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门尼德在欧洲哲学史上是占有特殊地位的哲学家,他在欧洲哲学的开创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中西方学者都公认的。对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及估量,长期以来存在着无休止的争论。本文拟就这一争论问题,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
“存在”范畴在哲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巴门尼德第一次提出“存在”到黑格尔把“存在”作为逻辑科学的开端;从杜林对存在的荒谬规定到恩格斯对“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改造以及对其科学含义、地位的阐述,“存在”范畴才第一次真正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这就为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奠定了科学依据,为完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统一论”开辟了新的方面。而在我国哲学界却忽视了这一范畴的研究。本文试图根据经典作家的精神对“存在”范畴作一初步探讨,以见丑于哲学界。  相似文献   

3.
关于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目前哲学史界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我国所出版的哲学史教科书一般都把巴门尼德哲学的性质说成是唯心主义。对于这种传统观点,笔者持有不同看法,在此,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浅见,以求教于广大哲学史研究工作者。 (一) 巴门尼德(公元前六世纪末—五世纪),古希腊早期的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爱利亚的一个贵族家庭,曾做过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但他的思想观点与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哲学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也是柏拉图哲学的基石。他的“回忆说”认为认识就是回忆,坚持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他的理念论承继了旧氏族时代的“因袭的观点和思想方式”,带有许多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5.
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范畴,否定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直观性,引发了原子论和理念论的斗争,直至二十世纪哲学还可见其思维的轨迹。其影响不仅表现在作为实体概念本身的延续,尤其表现在哲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转变上,使哲学从巴门尼德开始,进入了主要以逻辑推理代替感性直观的阶段,开始了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从而开创了一种真正的形而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6.
哲学史界对巴门尼德是唯心主义哲学家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早有争议。我们对巴门尼德哲学的核心“存在物”及其它理论较为详细分析之后,认为巴门尼德是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相似文献   

7.
从“存在”概念的基本语义可以看出 ,“存在”和“不存在”并非单纯的“有”和“没有” ,而是在根本上和判断的“真”与“假”联系在一起的 ,并进一步与可思议和不可思议的思维状态联系在一起。巴门尼德是在真与假的意义上来论述以“存在”为标志的“真理之路”和以“不存在”为标志的“谬误之路”的。在他看来 ,“存在”是对对象之本质真理的断定 ,“不存在”则是相应的否定 ,思维与存在在根本上是同一的。据此可以认为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即是真理论 ,残篇 8中对所谓“存在”的四个标志的陈述 ,实际上是对真理的根本标志的描述  相似文献   

8.
在古希腊哲学中,最初具有普遍理性或终极普遍理性思想的哲学是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无限者”学说,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则奠定了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最初根基。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毕达哥拉斯的“数”,以及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实体实在论也都具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韵味。  相似文献   

9.
对于西方哲学的开端问题,通常只陈述自“泰勒斯起”,这是一种经验论的看法。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出发,认为开端大有深意,但他以巴门尼德为开端却违背事实和哲学产生的规律性。本文认为哲学的开端是一个由米利都派、毕达戈拉派和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否定性发展所形成的一个相当完整的圆圈,其基本特征可用“原始素朴哲学”加以规定。并认为这种理解对研究往后西方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昕晖 《南都学坛》2003,23(5):95-98
早期希腊哲学从巴门尼德到智者派的发展,是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巴门尼德开始,经过恩培多克勒等人的“拯救现象”运动,到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显示了围绕本质与现象关系而展开的哲学发展轨迹,蕴涵了以后哲学发展的萌芽,对研究理解整个西方哲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希腊语动词eimi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不同意将希腊文的系词eimi和aletheia都译为“是”与“真” ,认为这不仅混淆了语言和逻辑上的being和truth与哲学范畴的Being与Truth ,而且忽视了希腊文eimi本身的多词义功能。文章主张回溯到巴门尼德的“hodos”(求真之路 ,学问之途 )上 ,首先弄清前巴门尼德时期语言层面上的eimi,einai,toon ,ousa,然后研究从语言框架中的being到哲学范畴的Being的过渡 ,为此还要同时研究体现希腊哲学演化的相关范畴 ,如arche(本原 )、logos、physis、nous(心灵 )、noema(思想 )、arete(德性 )等 ,最后还要历史地考察阿拉伯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从语言学层面考察 ,汉语中的“是”无法显示eimi本身拥有的“有”、“在”、“存在”、“能”等词义 ,也无法在汉语语法中表现它的不定式、动名词及各种时态、语态的特征 :从哲学层面考察 ,译为“是者”虽然照顾到了同希腊系词的关系 ,但无法表示巴门尼德以来Being的本体化趋势。同样 ,也不可用语言和逻辑上的“真”取代哲学上的“真理”。哲学上的aletheia ,truth以“真”为前提 ,同时要求内涵深层的哲理。  相似文献   

