领导秋收起义。9月的一天,毛泽东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和安源工人俱乐部党员易于义陪同,赴铜鼓领导中路军第三团起义。3人经过乔装打扮,从安源出发了。在路上,毛泽东化名为安源煤矿的采购员张先生,易于义改名为易绍钦。他们在张家坊客店住了  相似文献   

20.
安源路矿工罢工是近代一次著名的工人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以工人阶级取得完全胜利而被载入工人革命史册。李立三作为杰出的工人革命运动领导人,其独特的革命动员方式,如文化动员、组织动员和经济动员,有效地唤起了底层民众对旧制度的仇恨和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斗争力量。这为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李立三在安源路矿大罢工革命动员经验,在以后的工人罢工组织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复制,为共产党人在后来的城市罢工和革命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