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并购双方行业的相互关系,并购可以分为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类型.本文认为,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并购类型的并购,其绩效也不相同.根据这一关系,可以对我国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进行检验.通过对1999~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298个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效率仍然不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力图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控制权市场的识别效率意指控制权市场是否能有效发现无效率的经营团队,它是研究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基础。选取2005-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成为并购目标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将样本所涉及的事件区分为市场化并购、政府主导型并购及关联人主导型并购等三类,采用DEA方法来测度并购目标公司的效率特征,进而判断中国控制权市场的识别效率。研究未发现整体并购样本在中国控制权市场具有明显的识别效率,反映了中国控制权市场整体上尚不成熟;但在关联人主导型并购中则反映了市场具备识别效率,也隐含此类细分控制权市场具备有效性迹象。  相似文献   

3.
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和控制权市场都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外部治理机制。如果法律制度较差,则市场将成为更重要的治理机制;相反,如果市场较差,则法律制度将成为更重要的治理机制。以2000—2008年的730个劣质并购事件为样本,研究了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和控制权市场两种外部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较差的时候,控制权市场对劣质并购的惩戒作用较强;当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增强后,控制权市场对劣质并购的惩戒作用减弱。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和控制权市场这两种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4.
同属并购是地方政府干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主要路径与体现,也是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度量。以2003-2007年沪深两市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事件为样本,以2006年作为我国企业治理环境改进的时间分界线,对同属并购的影响因素与绩效变化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具有同属并购偏好,政府干预及地方保护程度是影响同属并购选择的重要因素。此外,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治理环境改善弱化了地方国有企业的同属并购偏好,其并购的中观和微观绩效有所提升。这些发现凸现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结构功能与治理功能的政府因素与环境条件,也揭示了治理环境改进提升公司控制权市场有效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多从“有效市场理论”出发 ,但对证券市场效率内涵的模糊认识以及侧重于信息效率分析的理论不足 ,使得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研究不能准确指出我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的制度性根源。从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出发 ,明确了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功能性和基础性意义。在我国经济转型期 ,改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制度性抑制对提高证券市场效率意义重大 ,控制权市场的规范与否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证券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6.
公司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公司控制权的争夺对促进社会福利增加、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控制权争夺主要指它的内容、方式及其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特别是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为充分发挥控制权市场的积极作用,我国必须做好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相关法规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公司控制权市场是借助市场机制,通过转移公司控制权以达到制约公司经营者,从而有效保障股东利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运用最为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主流理论抑或是立法、司法层面的制度实践,都无不围绕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即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然而,伴随着公司法反主流的理论变革与制度实施,这一蕴含在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中的基本前提正受到质疑乃至巨大的冲击,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及其制度局限亟待作出重新梳理并进行相关法律制度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8.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后,公司的定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问题,直接涉及中国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和产业保护,也涉及外商投资制度的规范和完整性,目前还没有较好的处理这一法律问题的可操作方案.通过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性质、待遇的法律规定的分析,认为以外资介入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作为标准,是解决股权高度流动背景下界定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性质和待遇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股东类型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大股东类型一实际控制权配置模式一控制权私人收益”分析框架,理论分析了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共231项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类型与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负;2.国有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近似为零;3.民营企业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显著为正;4.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攫取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最小,国有企业居中,而民营企业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行业对横向并购效果的影响,提出以市场支配力变化来判断企业并购效果.通过分析企业并购后产出的变化对市场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影响来考察企业市场支配力的变化,以此分析同一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行业采取不同并购战略时,企业市场支配力的变化,为企业横向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2011年成功实施并购的主并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产权性质视角探讨内部控制、高管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管控制权膨胀导致上市公司并购绩效降低,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更为强烈;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但在国有控股公司,现阶段内部控制尚不能约束高管控制权导致的绩效损害;与之相反,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高管控制权,提高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12.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性质如何影响审计定价是一个中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利用审计收费管制解除后2012-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控制权性质、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定价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为国有的上市公司比非国有的支付了相对较低的审计费用,行业专长审计师比非行业专长审计师收取了相对较高的审计费用,支持了审计定价中存在风险溢价和行业专长溢价的观点。进一步的分组研究发现,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按市场份额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按客户数量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审计收费微弱正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两种方法衡量的审计师行业专长均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结果基本稳健。  相似文献   

14.
深市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认为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通过场外交易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是否也能为股东创造价值是一个需要实证的命题。以我国2000~2003年深市发生的61起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研究样本,应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控制权市场的作用进行了检验。采用的标准化残差方法克服了事件研究中因控制权转移事件引起的股价波动性变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控制权公告期内股票成交量的异常变化。研究结果发现,控制权转移期间上市公司的股东平均获得3.857%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深市的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信息存在明显的提前泄漏现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复杂性,本文借用生态概念构建了控制权市场生态系统,分析其"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的三要素结构,并重点研究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生态平衡的机理。本文将一个生态学的分析框架应用于控制权市场,综合已有的因素并提出新的因素,描述了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构,提出了具有进化与平衡机制的生态体系的研究框架。公司控制权市场平衡机制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的一种适应市场环境的自组织机制,但是外部的政府规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性质、企业生命周期、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采用ols模型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并购行为对创新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并购行为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但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其中成长期的企业通过并购对其创新水平影响效应最显著。研究结论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并购对创新水平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行业在市场的演变历程可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通过对国内造纸行业近十年的需求量分析、推导出目前该行业正处于成长—成熟期阶段的重要结论 ,从而为纸及纸板企业制定适时、适势、适合的企业战略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20.
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引发了学界对控制权锁定机制的争论。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的本质是优先类股份机制。以优先类股份机制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控制权锁定机制排除了控制权市场发挥作用的空间,并加剧了管理层代理人问题。控制权锁定机制对内部监督机制的弱化和外部监督机制本身的局限性是法律对其进行规制的主要原因。法律规制控制权锁定机制存在三种路径:一是彻底禁止控制权锁定;二是适度限制控制权锁定;三是强化替代性措施。在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控制权锁定会必然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法律应当选择后两种路径,寻找法律规制和公司自治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