12.
在哲人智者荟萃的古希腊时代,爱利亚学派的芝诺为捍卫其师巴门尼德的“存在”理论,机智地提出了有悖常理的反驳运动的四个佯谬,即:“两分法”、“阿基里斯与龟”、“飞矢不动”和“运动场”。这四个佯谬犹如令人费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一直困扰着其后的数代人。他本人也因此被亚里斯多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誉为辩证法的创始者而蜚声古今。  相似文献   

13.
“我思故我在”由于开启了西方近代哲学而影响深远,而我国学术界长期用经验论的解释原则去理解这一命题的含义,结果必然导致了对笛卡尔唯理论的哲学立场的偏离。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认识原则出发,认为“我思”指的是先天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规定性”,“我在”指的是巴门尼德意义上的“人的真实存在”,“故”则强调的是一种“决定”与“被决定”的逻辑顺序。因此,“我思故我在”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我思故我是”。这一命题既是古希腊哲学以来的“人是理性动物”的现代性诠释,也是笛卡尔哲学体系中所有理论得以成立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14.
关于芝诺悖论引起的哲学思考王德奎一、运动与界面混淆的悖论大约在公元前445年,年近65岁的古希腊杰出思想家巴门尼德与年轻的苏格拉底发生了最为惊人的智力冲突。在今天看来,这些争论的焦点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真空存不存在界面?巴门尼德认为:如果不存在界面...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善,他者的善;没有他者,不可能有公平正义;善在此岸而非彼岸,传统的善不是超越而是出越,存在胜过非存在。西方哲学没有他者,绝对先在性的“他者”哲学的提出,为哲学之思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对他者的责任就是善,伦理超出存在,无论“我”与“你”,都是为“他者”存在的,这就是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巴门尼德是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精辟的观点和深邃的思想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思想由于我们肤浅地斥之为唯心主义的糟粕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本文试图揭示巴氏哲学的二元论性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7.
一、导言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是一篇辉煌的哲学名著。两千多年来围绕这篇艰深的作品,开展了持续不断的争论。如何理解这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史发展的高度,有人慨叹:柏拉图的每一篇作品几乎都是一个“谜”,而《巴门尼德》篇则是这些“谜”中最大的一个。这种感受不是没有道理的。一方面,柏拉图以优美的笔触写成的哲学著作,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浪漫的文学情调结合起来,使人常在抚掌叫绝时,流连于其艺术的魅力之中而怡然陶醉,不知所之;另一方面,则由于后来不少读者往往缺乏足够的哲学素养而不能得其真谛。加之,《巴门尼德》篇本身还有其独特之处,全篇论题严肃并分为前后两部  相似文献   

18.
巴门尼德的存在范畴的提出既是希腊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结论。他的存在既不是物质的东西,也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最普遍最抽象最一般的类似本质的哲学概念。存在范畴的提出实现了希腊哲学的转变,标志着哲学本体论的开始,直接影响后来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最早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站在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立场批评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错误”态度,指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是“完全虚构”,是变相的神学,是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既包含合理成份,也存在一些错误。这一批判推动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抓住了其要害;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又陷入“稚气的混乱”和“毫无办法的困窘”,从而表现出他哲学的动摇性和矛盾性。一、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一般与个别问题的认识早期希腊哲学家在探讨万物始基时,讨论的中心是世界万物和唯一始基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尽管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更没有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巴门尼德已经或多或少地感到要区别一般与个别,而提出存在物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是第一个要从特殊的个体去寻找普遍的定义的人,即他第一次提出了个别与一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