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的社会经济特征、婚姻地位及家庭结构等因素在家庭生育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2006年中国健康营养调查中的家庭微观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社会经济特征与生育率显著相关;体现家庭结构的丈夫劳动参与和夫妻年龄差距等指标也对生育率有显著影响。另外,通过对城镇与农村的比较分析得出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生育率的影响要大于城镇。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社会调查数据,着重分析了震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社会网络和灾后恢复的制度性安排等因素对农村家庭获得住房重建资金的方式和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震前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社会网络资源量较丰富的家庭能够获得更多住房重建资金。家庭社会网络中亲戚比例较高对于家庭获得亲友借贷的金额有正面作用,但对获得更多建房资金却有负面影响。政府统一建房补贴和银行贷款政策都更偏重于处在受灾更严重地区的家庭。可见,灾后重建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社会网络遵循相对优势法则配置资源,而政府灾后恢复制度则更可能遵循相对需求法则进行资源配置,二者共同支撑着灾后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3.
梁海艳 《人口学刊》2013,35(3):50-62
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不论在社会活动领域还是家庭领域的地位都有了质的变化。妇女可以参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活动,有的妇女在家庭领域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丈夫。尽管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但与男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生育水平呈负相关,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影响更显著。由于教育的影响,妇女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时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利用最近两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研究育龄妇女的生育年龄的完成度变化情况,并对中国目前TFR很低的现象做了解释,据此推断中国在未来几年的时间,总和生育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但不可能在短期内回升到更替水平。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城乡妇女家庭经济地位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解放以来,我国妇女无论其社会地位还是家庭地位都获得了很大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国妇女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即伴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才结束了长期受压迫、受歧视、地位低下的历史.在法律赋予男女权力平等的保障下,广大妇女广泛地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妇女的经济参与更获得长足发展.在此笔者着重对我国城乡妇女的家庭地位做一微观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摆晓宏 《西北人口》2011,32(1):119-125
针对新疆农村校外青少年这一群体存在着受教育状况和生活质量不高,缺乏谋生技能和手段,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劳动负担重等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正规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和非正规教育的针对性,加大面向农村的大众传媒建设,加强转变观念教育等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妇女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妇女的社会地位又是妇女问题的焦点。它,既是妇女进步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1990年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规模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本报告即是在此项调查个人调查问卷全国性数据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依据我们对妇女社会地位理论的基本认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指标体系从法律权利、生育与健康、教育、劳动就业、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婚姻与家庭、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生活方式八个方面设置。调查标准时间为199o年9…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其成年社会经济地位获得密切相关,家庭教育期望既蕴含外部期待,又承担着内部的引导作用,是影响其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期望涵盖父代教育期望和子代教育期望,二者承载主体不同,其主要目标和最终结果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厘清这种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偏差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对促进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家庭教育期望的视角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构建青少年发展综合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的研究框架探讨家庭教育期望代际偏差和青少年发展的关系,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类代际偏差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家庭教育期望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家庭教育期望水平参差不齐,城乡之间存在教育期望的隐性不平等;受制于家庭教育期望低水平和高偏差的束缚,农村家庭的青少年发展处于明显劣势,父母情感缺位进一步加深了其发展困境;家庭教育期望的代际偏差能够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相较父代偏低型,一致偏高型有助于提升其发展水平,而一致偏低型和父代偏高型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且这种负向效应在农村家庭中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1992—1994年北京市老年人生活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老化多维纵向研究1992、1994连续两次调查资料,分析北京市老人在参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变化。看到约2/3的老人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不变,月平均收入提高,居住条件改进,生活安排更合理。但也看到山区变化落后于城市,生活艰难的一面。结合健康老龄化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西方的社会护航模型(SCM)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ST),并结合中国本土理论对中国老年人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将社会隔离分解为家庭和朋友隔离两个维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陷入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衰老并非仅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带来消极变化,增龄伴随着老年人朋友隔离的风险上升,但是其陷入家庭隔离的可能性却出现下降.家庭特征是老年人陷入家庭隔离的主要预测因素,健康状况是导致老年人产生朋友隔离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参与和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家庭隔离和朋友隔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妇女就业及解放问题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妇女走出家庭,跨入社会(即参加社会劳动),曾被看作是妇女解放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在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呼声中,我国广大妇女纷纷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女职工的总数已经达到5,000万,占职工总人数的37%。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女职工也在5,000万左右,两项合计近1亿人。如果再加上农业上的女劳动力,我国的女劳动力人数就更为可观。然而,在新中国成立40年之后的今天,仍可听到主张妇女重返家庭的呼声,这其中不乏许多女性的声音。为此遭到一些人特别是妇联的反对,认为这是关系到妇女的经济地位是否重新下降和妇女重新受奴役的重大问题。笔者在认真分析之后,觉得妇女重回家庭的呼声在今天中国的现实情况下,不乏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对妇女解放的标志、对妇女经济地位的变化也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市妇女地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地位问题,不仅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今中外政府机构、国际社会和国际组织关注的热点。妇女的实际地位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测定社会进步程度和尊重人权状况的综合标尺。妇女地位,一般是指相对于男子而言,她们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扮演性别角色的平等程度。妇女地位通常包括妇女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经济地位、劳动地位、教育地位、社会参与、健康地位以及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地位等八个方面。在许多国家里,政府都要颁布和执行有关妇女地位的法律(或不成文法)、法规和条例,明文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在陕西省安康市5个区(县)129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生态移民户和当地农户家庭收入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特征.结果发现,在搬迁后的经济恢复过程中,生态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出现了失灵现象.与当地农户相比,人力资本中的家庭劳动力平均年龄、劳均受教育程度、家庭中有外出务工经历人数和最远足迹等因素不再是影响家庭收入的显著因素;社会资本中的通讯费用、参加专业合作协会和集体事务参与程度等因素对家庭经济收入不再具有解释作用.政府应加强对移民的培训,提升安置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帮助移民重构社会网络,鼓励移民建立和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给予移民和当地农户平等的待遇.  相似文献   

13.
