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期待绚烂绽放:百年东北官话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梅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8(1):130-137
东北官话研究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时至今日,它在语音、词汇、语法、形成及分区分片等多个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很不充分,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努力:充分地描写各种语言现象;归纳词汇的整体特征,提取特征词;建构语法体系,寻找特征性语法现象并走向类型学研究;深入研究音变规律;多在考本字上下功夫等。在研究中,比较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2.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2)
中国东北地区,曲艺非常发达,几乎把东北话带到了全国每个角落,但是学术研究上的东北话,跟文艺世界的东北话形成悬殊的反比、强烈的反差。考虑到具有区别于北京官话的重要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将东北官话独立成区,给东北官话的调查研究带来了重要契机。以往汉语方言分区分片,主要凭借材料储备相对丰富的语音条件,而语法、词汇方面的特点说得很少,是因为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相对来说做得还很不够。直至今天,东北官话的调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还很多,可做的事情也很多。这需要机遇,也需要人才,还需要有分有合的统筹规划,"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启动与全面实施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期望更多的人投身于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3.
4.
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2)
古清入字散归四声是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保唐片的共同特点。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音,缺乏对清入散归四声地区的综合比较,没有揭示出这些地区清入字归调的内部差异。从这些地区中清入归调一致的字入手,可以发现一些规律:读阴平和上声的主要是口语常用字,而读阳平和去声的基本是书面语词用字;口语常用字中,读阴平的字数多,以动词为主也有部分名词,读上声的字数不及阴平一半,主要是名词。由此可以推定,清入散归四声地区中清入派入阴平是更古老的层次,上声次之;书面语音则以读阳平为更古老层次,读去声是明代之后的变化。这一新结论与《中原音韵》清入归上的矛盾可以用周德清对清入归派根据中原之音作了统一化的处理来解释。 相似文献
6.
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性质目前有"北方官话"、"南京官话"、"南方(地区)官话"、"福州官话"四说。将琉球官话课本与同时期北方官话作品"清本老乞大"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语法上存在一系列的差异;与吴、闽、粤、客的方言材料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语法上存在一系列的对应。琉球官话课本的"官话"是吴、闽、粤、客四大南方方言在"官话"层面上的投射,即南方官话。 相似文献
7.
从泰西文献所反映的语音特点上看,清中后期北京话和官话在声韵系统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从使用人群看,北京话以北京人和政府官员为主,而官话则以受过教育的人群为主;从使用地域看,北京话的分布较为有限,主要是在北京并随着外派到各地任职的官员扩散到政府机关中,而官话则分布较广,散播于长江南北。清中后期出现了很多由西方学者编写的以北京话为学习对象的泰西文献,这更多的是为了因应外国与北京日渐紧密的关系,而未必是北京话取代官话成为通语的标志。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北京话在清中后期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这也为其在民国时期取得国语地位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李如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
官话方言词汇的调查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但比较研究的不足导致整区和各片官话方言的词汇特征还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方言特征词是有特征意义的方言词汇个体的集合,方言词汇特征则是对方言词汇系统的全面考察的结果。应该在已有的方言词汇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比较研究,提取官话方言的特征词,探讨官话方言词汇系统的特征。官话方言有别于南方方言的若干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构词和源流几个方面,例如轻声、儿化、某些语缀和惯用语等。官话方言词汇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学书官话》问世于1869年,比《马氏文通》早出30年,是我国最早一部用白话文编写的现代汉语官话研究著作,对我国白话文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创立了现代汉语教材编写的范式,提出了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反语等修辞格理论,根据汉语特点将现代官话词类划分为十五种,开展了句法、语义和语用研究,奠定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甚至影响到了国外的语法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例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原则,但是<物权法>第9条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的例外规则设计.该例外规则具体包括哪些情形,法律为什么规定这些例外规则,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这些例外规则的法律适用.论文结合上述问题分析不动产物权变动中不以登记为要件的具体情形,并就原因及具体司法实践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周国祥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64-66
与世界掀起的"汉语热"相比,汉语在国内引不起足够的重视。英语是强势的,汉语在全球化条件下仍处于弱势。只有意识到语言是主权、语言无优劣、语言需规范等问题,汉语才可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李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4):124-129
鸳鸯蝴蝶派用小说化的艺术修辞手法书写电影人的寻常家事,通过制造心理共鸣和情感共振,为市民最终接受电影这一新的“媒介物种”铺平了道路。他们以电影人的悲欢离合为素材创作了不少小说,使公众熟悉了电影人物与各种电影空间,加深了观众和电影的情感联系。他们的电影评论从传统戏剧和文学艺术中吸取养分,是早期中国影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起到了启蒙教育观众的作用,也为中国电影本土化架构了理论基石。他们以报刊为载体,以评论、杂记为渠道,用合乎中国人审美心理的方式将电影引入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将电影这一冷冰冰的技术物件与公众可感知、可理解的身边事物、生活经历、社会交往融合起来,推动了早期中国电影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3.
