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蠡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商业鼻祖,生活于距今25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之际。关于范蠡的籍贯,据史书记载是“楚国宛(今南阳)三户人”,“三户”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在范蠡的一生中,有三件事成就了他的人生辉煌:一是辅佐越王勾践报仇雪耻,完成了灭吴兴越大业;  相似文献   

2.
冯驩是战国时代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食客。初入孟门,不受重用,因其不满“食无鱼”、“出无车”的生活待遇而弹剑高歌,才引起孟尝君的重视孟尝君任齐相后,门客众多,庞大的开支使他入不敷出,可他的封地薛邑(今山东滕县南)连年受灾,派去收租的人大都无功而返。这时,默默无闻的冯驩经人推荐,前往薛邑为  相似文献   

3.
河之洲     
平公射,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君忸怩颜,乃趣赦之。(《国语·晋语》)表面看来,叔向似乎是力主杀掉竖襄,但言语之间却明显地透露出对平公的讽劝。他不直言平公之过,而是搬出了“先君唐叔”来进行比照,这自然会使平公羞愧难当。他越是强调“必速杀之”,平公就越感到无地自容。是啊,“搏之不得”当死,那“射不死”而招致耻辱的,又该当如何呢?(摘自《中国古代交际…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08,(9):65-66
1980年6月出生的张辉,今年2月被任命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目前,28岁的他被当作"史上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引起网友的热议,其中一些网友猜测他有后台.张辉在接受重庆的时代信报电话采访时对网上的议论很坦然,他说,他更愿意把网民的议论看作是公众对他的监督和鞭策,他会以实际行动让大家的质疑消失.  相似文献   

5.
刘建明 《决策》2012,(4):84-85
雍正是清朝的第三代帝王,在他统治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主要应归功于他高超的用人艺术.雍正认为,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或者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如果用错了地方,也可能没有效益,耽误国事;相反如果是一个平庸的人或者一个小人,只要用对了地方,也可能有所作为,因此要"因才、因地、因事、因时来用人". 淘汰"木偶" 当官的若是不干事或干不了事,人品再好,也不过像个"木偶"摆设,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因此,雍正针对那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看摊守业的庸懒官,总是毫不留情地将其淘汰出局.正因如此,在雍正时期,有德无才的督抚很难得到皇帝的重用与欣赏.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为何不“报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轶名  任平 《领导文萃》2006,(4):134-136
很少有人知道,梁启超有一个日本名字,叫吉田晋。这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逃亡到日本之后起的。梁启超在日本一住就是13年,直到辛亥革命风云乍起,他才带着“天若佑中国,我行岂徒然”的自信与豪情,乘坐“天草丸”返回中国。耐人寻味的是,他回国下榻的第一站,就是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馆。可见他与日本人的关系之厚密亲近。说起来,日本当局对梁启超是有大恩的,而梁启超也对日本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四处捕杀“新党”之时,若不是日本公使林权助全力相救,梁启超恐怕早就和谭嗣同一起到刑场高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我们可以从诸多古代先贤那里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贾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民本思想的一些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对当代领导者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贾谊(公元前200年一前168年),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关心国事民事,锐意改革,留下了《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著名政论.他从秦朝灭亡的教训中,提出了民本思想,把"民"作为国家的根本,"民无不为本""无不为命""无不为功""无不为力".  相似文献   

8.
正打通古代京广线在官场上,张九龄可不只是一个花瓶般的诗人,从当官那天起,他就是一位目光远大、注重实干的政治家。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还只是唐玄宗跟前一个小小的拾遗(谏官,负责讽谏或举荐人才)。因为性子太直,得罪了当时的丞相姚崇,这年秋天,他主动辞官回乡,奉养母亲。途经南雄(今广东韶关南雄)和大余(今江西大余)交界处的大庾岭时,发现这  相似文献   

9.
朱元璋削刺     
从凤阳的穷山恶水走出来的托钵僧朱元璋,赤手空拳打天下,最后竟然成为一代开国之君,那丰功伟绩的确令人仰慕,但他大肆屠戮功臣的残暴行为,也—直被后世所非议。第一次大屠杀是在公元1380年(即他称帝后的第十三年)的丞相胡惟庸一案,遭株连而被杀的达三万余人;第二次是在公元1393年大将蓝玉一案,诛杀人数为一万五千人;其他还有所谓“空印案”、“盗官粮案”;每次杀戮都在万人以上。到他去世之前,那些帮他夺得天下的文臣武将,全都被斩尽杀绝,其残忍实在是千古所未有。对于以这样血腥的手段对待功臣,他的继承人、太子朱标很不理解,也很不同意,为…  相似文献   

10.
仕强 《领导文萃》2014,(22):102-104
正中国人一般很不容易沟通,但是却很容易商量。一般来讲,管理讲求的就是沟通,而领导则推崇好好商量。管理是讲究沟通的,可是你常常发现越沟越不通。领导是要讲究商量的,因为他知道只有好好商量,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意见。你若勉强他讲,他就会讲些冠冕堂皇的话。其实,无论是沟通还是商量,最终强调的都是一种变通精神,都在寻求协调解决事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数学史进入数学教学能使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变得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他学习的东西不感兴趣,甚至于很厌恶它,这个人是不会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的.  相似文献   

