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自欺与自由——萨特哲学对人的存在的揭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欺是萨特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指出了自欺与说谎的区别,探讨了自欺的一般结构。萨特哲学讨论自欺,意在阐明人的存在结构,揭示人是自由的以及这个自由的特性。自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存在状态,源于人是自由的,但人又恐惧和逃避自由。  相似文献   

2.
在思考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上,存在人工智能将淘汰人类的取代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无关的外在论两种倾向。我们提出第三种路径,即数字生态下的智能关联主义。智能关联主义并不注重在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进行区分,而是将之还原为数字生态的信息体,信息体即被一定的数字环境赋形的数据。在赋形的信息体基础上,当代人工智能技术基于解释性路径,形成了与行动元和其他行动元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更大的数字生态信息层,而人与非人、真实与虚拟、自然与社会的行动元都是这个信息层上运行和展开。这个数字生态的信息不断构造出新的关联,而新的智能关联进一步促成了人与智能体在行动元基础上的共同进化。  相似文献   

3.
罗蒂在解读尼采、弗洛伊德等哲学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我”观,异常肯定地认为“我们是谁”应取代“人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罗蒂从人的社会化生存境遇出发,对西方理性道德哲学研究传统的分析反思、对“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关注,构成了他思考构建无形而上学基础的人类未来协同之新伦理学的基础性框架。  相似文献   

