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人曾问过马雅可夫斯基:在俄罗斯古典作家中他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诗人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契诃夫。一九一四年是契诃夫逝世十周年。年青的马雅可夫斯基也撰文纪念,写了一篇题名《两个契诃夫》的文章。在这篇短文中,年青的诗人提到了两个契诃夫。一个是被资产阶级文学评论所曲解了的契诃夫。这个契诃夫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作家安东·契诃夫带着他那特有的忧郁又讥刺的微笑,从十九世纪深处走来;他终于跨越了“世纪的门槛”,创作了堪与新世纪相称的作品,那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契诃夫绝唱”的《新娘》。《新娘》这篇小说就其内容所体现的基调而言,迥异作家的早、中期旧作,在这篇小说里欣悦取代了深深的忧郁。与此同时,《新娘》这篇小说还体现着臻于成熟、完美的艺术表现方法,即具有印象派绘画、印象派音乐特征的印象主义小说叙表方式。卢那察尔斯基称契诃夫为“萧索时代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呈现出俄国亚历山大三世时代腐败环境中的、倏忽流逝的万千印象。契诃夫以艺术家的敏锐,反映了粗野的资产阶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步步进  相似文献   

3.
加里宁在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苏维埃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为苏维埃人民服务的光辉的典范。他把自己看成革命的战士,而就他的创作的实质说来,他也的确是个这样的人。他不仅竭力把自己作品的内容,而且连形式在内,与革命人民融为一体。”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诗人自己就曾这样宣布过:  相似文献   

4.
加里宁在评价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在苏维埃文化发展史上的意义时曾经说过:“我觉得,马雅可夫斯基是一个为苏维埃人民服务的光辉的典范。他把自己看成革命的战士,而就他的创作的实质说来,他也的确是个这样的人。他不仅竭力把自己作品的内容,而且连形式在内,与革命人民融为一体。”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无产阶级的杰出代表,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把契诃夫同莫泊桑作过比较,说明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他说:“法国人有三个作家:司汤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还可以加上一个莫泊桑,可是契诃夫比他更好.”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广袤的世界文学领域里,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和短篇小说的圣手巨匠,鲁迅是和莫泊桑、契诃夫等人一样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的.他们各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使短篇小说这一文学样  相似文献   

6.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一位多产的作家和诗人。在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我认为短篇小说《沉船》是富有特色的一篇。因此,探讨这篇作品,不仅对进一步认识作家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特色是必要的,而且对更好地继承发扬“五四”以来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是会有裨益的。王统照的《沉船》不是作家随便涂抹的一篇文字,而是代表衷作家创作思想上的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7.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罗斯苏维埃的伟大诗人。今天,在苏联以及西欧,人们对他的诗越来越喜爱,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了。勃洛克对俄罗斯现代诗歌曾起了巨大作用。他的同代人,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们,曾对他作出过正确的评价。早在1919年,高尔基就曾向一位文学爱好者说:“请相信勃洛克吧,上帝作证,他是真正的诗人,他是最勇敢最真诚的人。”在1921年,马雅可夫斯基也曾写道:“勃洛克的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时代,……他对当代诗歌曾给了巨大的影响。……勃洛克是为人们所热爱而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诗人。”  相似文献   

8.
勃洛克(1880—1921)是本世纪初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俄国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马雅可夫斯基说,他“作为最享盛名的象征主义大师给整个现代诗歌以巨大影响”,他的创作代表了俄国“整整一个诗的时代。”(《俄苏文学评论集》)327页,莫斯科版)戴望舒是我国三十年代“诗坛的领袖”,他“提倡象征派诗”,(《现代文学讲演集》365页)当时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这两位诗人的作品都以美著  相似文献   