12.
正1历史上的易学与重庆据史料记载,古称巴渝的重庆。大约从北宋开始,易学便有一定影响,其表现是,易学名家辈出,常有易学大家来往巴渝,使巴渝成为中原易学向南方传播的交汇处。细数重庆出生的易学名家,宋朝有潼南崇龛镇(今光辉镇)的陈抟,宋太宗赐号为"希夷先生";有涪陵学派的创始人谯定;有巴县(今巴南)的冯时行,著有《缙云文集》《易论》等;有合州巴川(今铜梁)的度正,被誉为朱子高徒"第一人";有涪州(今涪陵)的暖渊,他与度正同为朱熹门人;有合州巴川(今铜梁)的阳枋,著有《图象问答语录》《易正  相似文献   

13.
佚名 《领导文萃》2014,(4):87-90
正张齐贤是个很有特点的人,特别能吃。他的胃,好像永远处于不饱和状态,一个人的饭量,竟能敌得上五个人。他幼时家穷,常常没有饭吃。到了十七八岁,饭量大增,但只有逢年过节杀猪宰牛敬神时,才可大吃一次。有一天,他实在太饿了,看到别人杀牛,就坐在那里不走,人家同情他,把剥下来的牛皮给了他,他回去不知怎么弄了弄,就全吃进肚里去了。这一天,正赶上宋太祖赵匡胤出巡西京洛阳。张齐贤早早起  相似文献   

14.
袁莉 《决策探索》2007,(3):94-95
吴道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画家,他生于大唐盛世时期.他对中国人物绘画的贡献之大,使他的地位与生在欧州比他晚八百年的达芬奇、拉裴尔等西方画圣并驾齐驱.可惜由于材料的贫乏,特别是传世的作品,可以说还没有发现可靠真迹,就连传为吴道子画的<送子天王图>(现为日本阿部次朗藏,已归大坂博物馆),许多专家也认为是宋代临摹本,但这幅画保留了吴派人物画的风格和气派,很有欣赏价值.作为中国画人物的一代宗师,没有作品流传于世,确实是中国人乃至世人的一大遗憾!但根据历代画论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之多年来专家的不懈探索和研究总结,可以使我们确认吴道子对绘画的贡献是从顾恺之以来的第二次飞跃,从吴道子意象线之造型可以看出吴道子绘画的审美品质.  相似文献   

15.
于成龙在清代顺治、康熙时期,素有"包(拯)孝肃、海(瑞)忠介"之清誉.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的封建王朝即将灭亡时,总会有人充当救火队员,想扶大厦之将倾,明朝的孙传庭就是这样的人物。《明史》有云:"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1593—1643),字百雅,明代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代州古称雁门,他曾任兵部尚书,所以人称"雁门尚书"。孙传庭出身文臣,但颇有军事谋略,曾俘获兵力最强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所部陕西营兵为崇祯晚期的精锐部队。后人对孙传庭的认识往往只限于他在军事上的成就,对他的为官政绩却知  相似文献   

17.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他因父母亲去世早,家穷,常从事体力劳动,学到不少生活技能。成年后在贵族手下做过照看仓库和放牧的工作。他喜好学习礼仪等知识,认为那可以使人际关系归于正途。他到了中年,开始办私塾,收弟子,传授学问,后来,他曾先后任鲁国的中都(今山东汶上、梁山之间)地方长官鲁国主管工程制造长官和主管刑狱长官;并曾在鲁君和齐君在夹谷(今山东莱芜新泰之间)相会时担任在礼仪上及对策上辅佐鲁君的工作,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权益。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虽以诗人的身份备受后人尊崇,但观其一生行藏可知,他最重要的身份是秘书.他只活了45岁,历经晚唐的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六位皇帝,先后辗转于令狐楚、崔戎、王茂元、郑亚、李回、卢弘止、柳仲郢等人幕中,以幕僚始,以幕僚终.他一生的成功与失败也与他的幕僚生涯紧密相关.他幕僚生涯的成败得失对当代秘书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张謇动了重新下海经商的念头,这是1914年,棉纺织业的生意形势极佳。进入民国政府之前,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状元实业家",他的大生集团设厂棉产区南通,以此为圆心,生意越做越大。这位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江苏海门的农家孩子对实业救国情有独钟。1896年初,从清流派转入洋务派的地方大员张之洞奏派蛰居家乡的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并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从1901年至1907年,围绕大生纱厂,张謇先后创办了19家  相似文献   

20.
梁慧枝 《经理人》2006,(11):105-105
我对职业经理人人品的看重远高于他的能力。经理人离开企业很正常,但你绝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譬如挖走技术骨干,带走营销精英,甚至抢走企业的客户,这样的人“浪子回头”,就算能力再强,企业也是绝对不能给他机会的。否则,你给他更好更大的平台,他接触的人层面越广,根基扎得越深,翅膀就越硬,以后如果再次“造反”,他拉走的人就会越多,对企业的影响也越大。重用他,等于给自己再培养一个更强大的对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