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省选举委员会9月22日发布选举公告,今年县市长及县市“议员”选举确定12月3日同时投票。在此之前,台湾各县选举委员会已正式公告,乡镇市长选举与县市长及县市“议员”选举同日投票。  相似文献   

2.
两大选举加剧社会分化 2004年,台湾地区举行了领导人和“立委”两次大的选举,选举过程中,贿选、抹黑、权谋充斥,族群对立加深,政党恶斗无时无休。选举结束后,一方质疑选举结果和得到权位者的正当性,多次举行抗议示威活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底的县市长及“立委”选举,是台湾地方“总统”选举后第一次关系到政治权力再分配的选举,是台湾各党派实力总检阅,有特殊的重要性,不仅修关民进党,亲民党,国民党的三党版图,甚至也将直接影响2004年台湾下一届“总统”选举的布局,所以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从去年底就开始筹谋今年底的县市长与“立委”选举。各政党,各政治势力正竭力进行各自定位与炒作,岛内“台独”势力竭力将年底选举变成为一场统独对决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明年的县市长选举,是台湾政党轮替后的第一次蓝绿正面较量。选举的结果对执政的国民党和在野的民进党,都将具有指标性的意义。因此,虽然离选举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两党均已提前开始布局选战,以期在明年底的选举中获胜。  相似文献   

5.
吸引了众多眼球的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终于落下帷幕。台湾选举领导人,只是地方性选举。但近年台湾选举文化已经变质,少了和平、理性,多了攻讦、暴戾。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常常为了一党之利、一己之私,挖空心思拟定两岸对立的议题,挑动省籍矛盾,制造族群冲突,以拉抬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2007年12月举行的第7届“立委”选举热身赛、2008年3月“总统”选举的“前哨战”的北高市长选举,和新一届台北、高雄市“议员”选举于2006年12日9日投票,选举结果于当晚揭晓。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郝龙斌当选台北市长,民进党籍候选人陈菊当选高雄市长,得票率分别为54%和49%。  相似文献   

7.
选举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虽屡次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实现经济学中博弈论所追求的“利益均衡”,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只有不断改革与完善选举制度,才能增强选举制度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共进行了5届“立委”选举。1989年底举行的“增额立委”选举一般被视为台湾为第一届“立委”选举。本次选举与县市长、省议员选举同时举行,是台湾“解严”后的首次重要选战。在应选101席“增额立委”中,国民党获72席,成立满三年的民进党获21席,无党籍共获8席。国民党在“立法院”的人数虽大幅领先于在野势力,但民进党当选名额已超过“法定”的提案人数,增强了其与国民党在“立法院”抗衡的能力。随着所有“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到1991年12月31日终止行使职权,此次“增额立委”选举后,台“立委”选举完全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日台湾“二合一”选举揭晓,“立委”选举方面,呈现各党均不过半的局面,民进党首次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席次锐减,亲民党大幅成长,“台联”获得组建“立法院”党团资格,新党则被“泡沫化”,无党籍获得10席。县市长选举方面,国民党与民进党平分秋色,分获9席,亲民党与无党籍人士分获2席,新党获1席。文章还分析了这次选举呈现出的主要特点,以及选举结果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去年台北、高雄选举后,陈水扁多次提出民进党的任务是“拼经济、大改革”,对正逐渐升温的2004年“总统”选举采取冷处理。这是因为在台北、高雄两市选举中民进党声势受挫,陈水扁想通过“拼经济、大改革”的宣示,掩饰其拼选举的目的,改变选民心目中民进党“只会选举,不会治国”的负面形象,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同时反击泛蓝阵营的竞选攻势。随着“拼经济、大改革”策略的提出与实施,泛蓝、泛绿两阵营围绕2004年选举拼行了新一轮攻防战。  相似文献   

11.
汉代时,对官吏实行所谓的“选举”制度,但实质上,是由地方少数权贵人物推荐,然后由主选官员进行“选拔”。表面上,汉代选后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选举法则,但在选举过程中,主选官员或受权门请托,或受贵戚书命,或出于一己私利,往往违章背典、弄虚作假,以至选举不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台湾2004年“总统”选举的临近,岛内选情逐渐升温,泛蓝与泛绿两大政治势力为赢得此次选举,相互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泛绿阵营来看,陈水扁为了连任,从去年台北和高雄两市选举之后,就开始运作布局,在与泛蓝的较量中,其竞选主轴逐渐凸显“台独”议题,并以操纵“台独”议  相似文献   

13.
一、依法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 差额选举是指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制度是为了保证选举过程的民主性和公正性而设的,其实质在于提高选举的民主程度和扩大选民或选举单位的选择面。在实行差额选举的实践中,民主协商是目前体现……  相似文献   

14.
就这样,吉尔吉斯斯坦又一次拥有了总统。有胡达保佑,总统选举顺利的结束了。不知这次的选举的公正程度有多少?不知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得到的又什么?难道这次选举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真的就没有对手吗?对于这些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5.
基层选举参与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工作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与城镇化的重要力量,考察房产情况、邻里互动对农民工个体基层选举参与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情况和政治参与水平。对CGSS2017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房屋产权和居住面积对农民工基层选举参与有积极的影响;邻里互动作为社区社会资本的指标之一,亦可影响农民工的基层选举投票情况。因此,从政策层面看,若想提升农民工的基层选举参与,不仅应改善农民工的相关住房情况,政府还应该在社区资源整合分配方面,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服务,使其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积累社区社会网络,激发有序政治参与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民进党在2008年1月12日的第七届“立委”选举和3月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遭遇到建党以来最大的挫败,再次沦为在野党。5月18日民进党举行第十二任党主席选举,诉求“中间路线”的蔡英文,从派系夹缝中击败高举“台独”旗帜的辜宽敏、蔡同荣,当选民进党主席。  相似文献   

17.
3月20日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泛绿的陈水扁于仅领先于泛蓝的连战不到3万张选票的结果胜出。这是在陈水扁为了胜选,不择手段,制造台湾族群对立,把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与所谓的“和平公投”绑在一起,选举前一天发生了扑朔迷离的枪击案使其获得了数十万的同情票  相似文献   

18.
乡村选举实证研究的四个问题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与观察,对乡村选举的有关问题作了实证分析。文章分四 个部分:一、浙江农民对乡村选举的评价;二、竞选的方略:怎样才能当上村委会主任?三、经济 发展与乡村选举的关系;四、村民选举的成本及其经费的来源。  相似文献   

19.
赵国祥 《理论界》2007,(11):160-161
如果说锻造民主理想的工具是观念,那么实现民主的途径必须是选举。选民及“代议士”具有“政治动物”和“经济动物”双重属性,正是选举产生的民主制度使得每位公民有机会敢于、愿意参与政治,从建设和完善选举制度为核心来建设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乃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选举制与公选制是我国干部选拔制度的两种重要方式。近年来,主要由于对党管干部原则的适应性不同,党政干部竞争性选举改革进展较为缓慢,而形式多样的公选制创新有很大发展。在现行政治体制下,选举制和公选制均有诸多的局限性,但相互之间也有很强的互补性。今后的党政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应将公选制与选举制对接,通过公选制产生初步候选人,在此基础上实行党政正职领导人选举产生,副职领导人和部门领导人由当选正职领导人提名通过的组合式选举,以实现党管干部、竞争性选举和团队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