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9,(2):99-103
唐继尧在云南筹办市政、改革教育、实行市乡自治、整理交通等,尝试着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型和过渡,推动了云南的近代化进程。同时,唐继尧始终以国事为已任,活跃于国家政治及军事活动中,不自外,不自小,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与北京政府、孙中山广州政府之间合纵连横,加强了云南“边陲”与内地“中央”之间的联系与凝聚,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有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
3.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51—1864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这场起义将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水平推向了顶蜂。由于这场起义爆发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即中国封建社会已到了穷途末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已打进了国门,中国面临着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环境给这场起义染上了一层斑烂驳杂的色彩,它既颁布了反映农民小生产者理想的空想色彩极浓的《天朝田亩制度》,将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不仅在明清时代向日本传播西学,促进日本近代科学的发展,而且在鸦片战争后大规模地向日本传播近代欧美科学文化、政治制度方面的知识和我国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新知识、新思想大大促进了日本近代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开国倒幕和明治维新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启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与中国军事近代化刘子明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清军的掺败,人们才真正认识到清朝军事建设的全面落后。袁世凯说:“中国军政废驰,匪伊朝夕。其弊端之尤著者,在于营制不一,操法不齐,器械参差,号令歧异。为将者不习谋...  相似文献   

6.
7.
孙中山与中国农业近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辛曲折进程中,外察世界潮流,内审中国国情,逐渐形成一套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宏伟设想与规划,农业近代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拟对孙中山农业近代化思想之形成,设想的农业近代化方案及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董凌锋 《天府新论》2006,507(5):125-129
慈禧太后长期作为晚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与中国近代化历程关系密切,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虽然学界中也有肯定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积极贡献,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毁多于誉。其实在近代化历程中慈禧太后所面临的影响近代化的阻力既有顽固派的阻挠,也有西方列强的干扰。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重用汉族官员;派遣留学生及废除科举;清末政治改革。慈禧太后对中国近代化也起到了一些消极阻碍作用:阻挠进行宪政改革,极力维护君王专制政体,且在戊戌变法之后,禁止言论自由,不准改革科举考试办法,进而支持义和团,围攻使馆,向八国宣战,导致联军入侵,几乎亡国。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对促进中国经济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贡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无论在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金融业,还是商业方面,都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他所做所为的主要目的不能脱离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但是客观上在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近代化以及推翻以清政府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革命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重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它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国近代化纲领;第二它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化模式。就中国近代史之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而论,这是两个比较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修律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政是清末统治者为挽救苟延残喘的政权而采取的应时之策,带有明显的反动性;但同时不可否认,它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修律也是如此,它是为挽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服务的,具有它的反动性;同时它对中国传统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引进了一些近代的法律思想和原则,推动了中国法制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50至60年代,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燃起了史无前例的农民战争的烈火。这就是为时14年、势力扩展18省的、反封建反资本主义侵略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当人们在评论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时,往往都称之为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其意首先是说,它超过了以前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是这些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的继续、发展以至顶峰。同时也是说,尽管是顶峰,却仍未超越旧式农民战争这一极限,依然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性质和范畴。因此,它的最终结局无非两途:要么最后失败灭亡;要么又封建化。这个评论,如果就这场运动的基本性质,或者就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与中国史学的近代化陈其泰“世纪之交”的时代机遇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刻内涵当二十世纪曙光初露之际,梁启超发表了著名论文《新史学》,有如中国史学近代化正式发出的一声春雷,由此激起波涛澎湃的新史学思潮,成为本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关注的中心。历史之所以选择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大的一个综合性、群众性科学团体 ,中国科学社传播科学新知 ,引进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积极探索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 ,成功地将中国的科学融入国际科学界 ,从而直接促进了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史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图分类号〕K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4-0074-04中国近代史学既继承了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但由于时代的激荡,又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古代史学的特点。中国近代史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社会在变,风气...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范畴看,农业近代化即农业资本主义化。农业近代化以封建立地所有制的变革为序幕.不仅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生产力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农业走向市场,使农业摆脱传统农业的制约,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各国实现农业近代化的道路不同,中国近代农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可以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农业近代化。中国自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前期一资本主义萌芽经历了约二百年的缓慢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西方列强借修约之机向清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以攫取在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借此打开中国内地市场,进行全方位的侵略运动。由此引发清政府内部围绕铁路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拟以此间列强觊觎中国路权的侵略活动和清政府对铁路的认识为切入点,剖析在传统小农思想和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交互作用下,清末近代化意识形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文学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吴乃华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实绩之一。它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和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中国的近代化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近代化反思与思想启蒙任务的提出辛亥革命失败后,李大钊、陈独秀...  相似文献   

20.
陈奇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147-151
辛酉政变固然是统治中枢的权力之争,但不同集团之间围绕着治国方略的分歧和争论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面对千年未有的大变局,载垣、端华、肃顺为首的强硬派集团坚决主战,以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奕訢、桂良、文祥为首的务实派集团力主议和,争取时间,"自图振兴".矛盾激化,奕訢与企图控制皇权的慈禧太后联合发动政变,清除强硬派集团,实际上控制了朝廷大权,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则成为了地方上最有实力的督抚.务实派开始兴办洋务,演变为洋务派.在将近2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国内和平环境中,洋务派整顿、完善总理衙门机构,遵循近代国际惯例处理外交事务,引进国际法,维护中国正当权益,努力创造和平的环境;创办近代海军,兴办新式企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对西方的"议政院"制度表示赞赏,个别的进而主张在中国仿行.北京政变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