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为尽孝道,每年我都要把父母从老家接来住一阵。可是二老每次来了只住几天就嚷着要回去,弄得我和妻子好扫兴。 这次我们决心让老人多住些日子。根据父亲总是住几天首先要走的“不配合”表现,我向母亲了解原委。母亲  相似文献   

2.
戴军 《今日南国》2010,(12):43-43
前两天,有个朋友问我,说和她同居了两年的男发突然跟她说,你看,我们在一起都两年多了,我每天赶来赶去的,上下班路上3小时,真的好辛苦,我现在一想到回家就害怕,我想搬到公司旁边去住一段时间,等我的心情调整好以后,我再搬回来住吧。  相似文献   

3.
正母亲来过北京两次。一次在1963年,一次在1981年。第二次来北京时,原说好起码要住一年的,但只住了一个多月就受不了啦。她对我说:"我整日这样吃喝,却没有人给我说话,这不是让我坐禁闭吗?"拗不过她,在决定返回故乡前,我问她还有什么心愿?她说:"什么也没有。就是我想要—个会画的人照我的样子给我画一张像。"我立刻就理解了,她想到她身后的"位置"问题。这是常情,岂有拒绝的理由。不过我给她的建议是去照一张相,然后放大。她很愉快地就同意了。  相似文献   

4.
早些回去     
早些回去。这是妻住院时催我回家的话。妻一生大约住了三次院,第一次是因为分娩。那天夜里,我守候在产房外,随着儿子的降临,妻被推出了产房。刚经过生死关头的拼争,她疲累得一点也不能动,见了我,却幸福地笑了,眼里充满做了母亲的兴奋。妻被推进了病房后,我  相似文献   

5.
淡味与养生     
读书,现在有用吗 读书.真的有用吗?我去年毕业,辛辛苦苦读了大学,还不是一样找了一个高中生就能做的工作?和我住隔壁的一个女的,也是做会计的,她才中专毕业,我觉得我和她之间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时我还没她做得好。我不知道我以后的发展前景是不是会比她好,不过就现在这个趋势,感觉跟学历是一点关系没有的。  相似文献   

6.
汤面     
快过年时,病房里就剩下了他和她老两口。他住院,她陪他。其他几个病人,有的病好出院了,有的临时回家去过团圆年。他病得重,医生不让回家,她也不愿让他回去——在哪儿也是过年,治病更要紧。  相似文献   

7.
正亲情成为最远的水接到母亲病重的电话时,我人在纽约,正在和3岁的儿子玩游戏。电话是家里的阿姨打来的,她说母亲本不让她给我打电话,但她知道,母亲是想让我回去看她的。阿姨最后说:"贺贺,阿姨也不希望你有什么遗憾。"高中毕业后,我就出国留学了。同为大学老师的父母毫不犹豫地为我选择了这条路,他们认为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出路。现在,我成了一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的同居密友,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我住大房子.她住小房子;我上班.她上学,我对她.算是照顾.因为我知道,她是单亲孩子。平时我叫她丫头。种种情况.形成了我在某些方面的高高在上.她在某些方面对我的迁就。当然.这样说.不代表她就是弱者.有些时候.她是非常有主见的。  相似文献   

9.
孩子放在远方奶奶家,周末去探望一次。每次回去,那个小生命都会以她对生命的领悟和接受能力,带给我小小的惊喜。有一次周末回去,三岁多的女儿妞妞,神神秘秘地贴过来,说要给妈妈念一封她写的信。我那个激动啊:女儿给我写信了!第一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文化     
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中有许多意味深远的关键词,让我这个普通学人不觉眼前一亮的却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而时时唤起内心悠然感动的那个词,竟是平易又厚重的字眼——"人民"。前不久去南方看望母亲,母亲78岁了,有早期失忆症,身体总体还是健康的。在养老院里陪她住了8天,想起母亲睡觉时手里紧握着一只手电筒,想起母亲叮嘱把门窗关严实了,想起母亲说回去好好工作,我不跟你去北京了,不要拖累你,想起临  相似文献   