收入、相对地位与女性的生育意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静 《南方人口》2010,25(4):3-9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成人调查数据,对中国52岁以下在婚、离婚和丧偶女性的收入、相对地位对生育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分析影响女性生育意愿的因素时,除了通常的收入、价格、职业和年龄等因素外,本文还特别引入了反映女性相对地位的变量。根据家庭谈判模型以及中国的现实情况,本文用相对收入、相对教育以及相对家务劳动时间来反映女性在家庭中的相对地位。结果显示,对于是否生育孩子的决策,生理因素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对于生育多少个孩子的决策,社会经济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中的相对地位无论城乡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女性的收入对生育意愿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尹银 《人口研究》2012,(6):100-109
了解养儿防老、母以子贵等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对中国稳定低生育水平至关重要。使用200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因素跟踪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子女性别对老年父亲、母亲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满意度和婚姻满意度)、家庭地位(包括经济决策权和自我决策权)的影响发现,儿子的作用大大下降,儿女双全除了增加老年父亲的婚姻满意度以外,并没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儿未必能防老;生育儿子或儿女双全并没有提高老年母亲的家庭地位,甚至有儿子的老年母亲的经济决策权还更低;老年人自身的社会经济因素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地位。养儿防老、母以子贵等传统生育文化影响逐渐减弱,这对中国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已处于深度低生育水平时期,家庭规模缩减、少子化特征愈发突出。同时,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优生优育的观念获得普遍认同,在较高的教育期望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本文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似不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研究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家庭孩子的教育成本投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宏观层次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差异和微观层次的家庭社会经济资源都是影响教育成本差异的原因。地区之间家庭教育成本差异大多源自家庭及个体层次特征构成的不同,仅有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具有独立影响。宏观因素还会对微观因素的影响产生调节作用,使稀释效应、家庭资源优势等各种效应更加凸显。资源稀释效应在低生育率背景下仍然成立,但出现了女孩的教育经济成本投入超过男孩的现象。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影响因素存在共性和差异。在家庭内部分工方面,母亲承担了更多的陪伴和教育子女的责任,父亲的时间成本投入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为了改善家庭面临的教育成本问题,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家庭教育成本的差异化特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家庭支持政策;应倡导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孩...  相似文献   

16.
世界妇女运动自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掀起第一次高潮后,60年代末以来又掀起第二次高潮①②,使妇女与发展这一主题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因为妇女占世界总人口的51%,完成世界工作时间的67③,但几乎在世界各地,妇女的社会经济及家庭地位都低于男子。在当代中国,法律保障妇女以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与男子一样广泛参与社会经济生活。40多年的实践,中国妇女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了极大改善,妇女地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大城市内中心区与郊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对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重视和关注,上海市计生委与上海东方电视台,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在4月9日电视台黄金时间,联合举行了一次要不要和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问题的直播讨论。通过这次讨论,对上述两个问题基本取得共识。大家认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这是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自身要求,也是社会、学校、家庭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专家指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健全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亟待研究。基于第三期湖北省百县生育调查数据和新构建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指数,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生育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地区疫情风险等级每上升1个单位,一孩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提高39.6%,二孩家庭的三孩生育意愿提高55.6%。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二孩生育意愿,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上升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三孩生育意愿,新冠肺炎疫情仅对高自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群体、高受教育水平群体以及非农户口家庭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对于研判后疫情时期中国生育水平走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陶涛  李龙 《人口学刊》2016,(3):58-66
本文使用北京市西城区调查数据,从时间利用的不同维度和健康的不同层面,借助描述分析呈现城市老年人除社会参与和锻炼身体以外被广泛忽略的绝大部分闲暇时间安排的基本状况,基于回归模型考察这些家庭内部个体性的闲暇时间安排对老年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除社会参与和锻炼身体以外主要以消磨时间为主,此类活动时间长短与健康并未呈现显著正相关;闲暇时间里各类活动的安排(与不安排该项活动相比)都能提升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但仅呈现出干预效应,多数活动的时间长短、程度高低并无显著影响;自我提升型活动的有无、时间长短、程度高低可以显著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精神追求层面更高的闲暇活动则会显著提升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CHARLS 2011年全国基线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社会地位、家庭经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复杂交互影响关系,解读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差异的来源.结果表明,社会地位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表现出双面性和复杂性;家庭经济是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家庭经济对身体健康影响不显著,老年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还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表现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