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民主在中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深化理解中国式民主并创新当代民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视窗。时至今日,中国式民主体现出了全过程性的特点,其在巩固全过程民主的广泛性中夯实其制度之基,在彰显全过程民主的充分性中强化其制度之实,在践行全过程民主的健全性中凝聚其制度之力。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民主实践典范,全过程民主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逻辑,其核心是将人民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优势加以巩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效能的普遍化;关键是始终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统一于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中;主要任务包括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凸显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两个大局以及生成符合时代需要的民主治理机制。正因为全过程民主具备“行得通、很管用、有效率”的价值优越性、实践优势性与话语优质性,才有力地挑战了自由式民主思维,为非西方国家摆脱西方民主的话语霸权与制度陷阱提供了新思维、新逻辑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人民司法、司法民主的重要制度表达形式,是新时代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司法路径。本文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视角出发,以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司法大数据实证追踪公民参与司法的程度、组织、范围和效能。研究发现,人民陪审能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宽广的施行空间;人民陪审所包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深刻影响司法决策;人民陪审所生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全过程人民民主”之于人民司法,不仅拟合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本质要求,也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司法治理技术的诞生。  相似文献   

3.
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观照社会现实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具基础性的思想和思维方法。基于系统思维的视域,从生成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包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内生的文化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价值逻辑,它们相互确认、共同作用,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了科学指导性、文化支撑性、历史继承性和价值导向性的优势;从要素结构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全链条贯通式、全方位层级式与全覆盖融合式的内在统一,这既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空心化和狭隘化,又实现了“国家—地方—基层”民主实践的有效协同和“人民”“民主”“全方位”理念的内嵌发展;从鲜明特征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区别于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显著优势,它既契合了人民的民主需求,激发了人民的民主热情,又体现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相互融合,是一种内源型的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民主形态;从实践路径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健全的制度体系、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丰富的实现形式。这无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内在优势的充分体现和永葆生机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4.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民主话语与民主机制,责任政治逻辑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相融合而生的“全过程负责”,是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质量的必要路径之一。基于责任与民主的内在关联,“全过程负责”从观念、结构与行动三个维度保障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质量: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核心理念,从始至终贯彻了“人民本位”的价值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多层次与全链条的系统结构中整合不同民主形式,激活各类要素,强化全过程监督,使民主成为能够真正回应问题的机制;全过程人民民主鼓励并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负责任地参与到民主程序当中,以“能动者”的身份提升了民主制度的活力与执行力。“全过程负责”旨在提出一个分析民主质量的责任视角,探讨民主的责任意蕴和责任的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我国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开辟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新境界。就其时代价值而言,不仅深化了对我国民主本质及其实现形式的认识,概括出我国民主政治实践形态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中国式民主不同于西方民主的显著特性,而且还将抽象的人民民主理念和价值具化为经验的、具体的民主实践,展现出中国式民主话语日益成熟的“自塑”式表达能力。就其运行基础而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理念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包含的民主体制机制,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广泛有序真实的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基础。就其产生与发展而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党的领导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内在统一、互促共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亓光  张翔 《江淮论坛》2023,(1):12-20
意识形态功能是民主的基本功能之一,民主的意识形态功能具有“理念—制度—治理—价值—文化”的基本结构。以资本为中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重释、重塑、夸大等方式对民主进行概念改造和价值歪曲,试图将西方自由民主打造成为民主的唯一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念凝练、制度建设和治理优化的基础上重构了民主的意识形态功能,在系统批判西方自由民主的过程中,在“理念—制度—治理—价值—文化”等五个基本维度上实现了整体性变革。由此,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充实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具体功能的实现上凸显了“人民需要—人民参与—人民满意”的呈现逻辑,实现了民主话语逻辑的批判性超越,真正展示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王雅琪  刘洪刚 《南方论刊》2023,(6):12-14+77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对西方民主理念、民主实践和政治文明形态的全面超越,是破除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最有力回应。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人民为本的理念逻辑超越了西方民主以资为本的理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宽领域、全链条、多形式参与的实践逻辑超越了西方民主单向度片面参与的实践逻辑;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文明互鉴、平等交流超越了西方民主以西方中心论、推行民主霸权为取向的文明逻辑。  相似文献   

