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灯泡:捷克老人斯坦尼斯拉夫·斯拉比霍克迄今已收藏了近4000只灯泡,其中最珍贵的一只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于1881年制作的。收藏酒瓶:日本一位老人收藏了20多万个玻璃瓶,其中大  相似文献   

2.
3月的一天上午,春雨绵绵,两位小学生来到一补伞店:"爷爷补伞吗?""补呀",老人接过两人的雨伞,递了一把给老伴,自己留了一把。不一会儿,两把伞补好了,两位学生问:"多少钱?"老人说:"小学生补伞不要钱。""谢谢爷爷奶奶!"行人见状,纷纷向老人投去敬佩的目光。这是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城河湾街经常能见到的情景。据街坊邻居讲:这两老相伴街头义务补伞已50年了。  相似文献   

3.
子皓 《华人时刊》2009,(4):54-55
本刊今年第2期"车与人争粮,路在何方"一文,引起了一位七旬老人的关注。2月18日一大早,他就冒雨来到编辑部,进门就说:"你们文章中提的问题,我可以解决了。"说着,拿出自己近日刚刚申请的风光电动车专利及相关图片资料,和赶写的"新能源汽车与金融风暴"文章给编辑们看。老人名叫熊国权。通过这些材料,记者明白了,老人说"解决了",是说"车与人争粮",路在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4.
文章本着探索中国老人和美国老人对使用以咨询为基础的服务的不同态度的目的,以150位中国老人和145位美国老人为样本,采用"害怕亲近量表"调查了中美老年人对专业帮助服务态度的现状,比较了中美老年人对专业帮助服务所持态度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相较美国老人,中国老人对专业帮助的态度更不积极;不同的因素影响着中国老人和美国老人对帮助服务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老友》2002,(10)
瑞典为老人撑起"四把伞"瑞典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建立起了社会养老制度。半个世纪以来,瑞典的养老制度已变得更加完善,各级政府为老人们撑起了一把把安度晚年的保护伞。第一把保护伞当数政府通过发放基本养老金为养老提供经济保障。瑞典的养老金由国家统一发放,所有定居瑞典的人,年  相似文献   

6.
晨阳 《华人时刊》2011,(8):54-55
2009年8月上旬,在美国东海岸风景秀丽的长岛,由纽约一家电视台筹划,举办了一场为期一周的"超级老人模仿秀"活动。来自沈阳的中国女孩李小丹幸运地被选中,成了该活动中的一员。所谓"超级老人模仿秀",就是通过化妆,让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一个个行将就木、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李小丹和同伴们尝尽了美国老人晚年生活的种种凄凉与痛苦,生活的无助和精神上的孤独使她刹时间明白了人生的很多真谛……  相似文献   

7.
陈若师  方橙 《可乐》2008,(3):79-79
第一名:让美国人汗颜的"半人马座"B1型120毫米炮坦克歼击车。"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的出现,让意大利人在足球之外找  相似文献   

8.
说“老”     
宣布"退"的那一天,蓦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入了老人的行列。我的周围不乏老人,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老人中似乎分成了两种。一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每天生活照样忙个不停。虽然老了,身上却还保留着朝气,骑着车到处跑,那脸上的气色好像也越活越滋润。另一种人倒是说老就老了,  相似文献   

9.
屈原在《天问》里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夜光”,《广雅》夜光谓之月。《事类赋注》引《淮南子》云:“月一名夜光,夜光是月的别名。死指月之晦,亮指月之生。一是暗的时候,一是亮的时候。这问题推广一些可说:月球为什么暗,又为什么亮呢?为什么缺,又为什么圆呢?“顾菟”,王逸解作顾望之菟。菟作免。朱熹也如此。旧说都把顾和菟分开来。顾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12,(4):32
老人的长寿法则,不仅仅是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和早睡早起。美国护理服务公司"永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上网、写博客、玩电子游戏等时髦行为,一样能成为长寿秘诀。永护公司总裁对此总结说:"赶潮流有益身心健康。无论老人们是否利用这些科技,至少他们知道如今流行些什么。"  相似文献   

