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或移民群体的成员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同本民族成员的社会交往的程度,就称之为“民族依恋性”(ethnic attachment)或“民族性”(ethnicity)。美国的朝鲜移民具有高度的民族性,绝大多数朝鲜移民都讲朝鲜语,主要食用朝鲜风味的饮食,大部分时间都遵循朝鲜习俗。大多数朝鲜移民至少同一个民族组织保持联系,并且投入活跃而又不拘形式的民族社交网中。例如,据和与金1988年的报告,芝加哥90%的朝鲜移民在家主要讲朝鲜语;82%的朝鲜移民同一个或更多的民族组织保持联系。通过对来自亚洲的3个民族群体——朝鲜人、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人口绝大多数是外来移民的后裔,土著民族所占比例很小,但他们并没有被完全融化在美国社会中,而是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许多传统文化。前不久,我对美国土著民族作了一次访问,下面就是这次访问中的一此所见和所感。面对现代文化冲击的印第安部落美...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阿拉伯人钱梁美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国家,在现代居民中约有100多个民族成分。除土著居民外,其他各民族均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众多的移民成分中,有一部分人尚不为人们所熟知,他们就是阿拉伯裔美国人。据估计,现今在美国居住的阿拉伯人约有两百万左...  相似文献   

4.
民族性(ethnicity)如今已成为可以泛指所有民族(people)一切事物的术语之一,以致很难给它下精确的定义。然而,本文使用这个术语,却旨在让大家注意不可能建立在其他更为明确的识别基础之上的集团同一性(group jdentity)。虽然,民族性包括亲属关系在内,但其范围远比亲属关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祖先的传统、礼仪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了下来,其中最需要专门来讲一讲的是结婚的仪式。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结婚仪式,让我们看看科威特的情况。几乎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一样,科威特青年结婚也没有一定的“年龄界限”。在波斯湾各阿拉伯酋长国里,家长常常把12—13岁的女孩嫁出去。一般人认为,这个年纪正是她们的美好年华、青春旺盛期,象早晨开  相似文献   

6.
清末及民国的移民对桂西南边疆城镇经济主要行业的缔造、近代圩市的开设和农家经济结构变迁的推动促进了边疆的民族经济融合。民族经济融合加速了该地区的语言文字认同、风俗同化和族际婚姻普遍化等民族文化融合进程。桂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与文化融合在加速进程中体现了移民与土著居民杂居格局的和谐性和经济生活的相互依存性,强大内聚力和吸收力的民族性等特点内化为边疆民族向心运动中的开放精神和自觉意识。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视阈来考察这段历史,对构建边疆地区和谐族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人的民族性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对阿拉伯人民族性的探究,需要在辨析“民族”与“民族性”内涵的前提下,从历史角度考察其演变过程,宏观地把握贾希利亚时期、帝国时期、民族-国家时期和全球化时期四个阶段影响阿拉伯人“民族性”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国家。自1819年英国人开埠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断迁入新加坡。如今,在这个土地面积仅有680多平方公里的国度里,生活着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苏格兰人、荷兰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阿富汗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泰国人、缅  相似文献   

9.
“民族”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起“民族”二字,甚至会使人联想到弗晰逻辑的问题。在我国,“民族”一词虽属平常,且已沿用成习,但是,由于我们用这两个字几乎译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外所有称谓人们共同体的术语,以及与表述人们共同体有关的一些学术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苏联的民族,有一鲜为人知的事实,即在苏联有数千名阿拉伯移民。几个世纪以来,这些移民就生息在苏联南方的各加盟共和国中,主要是在乌兹别克共和国。他们仍然保持着大部分的阿拉伯传统习惯,保留有自己的晤言,操各种不同的阿拉伯方  相似文献   

11.
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英文ethnic是希腊语ethnos拉丁化的形容词形式 ,对应中文的直译可理解为“族”或“族的” ,属于人类社会“族类共同体”应用范畴。该词在英文中没有形成名词形式 ,在与group连用后形成了复合名词ethnicgroup形式。在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以后 ,ethnicgroup一词在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流行开来 ,用以分析这些国家基于种族、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习俗等要素基础上的“认同群体”。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ethnicgroup这一术语在世界范围流行开来 ,在引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界时 ,中文翻译为“民族”、“民族集团”、“种族”、“族裔群体”和“族群”等 ,其中以“族群”最为通行。但是 ,学界在研究和应用这一术语时 ,缺乏对ethnos及其派生的ethnic和ethnicgroup源流的关注。本文就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早期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的含义演变和应用情况做一梳理 ,并指出了这一术语的流行属于西方国家“族类政治化”裂变的产物及其表现出的“后现代”话语的特点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社会背景作一铺垫  相似文献   

