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着”在句中的位置通常都在句末,一些学者直接把“来着”叫做“句末助词”或“句末语气词”。我们发现“来着”有用于句中的情况,特别是有能用于定语从句末和中心语之间的情况,这是所有语气词都不具备的功能,因此我们说这种“来着”不能看作语气词,把“来着”全部划入语气词的做法是不太科学的。  相似文献   

2.
先秦诗歌句末语气词有多种来源.有的来自表示人吐字发音的词语,有的来自表示人体器官的名称,还有的词语原本是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方式.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诗句末尾的语气词,或是因其声音响亮、语感鲜明,或是因其与诗句末尾语气词所处的位置、形态有相契之处.诗句末尾语气词,很大程度上受它在生成期的语境、样态及原始本义的制约,带有脱胎母体的痕迹.诗句末尾语气词的来源多种多样,它们在诗句中的声调、韵味也多姿多彩,具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海上花列传》(以下简称"《海》")刊行于19世纪90年代,人物对话全用苏州方言,创方言小说之先河。"个"在北部吴语(以上海话、苏州话为代表)中有个体量词、结构助词和句末语气词三种用法,一般认为其句法分布和语义与普通话的"的"相当。  相似文献   

4.
张玉金 《殷都学刊》2011,(3):102-110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殹"和"也"不是一个词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而是两个不同的词:"也"属通语,"殹"为秦国方言词。"殹"有用作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两种用法。句末语气词"殹"可用于陈述句之末(包括单句、复句、分句之末),表示判断、确认肯定的语气;用于疑问句、祈使句末的"殹"也是如此。句中语气词"殹"可用于主语、状语、定语之后,也可以用于转折短语之中,都表示停顿语气。  相似文献   

5.
先秦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秦时期的判断句肯定形式有 4种基本类型 ,这 4种基本类型存在着历史先后和兴替的关系。判断句名词谓语前“惟”和“非”的性质是副词而不是系词 ;判断句句末“也”字的功能和性质 ,具有表示判断的功能 ;不具有表示语气的功能 ,因而不是语气词 ,把它视为助词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6.
湖南武冈方言(文坪话)的语气词比较丰富.湖南武冈方言有19个独用的语气词,其中有17个属于单音节,2个属于双音节.在17个单音节语气词中,有4个能构成3组双音节连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1、从“斜”字说起 中国古代咏物抒情的诗歌中,“斜”宇的出现是异常频繁的。以清人编辑的《词综》为例。它收词2252首,其中含有的“斜”字据粗略统计达307个之多。①一首诗中不仅有连用二“斜”的现象,甚至有连用三“斜”的现象,如周邦彦的《夜飞鸽》,吕渭老的《江城子慢》②。古代诗人是最忌陈词烂调的,一诗中要避免用字的重复,也必定是诗家熟晓的常识。然而“斜”历代袭用而未遭淘汰,并经常在一诗中重复出现,这就显然意味着诗人有着特殊的美学追求。并且,尽管“斜”在古诗中一再出现,我们并无反感,相反,它总激起我…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宁”类测度问句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未展开.通过对选定文献的穷尽性考察,我们发现“宁”表推度询问的用法来源于反问,“邪”在“宁”类测度问句的句末语气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该类测度问句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一般用来表示积极测度问.“宁”类测度问句中的动词具有类同化倾向,一般是表示客观存在和主观感知类的动词.中古时期新产生的句末语气词“不”与“宁”类测度问句的疑问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汨罗悼祭类韵文中的楚辞体语气助词“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晚 《云梦学刊》2012,33(3):39-43
“兮”是《楚辞》用得最普遍最有规则的虚词。从《楚辞》到当下汨罗的悼祭类韵文,“兮”的句法位置由位于上小句末、下小句末、句中三类演变到只能位于下小句末和句中两类,分布越来越不规则,语法意义越来越单一,正处于不断萎缩乃至消亡状态中。汨罗悼祭类韵文的“兮”是地域传统民俗文化的“镜子”.是珍贵的语言化石,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平权 《云梦学刊》2002,23(4):101-105
通过对岳阳方言的语气词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岳阳方言中有旧个语气词。文章对它们分布和所表语气从语法和语用方面进行了逐一的描写,对它们可能构成的连用作出了穷尽性的分析,在语气词的形成和衍变上提出了一些看法,对语气词的分类,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语出《论语·微子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注家一般认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丈人斥责孔丘好逸恶劳。这种解释是不大妥当的。其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语为褒义而非贬义。关键在于其中的两个“不”字。人们大都认为这两个“不”字均为否定词,其实不然,它们均属于语气词。“不”字作语气词的现象不仅在《论语》中有,而且在《诗经》、《易经》、《左传》等书中也屡见不鲜。正如清代训诂学家俞樾说的那样:“古人有用‘不’字作语词者,不善读之,则以正言为反言,而于作者之旨大谬矣”(见《古书疑义举例》)。“四体不  相似文献   