徐晓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3):130-132
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对于新世纪文科人才的培养有着其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塑造外在形象,涵养内在神思”的教学目标,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应遵循因材施教的针对性原则、语言理论向语言能力转化的原则、坚持不懈的长期原则、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的原则、教学空间拓展的原则,运用微格教学、意境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洛克在《政府论》上篇中,着力批判菲尔麦的人生而不自由,在《政府论》下篇中正面论证人生而自由。理性和法律是实现自由的两个条件。洛克的生命、财产与自由三项权利中,生命权是前提,自由权是基本,而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自然延伸和物质保障。自由贯穿于整个《政府论》之中,是《政府论》的线索与核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客家方言对粤语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语作为强势方言,对客家话影响较大.但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客家话对粤语亦产生影响.本文论述这些影响,内容有古全浊声母的送气读法;晓、匣母合口读f;疑、日母(细音)合流为鼻音;溪母保留送气;特殊的kv、k‘v、声母;精、庄、章组的分混;晓、匣母细音读擦音;韵母缺乏撮口呼;舌尖元音 ;蟹合一帮组读 i或i;山、咸摄细音保持复合元音的读法;古鼻音韵尾的丢失与归并;粤语、在石歧郊区话的混读;四邑话舒声调与客家话声调的类型接近;中山客话与石歧话声调数目. 相似文献
17.
再论司法判例制度的性质、作用和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判例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强调说理和辩论,因而审判委员会在统一判决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并公开表达不同意见。同时,判例制度离不开判决的公开、评判和梳理机制。判例公开不仅有利于本法院和其他法院(尤其是下级法院)判决的统一,而且有助于社会和学术界监督司法判决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并提高司法判决的可预测性。在这个意义上,判例制度是目前强调审判质量及其公开与公正的司法改革的自然延伸。如果得以适当建立,判例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18.
语言变异是语言发展的需要,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语音演变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语音变化原因的探讨是语言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影响语音变异的因素有语言系统的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是语言结构、发音生理;外因有语言接触、语言态度等等。 相似文献
19.
李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6):131-141
20世纪如福柯所言乃是一个“空间时代”,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对周边城市的资本、人力、物产等资源产生强烈虹吸效应的超级城市,且在城市空间内部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消费空间。“园”的空间变化正对应着城市消费空间的建构进程。鸳鸯蝴蝶派在变动的园的空间中的迁移、转换与游历对城市消费空间进行了费斯克所说的抵抗。在从亭子间、报馆到园的空间转变中,他们从最初短暂屈从于深受消费主义影响的游园活动到后来作为创造性主体重新组合园的空间要素,通过选择游玩时刻、变更游玩方式和丰富消费内涵等渠道,借助重返私园、游历于周边之园及离开上海回归家园等方式,用契合他们审美趣味的新空间替代与置换了受到资本控制的消费空间,完成了对上海这个超级城市空间的去中心化解构。鸳鸯蝴蝶派游园的空间实践中蕴含着超越消费主义的风雅生活的理想,为当代都市建构契合美好生活追求的消费空间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北居民除少数为原土著民族外,百分之八十是由关内移居而来的移民。这些移民带来了关内的先进文化,他们祖先身上的择木而栖的冒险、漂泊与自由的文化精神,在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再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