11.
倾斜的爱     
这几天下午老下雨,店里冷清,没事,就坐在门口看过往的人们。撑着伞的男男女女,在我眼前匆匆而过,而所有撑伞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年轻人,他们的伞总是倾斜于对方,而自己则被淋湿大半个身子。那是前天的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小雨中步行,男孩撑着一把并不大的碎花伞,女孩发现男孩把伞偏向了自己,而他的肩膀已被雨水淋湿,就把男孩撑  相似文献   

12.
王洪武 《社区》2016,(18):46-46
在江苏省盐城市区大大小小的社区内,经常见有一位八旬老人踏着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为人们修伞或磨刀。一年365天,除了节假日,一天也没有“停业”过。老人每到一处,不用贴告示,不用吆喝,人们口耳相传,客户便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起点站,-位衣着破烂,光着半边膀子的老人吃力的上了车,向投币口塞入了一元钱,司机连声说:"坐后面去,坐后面去。"老人一手提着个破蛇皮袋,-手拄着拐杖,颤微微地移动着,喘气声不断,又艰难地弯下腰,拨弄到了两只空水瓶,将它们放进袋子中,然后坐在-位先生后面。先生与他交谈,得知他已78岁了,老家河南,老伴是瞎子,他是被儿子媳妇赶出来的。先生给了他10元钱,老人千恩万谢。请围绕捡破烂的老人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14.
明天 《社区》2012,(3):62
因为我自己是个老年人,所以在国外生活时,特别愿意关注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在北欧瑞典,我看到社区老人们生活得很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的车。先说老人专车。在斯德哥尔摩SOLNA社区,老年人不仅乘车优惠,还备有老人专车。老人专车,也是路线车,但专为老年人服务,年轻人是不准坐的。而且行车路线也与一般公交车不同,专行小街小巷,开到街头巷尾,方便社区老年人出行。有一天,我和老伴坐了一次老人专车。这天因下雪路不好走,乘车的老年  相似文献   

15.
何君华 《今日南国》2010,(11):57-57
“在哥伦比亚大学,换一只灯泡需要多少名学生?”答案是76名。其中.1名学生换灯泡;50名举行集会,争取不换灯泡的权利;另外25名则举行反要求的集会。这是一则在美国流传甚广的笑话。笑话背后,调侃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太过自由”的学术气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11日,美国迈阿密,一只古巴树蛙饥不择食,吞下了圣诞树上悬挂的小灯,在昏暗的天色下,它的肚子闪闪发光。在感觉到灯泡发光的灼热后,树蛙立刻吐出灯泡,夺路而逃。  相似文献   

17.
尹卫国 《金陵瞭望》2011,(22):21-22
西祠网上传一组照片:暴雨如注的苏州街头.一女孩撑着一把花伞.为躲避不及的一位腿脚残疾的老年乞丐挡雨.老人慢慢地向路边商店挪动避雨.女孩的雨伞始终撑张在老人的头顶上.自己全身被雨水淋透了。  相似文献   

18.
"伞头秧歌"是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艺术,其表演分扭秧歌和唱秧歌两个方面,且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秧歌有"过街"、"掏场子"、"小会子"三种主要舞蹈表演形式。"伞头秧歌"几种角色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特征主要表现在:"伞头"的道具运用及步伐和肢体动作;"鼓子"的道具运用及击鼓的动作;"拉花"扇舞的"绕"和"甩",步伐的踢与吸,体态的扭倾含腆。  相似文献   

19.
涂俊明 《老友》2010,(1):45-45
我在报上读到一篇关于"新派老人"的文章,觉得颇有趣味。在当下社会和谐共荣的大好环境下,学做"新派老人",确实大有意义。它能够较好地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与生存质量。何谓"新派老人"?"新派老人"的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他们最明显的亮点是:基本上摈弃了老年人传统  相似文献   

20.
正"麦莎"(台风)压境,狂风肆虐,大雨倾盆,妻子拿了尼龙花伞准备去买菜,我说:"今天风狂雨急,撑这种伞怎么行?还是撑那把‘老古董’保险。"她犹豫了一下,勉强撑起那顶竹骨油布伞出门了。她一回到家就高兴地说:"好在撑了这把‘老古董’,一路上许多人撑的尼龙花伞全被风吹得‘伤筋断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