4.
在萨特看来 ,人是自由的 ,但人为了逃避自由、逃避责任而陷入了自欺的困境。进而 ,萨特阐释了自欺的内部结构和根源。面对自欺的威胁 ,人何去何从呢 ?本文旨在引起人们对人孤独命运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1,(8):4-4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警察可以根据犯人的肢体动作判断出是否在说谎。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会,只要了解人说谎时最爱做的几个肢体动作,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6.
有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企业经营者守持道义对企业成败的极端重要性.鉴借传统伦理文化的话语范式,可以把这个必须守持的道义原则做三个层面的概括:一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天人合一";二是人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人我合一";三是人与自身关系问题上的"欲理合一".这三大原则构成企业发展基业长青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较为自觉遵循的研究范式,但对这个范式进行自觉深入地研究却一直不够,现有研究虽然重视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但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历史地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人“问题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基于解释学的立场,解读“中国问题”必须紧扣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人性发展状态和社会公正三个基本视角;判明问题向度成立的依据,可以从研究范式成立、研究价值、研究拓展三个方面着眼;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问题向度需要理性、人本、公共、公正等核心理念的引领.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是因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产生的研究领域,在理论立场、方法范式、发展向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亟待探讨的问题。深入推进价值观教育国际比较,须超越自我与他者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确立以我为主、以人度人、人我互动的理论立场,在合理保持主体性自觉的前提下,做到“真实认识他者与认识他者真实”的统一,探寻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中国之道;吸收借鉴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论,探索以描述性比较为基础、以分析性比较为中介、以解释性比较为目标的方法范式;更加聚焦“因果解释”这个突出难题,遵循有限归纳与理论演绎相结合的辩证逻辑,综合推进横纵两个方向上的因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来理解民族研究的三个范式危机,其一是"民族单义性"的范式危机,指出民族是多义的。近代有一个从民族国家思潮转变为"多民族共和"政体的过程,此乃当今中国国体的基本性质之一。其二是"民族问题化"的范式危机。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民族"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单元,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无问题,民族文化无问题,问题在民族之外,这是理解"民族"的基本原则。其三是"去民族"的范式危机,重要的不是"去民族",而是要让民族"去问题",避免让民族成为冲突甚至战争的牺牲品。通过阐释民族研究的三个范式危机,在学理上澄清上述民族研究范式危机,思考对民族研究和民族实践的合适研究范式,为民族研究及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出基本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成才与就业》2023,(10):72-72
@苏苏:看完2023年5月刊的《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我感触颇深。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我一直忧心忡忡,但读完这篇文章顿时领悟,技术总是在进化,发展势不可挡,我们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拥抱新趋势、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未知的挑战。小编:你的想法很成熟!人工智能并非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AI技术与人类相互协作才是未来科技社会的趋势,学会使用、积极运用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11.
阿尔比戏剧在对美国存在主义思潮进行反恩的基础上,从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层面分析并关注现代人生存境遇。其剧本借助存在主义关于自欺、自由、死亡等的概念.探究有关焦虑、恐惧、不确定性、现实与虚幻等问题,展开关于个体存在的思考,指出超越各种障碍、在社会存在中实现自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有其“史前内容”的。“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哲学思考的课题,当然也有其史前内容。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将会在原始宗教和神话中,在原始人关于人的来由和本质的观念中,捕捉到人类自我思考的最初萌动。一、“人”的二重化人对自身的思考是怎样开始的呢?或者说就我们的能力而言,人的自我思考的历史能够被追溯到一个怎样的时代,一个怎样的原始的起点呢?笔者以为,这个时代当然是迷茫的远古时代,而这个自我思考的原始的起点(亦即我们的追溯能够达到的终点)就是“梦”。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传统定义,自欺必须满足信念条件与意图条件。与之对应,似乎存在关于自欺的两个悖论:“信念悖论”与“意图悖论”。本文试图论证:所谓的“自欺悖论”是可消除的,自欺是一类基于常情常理即可理解的现象。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自欺的定义作简要的考察(第一节);第二部分,处理自欺的“信念悖论”(第二节至第四节);第三部分,处理自欺的“意图悖论”(第五节至第六节)。文之所及,也将对“欺骗”“信念”“真诚”“反思”“理解”等概念作必要的澄清。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把道德圣人理解为一个为了他人和社会的福祉而竭尽全力地努力的人,那么苏珊·沃尔夫在其1982年的一篇著名论文中论证了两个看上去相互矛盾的主张。第一,一个人可以理性地拒绝成为一个道德圣人;第二,道德圣人是一个在道德上高尚的令人尊敬的人。本文将这个隐约的困惑称为“道德圣人难题”。我们首先检验和批评沃尔夫为这个难题提出的解答,然后指出道德圣人难题与众所周知的反对后果主义的道德苛求难题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最后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的后果主义观点,并展示这种理论可以同时解答道德苛求难题和道德圣人难题。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0,(6):54-55
美国测谎能手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他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16.
对科学发展观的道德思考可以从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加以思考: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首先是对人自身身心和谐的道德取向,也就是人自我的道德体现。其次是人在社会中与其他人相处和谐的道德约束,主要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再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要求,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道德之维,成为科学发展观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诸多早期现代哲学家们着力于利用动力因果关系对现代人与现代世界进行规划。为了理解现代动力世界观的兴起,我们不仅需要注意自然科学的发展,也需要注意这一变化背后隐蔽而更为根本的神学考虑:上帝的超越性问题。在司各脱对于原因秩序的规划之中,在托马斯等人那里的受造物与上帝之间的范式因果关系被动力关系所取代,上帝作为第一目的因主要体现为爱。这使得动力因果关系在受造物与上帝的因果关系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同时上帝在因果系统之中的超越性通过爱而得以以非形而上学的方式得到保证。这一方面迎合了77禁令对于神学与哲学关系的重新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奥卡姆等后继者的继续发展,为早期现代哲学对动力关系的倚重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夏商周三代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鬼神世界观范式。第一种大致产生于仰韶文化时期,持续至殷商早中期。此时生业问题是主要问题,人们主要崇拜自然神,川泽山林被认为是鬼神世界之所在。第二种鬼神世界观范式在龙山时期出现,成熟于殷商早中期并结束在周灭商前后。在这一时期,阶级问题是主要问题,祖神地位逐渐居于自然神之上并进而融合自然神。而鬼神世界之所在也从川泽山林转移到宗庙中。上帝是祖先世界的最高神明,他只与其后裔殷人交流,商王室以此有了不移的天命。第三种鬼神世界观范式是周人宗教改革的结果,周人将上帝与鬼神世界高升于天,以天地分割了人神世界,使上帝不能以祖神的身份居于殷人的宗庙中,以此打破殷人对于天命的垄断。也就是说,三代鬼神世界观经历了一个范式转换的过程,上帝绝非一开始就在天上。  相似文献   

19.
《伤逝》是鲁迅的一篇意蕴丰赡、晦涩难懂的爱情小说。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不仅来自社会环境和经济因素等外部压力,也源自他们精神世界中无法摆脱的自欺意识。这种意识既体现在他们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也隐现在其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在两性关系中,子君试图用自欺的方式挽留爱情,涓生则在自欺中选择逃避子君的逼促。当涓生勇于面对真实、逃离自欺后,子君的悲剧性结局让他重新回到了自欺的状态,他带着悔恨和悲哀反思自己的真诚。《伤逝》中所表现的自欺意识和复杂人格,是鲁迅丰富复杂的思想和内心世界的间接折射,体现出他对人类普遍生命状态的揭示和对人的存在困境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但在社会层面也积累了诸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在当前社会转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经济成果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反思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范式,指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单核性的发展特性,从发展的协同性、多核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展望了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