12.
苏俊波 《理论界》2004,(1):134-135
汉语复音词中,同义语素词如休息、思想、研究等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追溯其历史来源,可上寻到先秦汉语。例如《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中的“恐惧”,《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朋友”,《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中的“恭敬”等。汉代以后,这种结构的复音词急剧增加。显然,汉语词汇中大量的同义语素词来源于古代汉语中单音同义词的连用,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阶段的。”但是,在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单音词为什么会产生同义连用现象,以及怎…  相似文献   

13.
陈明富  张鹏丽 《殷都学刊》2011,32(2):111-114
虚词"着"在普通话里只作助词,而罗山方言里的"着"除作助词外,还可作介词、语气词,并伴随丰富的形态变化,其形态的变化主要在于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与普通话差别较大。"着"作助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少数形容词后表动作或状态的持续,"着"读[t]轻声、[ts]轻声、[t]轻声或[t 35];作介词时,用来表凭借的方式,意为"拿"、"用",读[ts 15];作语气词时,可置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命令、警告等祈使语气,也可置于句末,表假设性的威胁语气或是非、特指等疑问语气,"着"读[t]轻声、[t 35]、[ts 41]或[ts]轻声。  相似文献   

14.
集》)还曾同门人一直选订元剧六种 ,编成《改定元贤传奇》一书。不过由于他是北方人 ,难免长于北曲而短于南曲。概言之 ,“《宝剑记》所用腔调 ,是以流传到山东的海盐腔为主 ,又汲取本地土腔而成的一种混合形式。这种形式符合我国戏曲‘错用乡语’ ,随地滋发的流行特性 ,是有生命力的。”[2 ]我们应该看到的 ,倒是作者在运用南北曲子配搭唱腔方面的成功之处。众所周知 ,北曲比较刚劲激越 ,南曲比较清闲委婉 ,而作者却很好地运用了曲调这一感情色彩。如三十七出《夜奔》 ,作者连用了《点绛唇》、《新水令》等九支北曲 ,描写林冲有国难投的心…  相似文献   

15.
言岚 《船山学刊》2007,(4):120-122
醴陵方言属赣语宜洲片,其语气词主要有啵、罢、时、唦、哒、啰、喔、啦/咧、啊等,它们可用可表疑问和非疑问的语气,也可与别的词连用表各类语气.  相似文献   

16.
语气词与实义切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气词是语法中很小的词类,长期以来不受语法学家们的重视。然而,在口语中,语气词却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交际功能,并与实义切分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从实又切分的角度来探讨语气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表现语气的句调各方言相似,中外各语言也基本一致,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陈述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升调.古今汉语句调也应基本相同.语气词是与句调共同来表达语气的,其字调受句调控制.上古汉语中陈述句和一般疑问句与语气词的字调有比较整齐的对应,陈述句用上声字,一般疑问句用平声字,这应为上古字调的反映.上古平声和上声有音高的区别,平声是升调或高调,上声是降调或低调.语气词中没有入声和去声字,入声的缺位是由于塞音尾不利于顺畅表达语气.上古上声大量作语气词则说明其没有塞音尾,上古语气词主要是阴声韵(少数几个为阳声韵)也说明上古阴声韵没有塞音尾;去声问题比较复杂,其性质待考.上古语气词主要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是该时期的声调状况.  相似文献   

18.
古代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诗以比较完整的形态和独立意义的审美现象和文学品种出现,为时较晚。它作为审美环境中的特定现象,需要有审美理想、经验的凝结和积淀,需要有诸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条件的赋予。早在《诗经·崧高》中就有“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硕人》中有“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描绘,但它无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是作比兴之用,成为本体的外在工具。《楚辞》中有《九歌·湘夫人》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涉江》的“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无论是对象领域抑或是主体情思,较之于《诗》,深广了许多。如恽敬在《大云山房文稿》中说的那样:“三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二辑载有蒲戈同志写的“文忠公之嬷”的考文,对庚辰本《石头记》第十六回正文“咱们家也要预备接咱们大小姐了。”句末的朱笔夹批“文忠公之嬷”五字,提出了新见解。文中说,“‘文忠公之嬷’这五字批语,是批书人在说,这是傅恒乳母的声口,而不是说这个乳母是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战国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里写道: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 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 《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 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来以流,国 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 弥高,其和弥寡。①后人把这一文艺现象浓缩为“曲高和寡”四个字,经常在论述文艺问题时使用。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在引用了这个故事后说: 在历代统治阶级的奴役压迫下,确 实存在着某些高级、精致的作品暂 时不能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