8.
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泛性、真实性与管用性。从结构、流程与功能三个维度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全景素描,有利于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形态、运作机制和价值目标。从结构视角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各个要素中,塑造了系统、整体、协同的民主制度构架;从流程视角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契合于政策全链条,并在“全过程负责”中提升民主运行的质量;从功能视角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致力于回应人民期待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结构、流程与功能的有机统一中,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契合民族特质不断探索、实践和发展民主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表述。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人民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民主实践探索,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孕育与形成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从理论逻辑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为基石,是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经验过程中所提出的全新民主形态,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民主理论,实现了人类民主的新飞跃。从实践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实践中探索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民主主旨要义,建构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并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确保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实践。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整体,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广大民众结合而成的实体;人民实体始终存在于政治生活中,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当家作主。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根本主体、领导力量、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内容主题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知识脉络。作为人民民主的实践品格,全过程实际上处在一个同人民民主的丰富内容有着广泛联系的枢纽位置上,通过全过程,我们能够在发现人民民主的历史经纬与知识脉络的基础上,解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徐海燕 《学术界》2022,(9):75-83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体系,是在权力的博弈视域下对公民权进行保障,提出有限政府、无为而治、权力制衡、代议制、宪政民主等系列制度建构主张,但在实践中问题重重,造成全球民主的滥觞。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以“权力整体观”为特征,以民主集中制、实现共产主义为原则,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民众权利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第一次飞跃是以巴黎公社为蓝本进行观察总结的。第二次飞跃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提出的,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标志,是全方位、全链条和全覆盖的民主。在价值目标、理论优势、实践绩效等方面形成严密的逻辑闭环,为构建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可助力乡村民主治理要素全链条高效运行,助推乡村民主治理过程全方位透明呈现和助成乡村民主治理主体全覆盖参与。以切斯特·巴纳德系统协作理论为工具,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逻辑进行解析,发现数字技术赋能是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合作意愿和共同目的的重要支持,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的必要前提,积极稳定的协作意愿是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内生动力和必要保障,三者有机统一构建了系统协作的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体系。与此同时,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治理进程中,应在数字规划设计中嵌入基层意志,鼓励公众参与数字技术过程,在数字民主治理中融合乡土经验,以促进乡村民主治理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3.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揭示了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全过程实践特征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体现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与效能逻辑、话语逻辑与系统逻辑的辩证统一。它在总结历史规律、发展民主理论过程中孕育;在人民民主实践、提升民主效能中发展;在立足系统思维、构建中国民主话语中升华。  相似文献   

14.
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维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民主的形态由争得民主的现代政权建构形态、探索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建设形态向创新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发展形态不断跃升。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成的新型现代民主范式,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的精髓要义:“有机统一”构筑民主的整体性架构,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共同融构形成复合民主,协商民主与基层民主奠定民主成长基础,“两会制度”开辟践行民主的关键渠道,政策民主与民生政治参与构成民主发展战略突破口。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意识形态引领护持的价值优势、党与人民有机协同的结构优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数字技术赋权增能的效率优势等共同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迭代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最新制度形态与理论升华,更加切实有效地确保了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彰显出独具特色的制度特质与显著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避免了西方民主模式的民主异化问题,通过健全的民主制度设计,确保了最广大人民的真实意愿反映在国家发展建设的重大决策当中。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了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现代政治方案,提供了依据本国历史国情与发展道路自主探索民主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力推动了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健全与治理效能的提升,为国家治理的长足进步提供了政治动力与制度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态,为世界各国的民主政治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对上海市三个社区的调查,其实践过程和结果有效回应了学界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属性说,民主形式多样化在上海社区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案例比较研究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的实现路径虽存在差异,但党建引领、制度建设与基层自主性均为其中的关键。进一步的案例分析则发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包括了如上三个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呈现出实践路径多样化的特征。这些发现与结论对于全面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塑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质态的调适与升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向。比之于其他层面展开的讨论,“民主何以全过程”这一视点构成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元论题”。就结构要素而言,全过程人民民主之“全”的形成动力不止一端,包括以民主集中制为精髓的实践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相结合的经验铺陈、由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构成的权利聚合,以及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相链接的程序展演。从整体性层面来讲,这些现实要素是系统解答人民民主过程之“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持续走好中国式政治现代化道路、助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村(居)民自治是基层群众自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工程。新征程上,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实,要求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和要求深化村(居)民自治实践,尤其需要做到:一是增强干群民主意识和保障基层自治空间,激发群众民主参与的内生动力;二是完善村(居)委会选举制度,筑牢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第一链条”;三是做好民主选举“后半篇文章”,高质量打造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过程链;四是推动民主参与和基层治理相结合,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维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9.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与中国梦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梦本质的民主阐释,遵循着中国梦的基本逻辑。具体而言,全链条的民主为民族振兴提供崭新的民主形态,全方位的民主为国家富强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全覆盖的民主为人民幸福提供真实的政治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形成和实践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其发展仍将遵循着中国梦的发展逻辑,立足中国发展国情,满足人民现实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以民主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治理的高效能提升,汇聚起中华民族的新时代共识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辉煌历史进程中实践和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西方民主理念中的合理因素作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孕育与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序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拓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大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认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