12.
她是我在医院住院时认识的。因阑尾炎,我住了一些日子的院。一个病房同住的,是她的丈夫。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她的丈夫被撞成重伤。经过抢救,伤好了,人却沉睡不醒。医生说,可能要变成植物人。  相似文献   

13.
失去工作已经有两天了,我心情非常烦躁。这天,我在步行街的服装店里晃荡了大约4个小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煲了莲藕骨头汤,问我回去吃晚饭吗?此时,太阳的余晖在城市上空温暖流淌,下班的人流、车流使各条街道都喧哗起来。我犹豫了一会  相似文献   

14.
失去工作已经有两天了,我心情非常烦躁。这天,我在步行街的服装店里晃荡了大约4个小时,接到她的电话。她说煲了莲藕骨头汤,问我回去吃晚饭吗?此时,太阳的余辉在城市上空温暖流淌,下班的人流、车流使各条街道都喧哗起来。  相似文献   

15.
她是我在医院住院时认识的。因阑尾发炎,我住了一些日子的院。一个病房同住的,是她和她的丈夫。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她的丈夫,被撞成重伤。经过抢救,伤好了,人却沉睡不醒。医生说,可能要变成植物人。  相似文献   

16.
傅靖生 《百姓生活》2011,(11):24-25
嫁鸡不随鸡。妈妈拒绝跟去台湾 我妈从2002年春节开始病入膏肓。妹妹阿文来电话说妈妈一直在叨唠:我的儿子怎么不回来?阿镇在哪儿?这个断了线的风筝飘到哪儿去了?我迟迟没有回去,我的确在做电视连续剧《生活秀》的后期。可我的心却在不断飘忽:我怎样面对老娘呢?她得了帕金森病,好不了,一时也死不了,我要回去又走了刺激了她,她真死了,我岂不成了罪儿了?等我从犹豫的混沌中醒来的时候,3个月过去了。  相似文献   

17.
母亲在乡下,买衣服很不方便。每次打电话给母亲,总会问一下她最近缺什么,回家时好带回去。可母亲总是淡淡地拒绝,说:“我年纪大了,原来的衣服就够穿了,家里也不缺别的。你的钱就存起来,多吃点好的给自己补补身体。”于是,我每次便真的空手回去,也从来不知道母亲喜欢什么颜色、穿多大尺码的衣服。  相似文献   

18.
《北方人》2008,(Z1)
过生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廖小白很严肃地告诉我。我笑着对他说,是很好,因为可以收到很多礼物。在我十几岁的世界里,廖小白是我最好的朋友,于是在16岁生日的时候,我请他来帮忙。在快乐的聚会之后,年轻的身体开始被偷偷品尝的酒精驯服。其实我们只是喝了一点点含酒精的饮料,但一个个都已经头晕眼花了。我指着一大堆的礼物说,小白,帮我扛回去。于是他就帮我扛回去了。我们关系太好了,住得太近,是邻居。谁让他还小我一岁?小一岁,就低了一个年级,就是学弟。  相似文献   

19.
不醉不归     
飞舞 《可乐》2010,(1):22-23
两年前。秋天。我打电话给曾经的同室好友何若,祝她在遥远的广州生日快乐。刚说了两句,忽然听见她说:“喂,你于吗?”然后那边就换了个陌生的声音。一个女孩子娇滴滴地对着电话喊:“姐,姐,以后有空,我去北京找你啊。”我说:“你是谁啊?”她说:“我是良笙啊,以后你就认识了,我去找你喝酒。”电话被何若抢回去。何若说:“别答理她,又喝多了。”我乐了:“谁呀,  相似文献   

20.
丁宁 《新天地》2012,(6):49
丁老师:您好!我和老伴都是古稀之人了。我们相伴一生,没怎么红过脸。可谁想到,现在竟吵得不可开交。我很生气,很想和您说一说,听一听您的意见。我们有一对儿女,儿子在珠海,女儿在天津,我们在云南。我和我老伴退休前是大学老师,虽说不上富裕,但是生活还算无忧。可是我们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不能不想如何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两年前女儿就说,离她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处还可以的房子,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卖掉现在的住房,买下天津的房子,这样挨着她住,彼此好有个照应。我有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