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丽萍 《当代老年》2006,(7):37-37
温格·朱利是美国的一位婚姻问题专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幸福婚姻法则》,为了提高该书的发行量,他决定聘请一位代表性人物,作为该书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刘洋 《炎黄世界》2009,(2):35-35
骆家辉,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也是继赵小燕、朱棣文之后第三位内阁部长——他已被奥巴马总统提名美国商务部长。同时,很少有人像他一样与美国最重要的两位“比尔”及他们的家庭保持着亲密而良好的关系。其中一位是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另一位是美国最富裕的人、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这两个“比尔”正好和他卸任后从事的事业有关。  相似文献   

3.
他是美国华人世界的一个传奇——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妇科医生,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有一份浓郁的爱国情怀。曾多次奔走于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为中美交流和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他,就是美国首位华裔市长——  相似文献   

4.
袁傲冰  何雪苗 《职业时空》2008,4(7):123-123
美国智威汤逊广告公司纽约总公司副总经理韦伯·扬是一位伟大的广告创意大师,他获得过美国广告界的最高荣誉“广告荣誉大奖”。他在“创意过程论”中把创意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还将创意的孕育和产生比喻为“魔岛浮现”。  相似文献   

5.
善念之门     
有这样一则故事,美国前总统林肯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  相似文献   

6.
他,一位美国人……醒普,里力一天,正值我当班,一位身着夹克衫、行装简陋的外国人匆匆来到韶山市政府招待所登记住宿。我见是一位高鼻梁、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以为他要住高级宾馆,便问他:“我们这里没有很高级的客房,您愿住吗?”出乎我的意外,他用中国话回答:...  相似文献   

7.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南美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8.
田野 《当代老年》2013,(8):21-22
他是一位九O后的阳光男孩。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为了能够给家庭节省学费和生活费,他仅仅用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学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并被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正当他的学业取得辉煌成绩的时候,他的家庭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灾难。而远在美国的他对此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9.
丹崖 《当代老年》2006,(6):19-19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住着这样一位农夫,他辛苦奋斗了半辈子,终于积攒了一笔钱,他用这笔钱廉价地买下了一片农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但是,尽管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由于他买地心切,以致于他对这块农场并不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10.
新博 《金色年华》2007,(5):22-22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秘鲁移民,在他的居住地拥有6公顷山林。在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时,他变卖家产,举家西迁,在西部买了90公顷土地进行钻探,希望能找到金沙或铁矿。他一连干了5年,不仅没有找到任何东西,最后连家底也折腾光了,不得不重返田纳西。  相似文献   

11.
朱国勇 《职业》2010,(5):33-33
2003年3月,美丽的美国西雅图城郊,风景秀美的开比特尔山下,来了三位游玩的先生。领头的一位,年近七旬,名叫加尔文。他是大名鼎鼎的摩托罗拉公司总裁。跟在他身后的分别是50岁的爱德华·赞德和51岁的约翰·格杰德。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上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好莱坞举行一次募捐晚会。那次晚会上,卡塞尔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让大家在晚会上选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后由他来拍卖姑娘的一个亲吻,最后他募到了难得的一美元。当他把这1美元寄往越南前线时,美国各大报都进行了报道。人们看到这一消息,无不惊叹卡塞尔对战争所作出的嘲讽,卡塞尔也因此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3.
尊严     
陈辉 《金色年华》2011,(2):38-38
一位国民党老兵,家里是富农,土改时受到“迫害”,所以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去了台湾后,因不受重用又去了美国,在美国没找到他理想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余华在微博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遇到一位87岁退休教授,看上去不到70岁,思维敏捷。我赞扬他,他说当年在美国爱默里大学工作时,认识一位70岁水暖工,看上去只有40岁。他问水暖工是如何保持年轻的,水暖工回答:“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老。”  相似文献   

15.
感动 《当代老年》2006,(12):38-39
一天,汉德·泰莱神父去医院主持—位病人的临终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死而憾。”  相似文献   

16.
祝勇 《中外书摘》2007,(1):77-77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位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的心疼。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这本书将不再完美。  相似文献   

17.
1948年,一位美国小伙子来到华盛顿州的一家电子测试工具公司上班。这家公司刚创办不久,老板是一位拥有丰富电子知识的专家型人才,他天天都努力地在办公室里分析着生产和市场的每一个细节,然而他的努力不但没有使公司取得什么发展,反而呈现出随时可能倒闭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利奥·罗斯顿是美国最胖的好菜坞影星,他腰围6.2英尺,体重385磅。1936年在英国演出时;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人员用了最好的药,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仍没换回他的生命。临终前,罗斯顿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罗斯顿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哈登院长。作为胸外科专家,他流下了泪。为了表达对罗斯顿的敬意,同时也为了提醒体重超常的人,他让人把罗斯顿的遗言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1983年,一位叫默尔的美国人也因心肌衰竭住了进来。他是位石油大亨,两伊战…  相似文献   

19.
苏洁 《当代老年》2014,(4):22-23
他是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除了他的睿智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被人们所熟知,他本性上也有柔情的一面,他和妻子有着长达50多年的深爱,一封封饱含真情的情书记录了他们之间那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20.
徐卓政 《金色年华》2010,(11):67-67
公元一八0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亚伯拉罕·林肯的小婴儿,他就是未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