9.
亚历山大·勃洛克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诗坛的一颗巨星。长诗《十二个》是诗人创作的顶峰。它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也遭到一些误解和非难,后一种情况在马雅可夫斯基的长诗《好》发表以后更为突出,至今无多大变化。对此,我们想谈一点肤浅看法。(一)一个向着我们这边突进了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好》的第七章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勃洛克的俄罗斯正在沉没。”诗人这一观点得到不少人的赞同,如有人就认为马雅可夫斯基“艺术地再现了勃洛克内心的两重性。对于勃洛克来说革命是高兴的事,也是悲哀的事,因为勃洛克本人所属的那个世界正在革命的汪洋大海中沉没。”几十年来,已形成一种观点,即马雅可夫斯基是为新俄罗斯文化奋斗的勇士,勃洛克则是旧俄罗斯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徐志摩是资产阶级诗人,大概没有人反对,但是进一步问:徐志摩是怎样的资产阶级诗人?回答就很不一样了。有的认为,徐志摩是反动的资产阶级诗人,说:“徐志摩的诗较之胡适的诗有更恶毒、更迷人的地方。恶毒在于他的诗的思想,迷人在于他的诗的艺术。”①也有的把他说成是资产阶级革令民主主义诗人,认为他的诗“有三条积极的主线: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②还有的说,六十年来“中国只有三个半诗人”,徐志摩是其中的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国外评论界写了很多著作。影响最大的是苏美两家观点。以美国教授雅可勃松为代表的观点是吹捧马雅可夫斯基的早期作品,吹捧未来主义,贬低和否定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巨大成就。但在苏联国内广泛流传的观点则粉饰或冲淡未来主义对诗人早期创作的严重影响。马雅可夫斯基全集的编者写道:“马雅可夫斯基和未来派搞在一  相似文献   

12.
说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这自然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是,如果说杜甫也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大概总有人免不了要摇头.这种摇头是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看成为:是这个就不能是那个,有这个就不能有那个的形式逻辑的摇头.实践证明,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家,可以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家.高尔基不但说在巴尔扎克、屠格涅夫、果戈里和蒲宁等人的创作中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而且认为,很难正确地说出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以及果戈里、莱蒙托夫、契诃夫到底是浪漫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杜甫的诗创作证明,他的浪漫主义特质和他的现实主义成就一样的突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杜甫诗的一对矫健的翅膀,都一样的有力,一样的善于飞翔.  相似文献   

13.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杰出的作家和戏剧家,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纵览当时的俄国文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独具一格,宛若一丛绮丽多彩的花朵,散发着温馨醉人的芬芳,滋润着众多的读者。1898年,高尔基在给契诃夫的信中钦佩地写道:“在俄国文学中还没有一个可以与您媲美的短篇小说家。”这话对契诃夫来说,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在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契诃夫短篇小说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完全可以说是俄国文学史上空前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结构新颖,题材多样,篇章短小,风格幽默。具有浓郁深厚的感人魅力。为了更好地继承契诃夫短篇小说这个丰富而精湛的艺术特产,本文拟以《套中人》和《变色龙》为例,对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也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优秀的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以短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对当时丑恶的俄国现实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无情地批判。契诃夫创作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他在俄国古典作家的基础上,突出地解决了摆在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面前的一个极困难的创作问题——怎样“从美学的观点深入到日常事物中去?”他从自己新的美学观点出发,选取平凡的生活素材,描写普通人物的命运(大胆地摒弃了当时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装腔作势和矫揉造作的一切陈规旧套),充分地本质地再现了沙俄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现实,使作家在思想高度和艺术革新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一)美国诗人惠特曼是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们所一致推崇的民主诗人。但是,他在资产阶级,特别是美国的资产阶级的文坛里,却经常地受到侮辱、歪曲和诬蔑。一八五五年,当他的“草叶集”刚刚问世的时候,那些资产阶级的保守报刊,对这部诗集没有给予它应得的公正的评价,而是向作者发出各式各样的毒箭:“纽约评论报”说这部集子是“一堆污秽的东西”,伦敦的“批评者”认为诗人的创作违反了传统诗歌的艺术,说“作者之不懂艺术,好样猪狗不懂得数学一样”;波土顿的“通讯者”甚至公开地对诗人加以侮辱说:“除了给他一顿鞭子,我们想不出更  相似文献   

