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在上海戏剧学院里,你经常会看到一个模样清秀,双手抱着很多书的女孩子走过.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宝物     
他准备把母亲送入养老院,因为,母亲已患了老年痴杲症。母亲经常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抱着个铁盒喃喃自语,见了他或者他的妻子,只是一笑。问她说什么,她摇摇头说:“什么也没说。”  相似文献   

3.
他每天都要接受无数次拥抱——起床之后从床移到椅子上,从寝室到教室,从教室到食堂,上厕所……他的每一个行动都是被别人抱着去的。 三岁那年,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脆骨病,他身上的每一块骨头,都像瓷器一样易碎,像稻草一样易折,从此,他再也没能下过地自己行走。他的每一个动作,都依靠别人帮助来完成,而因为骨头太脆弱,既不能背,也不能抬,只能用双手轻轻地环抱在怀中。  相似文献   

4.
从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我们知道了西部有很多的孩子渴望着接受良好的教育,渴望着用知识来丰富、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一开始只是因为抱着一个梦想,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到西部的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给西部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于是我有了支教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从痛开始     
60年代中期,他在探亲返程的路上遇到企图卧轨自杀的她。当时她坐在地上,头发零乱,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孩。看到这一幕,他的心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动。拨开人群,他走到她身边,扶起她并接过她手中的孩子,说:"跟我走吧。"就这样,他把她带进了他当矿工的贫瘠小山沟。他抱着孩子,领着她挨家挨户给小山沟里二十多户人家送喜糖,告知大伙他把老婆孩子带来了。后来,他求  相似文献   

6.
承受极限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中方与日方合资合作,主管是一位日本人。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给最顶层的主管。他抱着盒子,一溜小跑,快步登上那高高的狭窄的舷梯,当他气喘嘘嘘、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相似文献   

7.
杨梅 《金色年华》2011,(1):46-46
赌徒抱着试试运气的想法前往拉斯韦加斯。一到旅馆,他便立刻坐在了赌桌前。  相似文献   

8.
流沙 《金色年华》2008,(7):48-48
一个流浪歌手,抱着一把电吉他,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唱着一首叫不出名字的歌曲。一曲罢了。他说:“我六岁的时候知道自己得了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无法治愈。妈妈告诉我,以后不能太悲伤,也不能太高兴,因为不论是悲伤还是高兴,都会刺激心脏。”  相似文献   

9.
18个路人     
《中外书摘》2014,(12):94-95
今天我舅舅向我借书,我给了他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他没去过中国,不妨了解一下。该书是我的教授写的,叫作《101个关于中国的最主要问题》。舅舅拿起书,看到结束语,对其中一个问题纳闷不已:“在中国,为什么一个2岁婴儿被汽车撞倒在地却没人去救助?”他问我这是不是真的。“是。”“怎么可能?” 舅舅瞪大了眼。  相似文献   

10.
木易ydg 《金色年华》2007,(10):38-38
现在有许多人读博客的时间已大大超过了凄书的时间了。前几天有一个过去在一起的同事,他拿了厚厚的文稿来我这里。告诉我去年他读了将近一千万字的书,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天近三万字.这是一个十分了得的阅读速度。其实我的阅读速度也是极快的,遇到消遣类的书,一天读十万字估计也不在话下.但如此持之以恒地阅读,这对于我来说,可就难以坚持了。  相似文献   

11.
最近看一本谈疾病如何自愈的书,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说人有病啊,其实是身体在和你闹别扭,这时候,你想到的可别光是怎么修理“他”,而是应该静下心,坐下来,和自己的身体好好谈谈,究竟“他”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有什么要求,双方尽量达成谅解,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充分发挥“他”的潜能,自动把病给治好。  相似文献   

12.
《金色年华》2009,(7):19-19
一个小小的男孩,背着大大的塑料袋子,手上却捧着一本或薄或厚的书,奔波在那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他,成了那个城市一道特殊的风景,却是有点寂寞的风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媒体报道:印度拉贾斯坦邦农民那努·拉姆·约吉在90岁高龄时,他的妻子竟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从而使约吉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新生儿父亲。日前,约吉抱着新生女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雄心勃勃地称,他会继续生儿育女,他要到满100岁时才会停止生孩子。  相似文献   

14.
劲驰 《老人世界》2011,(3):43-43
我认识家居唐山市丰润区年过七旬的老人杜金屏,是因为过去同在一个县区里工作,又经常读到出自他笔下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的精美诗文。但真正走近他,却是在收到他亲笔签名最近出版的诗选《物语心音》一书后。  相似文献   

15.
溪清 《现代妇女》2009,(3):28-28
儿子张卓然3岁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个可爱的仿真娃娃,他一看就爱不释手,整天带在身边.无论是做游戏,还是吃饭、睡觉,都要抱着他的仿真娃娃.有时候,他还模仿大人抱他时的情态,嘴里也絮絮叨叨:"宝宝乖,宝宝不哭……"那神情,还真有点像大人在哄劝一个哭闹的婴儿.让人看着就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16.
《女性天地》2007,(8):42-42
上两个月,我发现丈夫到了晚上总是外出,便叫人跟踪他,得知他去了过去的女同事家。后来在我的逼问下,他承认在我回老家待产时被那女同事勾引了。我气得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离开了家,丈夫吓坏了,抱着儿子追了出来。那晚,他又是下跪又是写检讨,痛哭流涕地保证不再重犯。  相似文献   

17.
《伴侣(A版)》2014,(4):51-51
若要结婚,就嫁给一个视你如宝贝的男人。 他会宽容你的小毛病,原谅你的不周到;他能照顾你,仿佛你是他的小妹妹;他能溺爱你,仿佛你是他的小宠物;他能赶走你偶尔冒出来的坏情绪,他能抱着你睡觉,给你做枕头,冬天不嫌你冷,夏天不嫌你热。  相似文献   

18.
一个晴朗的二月的早晨,我桌上的电话铃响了。“你是马乔里·霍姆斯吗?”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低沉而圆润的嗓音.“你救了我的命,我爱你!”这一定是个古怪的家伙,我想。但我并没挂上电话。作为一个诈家,我素有倾听的习惯。他说他叫乔治·施米勒,是匹兹堡的医生.8个月前他妻子去世了.除夕之夜,他在悲痛欲绝时偶然发现我写的《我想有个伴》一书。“我连夜看完了它”,他说,“你的书让我认识到生命是何等的宝贵!”他是在马里兰州银泉市他儿子家中给我打电话.“我得知你注在华盛顿,又弄清了你婚后的姓名,便开始给你挂电话”,一个…  相似文献   

19.
柳哲 《当代老年》2013,(7):22-23
今年59岁的娄宗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4年前,他与妻子李桂凤,收养了第一个孤儿,此后,先后有34个孤残儿童加入到“爱心大家庭”中来。这些年中,夫妻俩经常是刚抱着一个孩子睡着了,又被另一个孩子的哭声吵醒了。不少孩子身有残疾,娄宗全夫妇就带着孩子们四处求医。10多年里,两人先后承包过沙石场,办过企业,为这些孩子,花掉了近200万元的积蓄。  相似文献   

20.
从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的小姑娘",我们知道了两部有很多的孩子渴望着接受良好的教育,渴望着用知识来丰富、改善自己未来的生活.一开始只是因为抱着一个梦想,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到西部的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们,给西部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更开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