12.
夏族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夏国家的建立对夏族的形成则起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夏族形成的标志,也是夏族名称的来源。 民族是一种历史范畴。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的解体和地缘关系的建立,与基于氏族的部落和部落联盟过渡到基于地缘联系的农村公社上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与后一种部落和部落联盟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整体相一致的。所以,恩格斯说,当从暂时的需要而结成的临时的部落联盟,发展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族的形成问题,许多同志都同意它是由部落发展而成的,即所谓“从部落发展成为民族”。其理论根据,当然都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论据就要数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以下简称《作用》)一文中所说的“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这句话了。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离散者——对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又新 《世界民族》2007,70(5):38-47
菲律宾裔移民是当代国际移民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发现菲律宾裔移民的踪影。最大的海外菲律宾人群体生活在美国,美国菲律宾裔移民已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一支,是仅次于美国华裔的第二大亚裔群体。因此,美国菲律宾裔移民的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 ,移民的状况决定了该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自 1 9世纪以来 ,移民至澳大利亚的人绝大多数来自英国 ,从而使该国总体上保持着人口的种族单一性和文化同质性 ,“把澳大利亚建成一个白种人的社会”自然成为推动国家建立、发展的精神力量 ,因而到二战时澳大利亚总体上已成为一个基于不列颠价值和制度的种族、文化同质社会。但是 ,二战却成为了澳大利亚移民史上的转折点 ,它迫使澳大利亚实行大规模移民计划 ,广泛地从非英语国家和地区招募移民。这样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大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 ,使其人口的民族结构日益…  相似文献   

16.
科威特国地处波斯湾西岸,北与伊拉克比邻.面积17818平方公里,人口170万(1989年),其中科威特籍阿拉伯人68万,约占总人口的40%,其余为外国侨民,主要有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伊朗人和巴基斯坦人.科威特常驻人口的95%信奉伊斯兰教,其中逊尼派穆斯林占伊斯兰教徒的70%. 科威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从公元七世纪开始,科威特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公元631年,穆罕默德派弟子来到科威特地方传教,当地阿拉伯人放弃了多年信守的多种崇拜,开始信奉安拉为唯一真神.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在“乌鸦”保留地举行的印第安人联欢节,汇合了来自美国各地的印第安人。他们放下手头的活计,驱车远道赶来。笔者此文,旨在叙述今年夏天两万名印第安人参加这一盛会的情景。在舞蹈表演中,他们挥动北美印第安部落所特有的战斧,年纪稍长者则用油漆和沥青涂抹身躯,模仿各种异鸟猛禽的怪鸣,并且在人群中擂鼓。一天中最炎热的几个小时,是在观看套牛或驯马表演中渡过的。人们观看印第安牛仔如何从烈马  相似文献   

18.
杨恕  曾向红 《世界民族》2006,84(4):13-21
2005年法国发生了一场因外来移民不幸触电身亡而引发的席卷全国甚至波及到邻国的骚乱。文章认为,这场骚乱并不是穆斯林移民与法国本土居民之间的种族冲突,而是外来移民文化与主流的法兰西文化间出现的隔阂,尤其是阿拉伯移民所带来的伊斯兰文化与法国政府奉行的以同化移民为主要目标的“共和模式”理念之间产生的矛盾及其后果的显现;只有明确在一个国家内部各种文化所拥有权利的合理限度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流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相互调适、磨合,使非主流文化融合到主流文化中,才能消弭这种移民文化与移民所在国主流文化之间的隔阂,进而维持国家的统一认同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二战之后,西方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大量外来移民群体.这些外来移民群体和其他少数族裔群体不断从内部向西方各民族国家提出权利要求.这使西方各民族国家不得不放弃"单一民族"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以及同化政策,转而采取更为宽容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满足各族裔群体的权利要求.此举引起了很多人对民族国家会走向衰微和终结的担心.但事实上,民族国家并没有走向终结.其原因在于,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本身就是民族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重新建构的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少数群体的权利要求,促进了多元文化国家内部的整合,使得民族国家的建构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20.
胡尚哲 《世界民族》2006,4(2):76-80
无论是作为一个政治术语,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玉兹习气”(жузовщина)在哈萨克斯坦都已经家喻户晓,但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人研究它。本文从“玉兹习气”的性质、表现及其对哈萨克斯坦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哈萨克民族整合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玉滋习气”的表现“玉兹习气”是哈萨克斯坦特有的一个政治术语,它源于哈萨克民族历史上特有的社会、军事、政治组织——玉兹。它所指的是哈萨克斯坦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以玉兹、部落、氏族为界限来区分你、我、他的一种部落本位主义倾向。作为一种社会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