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中国的历史,主要是国共两党的历史,但是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势力,其政治选择往往成为决定国共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中国政治的发展。本文试图站在第三势力的视角,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描述现代中国第三势力产生、形成、发展、整合、活跃和裂变的过程及其提出的政治主张,以重新审视和建构这段并不遥远的历史,力图正确评价第三势力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同时也凸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革命道路的正确性,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体认和揭示中国现代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与中国毗邻 ,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为新闻媒介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舞台。同中国一样 ,东盟现代报纸的帷幕由殖民主义者们揭开 ,随后便在政治的旋涡中 ,被政治势力、经济势力和文化势力所掌握。三种势力下的媒介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媒介功能和效果 ,也为我们呈现出东盟媒介和国家政治血肉相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清朝统治在全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机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有的同志认为,明朝末年,清王朝统治在全国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我看未必尽然。当时,国内主要有三股政治势力,即明王朝,李自成农民军的大顺政权和满族贵族的清政权。已经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明王朝,代表着一股腐朽势力,它将被新的政治力量所代替。而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满族贵族的清政权,各代表着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当时它们都有取代明朝建立全国统治的条件和可能。因而不能说,明末清初,清王朝在全国建立统治,已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到历史、大国、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引渡合作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形成国内法与国际法相统一的引渡体系;凸显打击“三股势力”的引渡内容;明确惩罚犯罪与人权保护相协调的引渡目标;构建司法审查与行政审查相协助的引渡机制。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亚形势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颜色革命"后吉尔吉斯斯坦至今政局不稳,而乌兹别克斯坦的危机潜在,费尔干纳地区形势还不容乐观.二、"颜色革命"2005年在中亚受阻,美国正在调整其中亚战略,正在推动的"大中亚计划"旨在架空或掏空上海合作组织.三、中亚的"三股势力"已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中亚的极端势力走向可能是:将继续由乌兹别克斯坦向外扩散;宗教名义下的政治运动寻求新的突破口;组织变异加速,更加极端,打击难度增加.四、中亚油气资源的开发、争夺与合作.五、中国与中亚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在稳定发展.同时,中亚国家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障碍.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视野下村落家族势力的复兴:寄生性的再生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村落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家庭现象构成了中国社会的外观形态,迄今为止,家族势力仍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得到国家政权的扶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家族势力作为一种秩...  相似文献   

7.
极端主义对中亚政治稳定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端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股政治浊流 ,其三种主要类型———民族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中亚 5国的社会政治发展进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极端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分析了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在中亚兴起的内外因素、发展历程 ,以及对中亚 5国政治稳定的现实威胁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西欧多元政治的形成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西欧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使西欧中世纪自一开始就未能建立起东方式的一元化政治制度,而是形成了多种政治势力相互制约的多元化政治制度。随着封建文明的发展,西欧多元政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多种封建势力相互制约的领主政治;国王与议会代表进行联合专政的等级君主制政治;建立在双重阶级基础、双重经济基础上的君主专制政治。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当前形势下,要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灵敏的思维方法来看待和处理新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切不可随性对待、执行偏差。区分一般性的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三股势力”的活动;区分维护局部利益的不当言论和民族分裂主义言论;区分一般刑事犯罪行为和暴力恐怖活动。以团结和保护绝大多数各族人民,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三股势力”分子,为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疆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加紧从“文”、“武”两条战线进行分裂破坏活动,致使我区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呈现加剧升级态势。他们一方面猖狂与我进行政治上、武力上的较量,不断秘密建立反动组织和团伙,购买配制武器,制造多起打砸抢骚乱、武装暴乱和暴力恐怖事件;另一方面,从意识形态领域加紧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在新疆历史、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散布了大量反动理论和错误观点,严重地毒害着人们的思想,直接威胁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本文仅就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  相似文献   

11.
张瑞娟 《中州学刊》2002,2(5):110-112
毛泽东关于争取中间力量的思想是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总结各根据地斗争的经验 ,进一步提出要争取中间力量 ,必须发展进步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必须扩大中间力量的对象 ;必须实行正确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自此 ,中间力量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 ,逐渐成为一股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的政治力量 ,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 1 2月 1 0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 ,考虑到“9·1 1”事件的发生及当前的国际局势 ,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 ,加强防范 ,及时打击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邪教组织的分裂破坏活动 ,特别要防范和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势力。近年来 ,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在中亚、俄罗斯和我国新疆地区活动猖獗。这“三股势力”相互渗透 ,彼此勾结 ,在行动上日益显示出暴力化、恐怖化色彩及本质 ,对中亚、我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打击“三股势…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5月全民公投通过新宪法后,缅甸政治进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2010年大选了。围绕大选,各种势力正在展开较量。本文联系近几年缅甸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影响2010年大选的各种内外因素,认为支持和不反对大选的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因此,2010年大选将按缅甸军政府的“民主路线图”既定安排举行。大选问题的焦点可能是各种势力围绕着大选是否以及如何“公正、自由、透明”地举行进行较量,而这一点也确实关系到2010年大选在国际社会所具有的公信力和较高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4.
家族势力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特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家族势力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本世纪开始,家族势力作为一种秩序基本上稳定的状态被打破,中国村落家族势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动荡分化的时期。但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因子的家族势力又复兴起来。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其中的利弊关系不容忽视。因此,本文着力就家族势力的复兴、存在根基、与法治的关系、与国家法的冲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以期收到一定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天津自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之后,西方天主教与基督教相继传入,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他们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依仗政治军事侵略势力,购地建堂,招纳中国教徒。不久,便形成了一股教会势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一般都把外国教堂视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象征,因而对外国教会和传教士非常仇视,对信奉外来宗教的中国教徒亦十分憎恨,贬称为“二毛子”.这种心理状态,完全是由于各资本主义列强之侵略政策所造成的历史隔阂与敌对情绪.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国教徒都是贫苦而善良的劳动群众.他们尽管信奉外来宗教,但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热恋祖邦故土的真诚爱  相似文献   

16.
<正> 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拉拢、扶植第三势力,是美国幻想政治解决国共争端的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对华总政策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此试图作一探讨。美国拉拢、扶植第三势力,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第一,美国拉拢、扶植第三势力,是在马歇尔“调处”国共争端遭到破产,美国对华政策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新疆地区主流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来自西方反华势力、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的威胁,面临着来自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对此加以梳理和评估,探讨有效应对之策,既是新疆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统一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反华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三股势力"联合,通过"东突"、"藏独"等分裂组织在境内外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制造民族矛盾,分裂我国.他们甚至把分裂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身上.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对于粉碎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费尔干纳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因素和国际影响综合作用的产物,已经成为中亚政治和社会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为防范其对中国相关地区的影响,一要和中亚国家取得共识,采取协同政策;二要警惕中亚某些国家对极端主义采取绥靖政策;三要注意有些势力祸水东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泰柬关系,依其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与特征各不相同,因而评论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这三个阶段依次为: 13—14世纪初的泰柬关系中南半岛上两股强大势力的交锋13世纪的真腊(柬埔寨)依然保持着延续了三百余年的繁荣和帝国的尊严,是中南半岛上一个强大的国家。13世纪初,当泰族人出现在半岛上,一些泰族人的国家在半岛北部兴起时,真腊还保持着对半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