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韩立坚 《领导科学》2007,(21):52-53
明太祖朱元璋在治贪方面是异常坚决的,其责贪之烈、律贪之严、惩贪之狠、反贪之久、治贪之效,在封建帝王中无人能出其右,称他为"反贪一帝",一点也不为  相似文献   

2.
正包拯、林则徐、焦裕禄都是在河南做过官的外省人,他们在河南这块热土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不同时期为官者的典范和楷模。包拯是中国古代为官的楷模,到今天人们仍将"包青天"作为"为官公正"的代表。林则徐一生中三次在河南做事,为治理黄河做出了杰出贡献,人们知道更多的是他的禁烟事迹,其实他还是一个优秀的水利专家。焦裕禄是当代为官者的楷模,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代表。在中原的近千年历史上,从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到林  相似文献   

3.
<正>赵晋的圈子有两个,一是高官的圈子:他的父亲赵少麟,国家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何家成,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原市委书记王敏,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原市委书记杨卫泽,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阵容之豪华令人咋舌。同时,他与周本顺的儿子周靖、湖南省政协前高官的儿子胡雄杰,又组成了一个"贪二代"的圈子。湖南商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研究学者王明高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现在"贪二代"的违法行  相似文献   

4.
偶读《晋书·吴隐之传》,始知“贪来”源出于此。文中说富庶的广州成了当时贪脏纳贿的渊数,朝延派来的官吏无不变成贪官污吏,时俗把广州北面的石门之泉叫做贪泉。意思是说官吏们之所以贪婪成性,是因为来广州途中喝了此来水的缘故。朝廷欲革其弊,以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吴隐之立志刹住这段贪风。他认为官吏们是由于物后引诱、刺激而贪污堕落的,壬。果策性清廉,坚持节操,是能够抵制环境侵蚀的。他喝了贪来之水,仍愿行清提如故,“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尤其在当有人诬蔑他做作时,他仍不为所动,用自己的行为作了有力的回去,并创…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著名作家二月河接受南都记者专访,就"小官巨贪"等热门话题谈到,"小官巨贪"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新问题,也是新的奇怪现象。历史上这方面的资料留下的不多。但"小官巨贪"问题是在正常逻辑思维里面。小贪大贪都是贪,小官做得大了,就可能是"大老虎"。"苍蝇"掌握了权力,会将人民交给他的权力最大化谋私。  相似文献   

6.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7.
明宣德年间,朝臣贪浊成风,请托贿赂公行无忌,宣宗皇帝为此忧 虑不安,与杨荣、杨士奇商议对策。他问杨荣:如今的贪官污吏,贪名最大的是什么人?杨荣回答说:谁也比不上左都御史刘观。杨士奇说:御史的职责在于整肃百官,都御史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  相似文献   

8.
李桂英 《领导科学》2001,(16):46-47
政局复杂,人心难测,谁又能像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腹中一样去探个虚实呢!所以,从久远的年代起,就有人专门研究权术的运用,战国时期的申不害就是一位倡导"术"的政治家.说白了,权术实则是以诈御诈的一种权宜之计,有道之君对此是坚决摈而不用的.  相似文献   

9.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李畲新任监察御史,掌管宫廷百官考察.一次,官仓小吏送来俸禄米,家人量过后发现多了 15斗,小吏说:"历来送米只多不少,这是仓官的安排,下次注意便是."李畲吩咐:"下不为例."李母闻讯道:"畲儿,多收的米娘一粒也咽不下.这次下不为例,下次还会下不为例,人心不足蛇吞象,能贪米就能贪金."李畲顿悟,连忙向母亲谢罪,让小吏把多送的米带回.李畲身居高位,但李母这个终身"老师"依然不忘教儿戒贪,体现了古人对"贪"字的深刻认识.李畲也因此得以善终和赢得人们对他的称道.  相似文献   

10.
强国之举,重权出击,严惩省部级腐败高官13人,举国欢呼,是重中之重。腐败,社会之毒瘤,人民之死敌,党内之蛀虫也。兴国必须反腐,兴党必须杀贪。一扫腐败之邪气,正本清源,使五星红旗更鲜艳。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以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临刑前,记者问他“最悔什么”,他的回答是“贪欲”:记者问他“最恨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贪欲”。李真临死才明白,是贪权、贪财、贪色毁了他。他说:“世上哪一个人没有良知?哪一个人不知是非?别人的是非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到了自己的身上就糊涂颠倒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就是‘贪’迷住了眼。‘贪’根深了,心被‘贪’占满了,跟中就没有了法律,也就没有天理。”  相似文献   

12.
<正>1月25日,原河南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因收受贿赂九百余万元被起诉。但对该条新闻的跟帖之中,却有不少人称其为"好官",甚至有偏激之语"管他贪不贪,反正是好官"。"贪官"遭恨本为民情,但"贪官"得享如此官声,却值得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13.
贪欲之害,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必须时刻思考和警醒的重要问题。胡锦涛同志经常告诫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常思贪欲之害。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和劝勉,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举措。"贪如火,不遏则燎原"。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一旦  相似文献   

14.
防邪之道     
桓范《世要论》曰: 臣有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虞之以诈乎? 用人之难,人心之险诈,有些人小事忠得很,但他是借此达到另外一个  相似文献   

15.
武夫的气度     
路卫兵 《领导文萃》2013,(15):75-77
因为"三一八"惨案,因为鲁迅的声讨,段祺瑞留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太好,以致让人们忽略了他身上的许多闪光点。粗暴、好色、抽大烟,似乎是乱世军阀的共性,而段祺瑞则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被人称为"六不总理"。他因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和抵制袁世凯称帝三事,又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誉。"三一八"惨案后,段祺瑞曾跪地发誓:从此吃素,以示愧疚之心,以致晚年营养不良,加之又患了胃病,医生劝他开荤,却被他严厉拒绝。  相似文献   

16.
谁逼官贪?     
一个做官的朋友来电,说他要完了——他的贪污案已东窗事发。问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何要走贪污之道呢?他叹曰,谁愿当贪官呢?有人逼呀,不贪不行呀。从古至今,人皆知有官逼民反,不知有人逼官贪。看来确有必要探寻一番谁逼官贪。近几百年,似乎  相似文献   

17.
最近,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给员工指了两条明路:其一,想要坐在自由而无用的躺椅上享受人生,最好卷铺盖卷儿走人。其二,愿意披上狼皮大氅,改造自我,最后可以跟随他上IT战场冲锋陷阵。有人则更直白地将之形容为做羊还是做狼。其背后的逻辑,是职场成功学里一直流行的法则——非此即彼,弱肉强食。一家百科类网站为"狼性文化"建立了词条,将狼性描述为"贪"、"残"、  相似文献   

18.
郎遥远 《领导科学》2012,(18):41-42
从养路工一路奋斗、爬到部长高位的刘志军,在一年半前"翻车"了。他本来可以是平民奋斗的"中国梦"典范,却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被"双规"、开除党籍,紧接着被法律严惩,锒铛入狱,沦为"中国贪"样板。  相似文献   

19.
儒家韬略 儒家提倡仁义,不用诈谋诡计,但并非没有韬略,因为韬略并不限于诈谋。 孔子很有韬略。他曾对子路说:  相似文献   

20.
一些处于权力末端的"小人物",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里,凭借"蚂蚁搬家式"的隐蔽作案手段,一点一滴地多次实施贪污贿赂,直至案发。蚁贪的四大特征所谓蚁贪,是相对于经常吸引人们眼球的"大贪"、"巨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