16.
契诃夫是世界工影响最大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人们在探讨短篇小说创作的各种问题时,除了莫泊桑,就必定提到契诃夫了。甚至像拥有莫泊桑这样一位值得骄傲的前辈的法国人也说:“恐怕没有一个法国小说家,能够断定他不曾受到过(直接或者间接地)契诃夫的影响。……在所有现代小说家的脈管里,都至少流动着契诃夫的几滴精神的血液。”契诃夫一生写了二百多篇中、短篇小说。从一八八○年到一九○四年为止,在这不算太长的二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契诃夫从一个幽默小故事的无名作者的地位迅速登上成熟的大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把眼光落在美国当代文坛上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约翰·契弗(Jphncheever1912—1982)和他的作品。这并不是因为约翰·契弗是“神童”式的人物,十六岁就发表小说;也不是因为他是“当代最红的两个小说家”之一,屡次得到各种奖(诸如“全国图书奖”,“美国文学艺术院霍威尔小说奖章”“普利彻奖”等);更不是因为他有一顶“美国的契诃夫”的耀眼的桂冠。这些都只是作家创作生涯中的一些外在的东西,不能成为吸引我们研究、评价作家的主要因素。一个作家的真正的业绩在于他对他所处的时代是否作了独特的反映,较之前辈他为读者是否作出了新的独特的贡献。那些过誉之词或皮相的譬喻,非但不能给作者带来光彩,反而会妨碍人们对他作深入的研究,抹杀他独具的特点。如将约翰·契弗与契诃夫仅作简单的类比,是难以说明什么的。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新诗史上,湖畔派诗人的名字是人所共知的: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本文要谈的是冯雪峰。 一 在杭州西子湖畔,微风吹拂着岸上青青的草和树,也吹拂着四位诗人年青的心。在这里相聚,他们才咏出动人的诗句,“歌唱在西湖,歌哭在西湖”。冯雪峰就是在这美丽如画的人间天堂景致中开始了诗歌创作。这个阶段从一九二一年开始持续到一九二三年。 在他第一个阶段的诗篇中,冯雪峰所歌所咏都是从内心抽出的情思——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9.
路翎的《求爱》是同名短篇小说集中的一篇.这本集子中的作品有二十三篇,写于1944年到1946年之间.作者曾说:“这些小说里所写的都是攀住历史的车轮的葛藤,但既然是在生活着,这里面是有着力量的本身.”路翎自己曾有过一次没有开花的爱情,那是他的初恋,那位小姐叫李露玲,后来和路翎的一位“挚友”结了婚.“路翎”这个笔名,就是为了纪念这次没有开花的爱情.这篇小说写于1946年,带有契诃夫式的阴冷.路翎在1943年下半年,曾读过不少契诃夫的著作.路翎曾说:“契诃夫写平凡的小人物们的命运,看似冷静,骨子里则是火辣辣的,因为作者参加到人物中间去,与他们同悲同喜.”  相似文献   

20.
安·巴·契诃夫是一个社会转变时期的作家,他的一生(1860—1904),正好处在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代,“这时旧的东西无可挽回地在大家眼前崩溃了,新的东西则刚刚开始安排”.1861年废除农奴制开始的封建旧秩序的崩溃,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这个“新的东西”的发展,但农奴制的残余在社会上依旧大量、广泛、严重地存在着.到了契诃夫开始创作的八十年代,俄国进入它历史上的所谓“黄昏”时期.专制制度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愈形暴虐,人民生活更加困苦.一时间,苟安心理、庸俗习气泛滥,“小事论”和托尔斯泰主义广为流行.在文坛上,一方面是以托尔斯泰、契诃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又兴起了一股脱离生活、逃避现实的文艺思潮:颓废派鼓吹“纯艺术”,民粹派文人则力图把文学变成他们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