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及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计算了柏拉萨指数,结果显示东盟与中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稳步提高,说明两者专业化分工的程度越来越高.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表明中国与日韩及东盟国家在贸易上同时存在互补性和竞争性;由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数集中在资金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所以与日韩的互补性关系更强一些,在一些产品上与东盟国家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的竞争性关系使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能获得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互补关系则在推进自由贸易区进程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服务贸易从总量上来说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5.32倍.从结构上来说仍然偏重于运输、旅游等传统的服务项目,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服务项目所占比重较低,但是也正在逐年增长.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仍然处于逆差阶段,但是逆差的金额正在逐年缩小.通过TC、RCA和CA指数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虽然总体上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是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没有比较优势.服务贸易的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增长和国民就业的各个方面,因此借助于世界服务贸易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在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切实改善教育状况,提高高等生产要紊对服务贸易的供给能力,推进人力资本依托型的服务贸易发展;制定时服务业相应的政策扶植制度,加大对相关产业的信贷优惠和税收倾斜;积极利用外资,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现有服务贸易立法,建立规范的法规体系,从法制上保证我国服务贸易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以来,从进出口总量上看,我国农产品贸易量增长快速,其中进口的增长幅度更大,导致贸易差额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逆差;从进出口结构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增长缓慢,土地密集型则进口增长较快,出口增长缓慢,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从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来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汇率、居民收入、结构性的粮食缺口及关税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需要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产品贸易的不对称格局以及积极寻找应对缺乏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新阶段中日贸易五大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最近几年中日贸易发展状况及其相关要素的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可以初步判定在中日双边经济关系乃至两国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的中日贸易,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表现出如下五大特征:一是增长态势层面的"稳步扩张型",二是动力机制层面的"良性互动型",三是收支关系层面的"中方逆差型",四是商品结构层面的"水平竞争型",五是贸易方式层面的"投资主导型".准确把握这些特征,对推进中日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充分发挥双边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意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日贸易的新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伴随中国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持续,中国贸易在2003年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快速发展,进入2005年后,中日贸易虽然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了。与此同时,中日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日贸易迅速发展,对两国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日本经济来说,“中国特需”更成为推动其复苏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中日贸易仍存在着中国对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未彻底改变垂直分工的状态、中日贸易的利益不均衡、日资企业主导中日贸易、日本高新技术产品垄断中国市场势头扩大和中日政治关系冷影响中日贸易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对近年来中日贸易发展状况的回顾与展望,可以判定两国贸易关系出现了新特点:贸易规模急速扩大;贸易收支渐趋平衡;日本更依赖于中国;贸易结构以水平贸易分工为主;受金融危机影响,中日进出口贸易额均大幅下挫,但表现出复苏征兆.准确及时地把握中日贸易关系的新动向,有助于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对日贸易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日制造业产品的贸易比重高达90%以上,本文采用日本财务省贸易数据,使用G-L指数对当前中日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中日制造业贸易整体属于产业内贸易,8年来其产业内贸易水平不断上升。但四类产品组中,SITC8类产品属于产业间贸易,而重要产品钢铁、汽车、集成电路等也仍属于产业间贸易。数据表明,中日国际产业分工向水平型分工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9.
张晓莉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2,(3):42-45,50
本文利用贸易比较优势指数(TC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对我国服务贸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低下。为最大限度地获得服务贸易发展的动态利益,我国可施行以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农产品出口贡献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分析2002-2006年间中美农产品出口增长背后的国际竞争力因素的贡献,比较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弱的相对变动趋势.其结果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最终的竞争效应亦为正值,表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为农产品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而美国农产品出口最终的竞争效应为负值,表明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给其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牛羊肉等主要农产品入世后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国家应调整宏观政策 ,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扶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政策体系。黑龙江省在国家的扶持下 ,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依靠特色和绿色优势 ,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农业资源匮乏一直是困扰日本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以及影响日本农业健康发展的众多因素的出现,农业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概括了日本农产品安全现状和讨论了日本农产品安全管理对策;其次分析影响日本农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为日本加快完善农业安全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日本内容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以制造、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内容产业出现了崭新的形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日本将其传统的内容产品同现代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近年来实现了内容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国内外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基于内容产业代表了当代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兼具产业经济及文化传播的双重功能的特点,日本政府将发展内容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内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的干预行为与效果分析--兼论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崩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1992年以来的景气对策等,是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本文具体分析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和崩溃,90年代后半期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行为及干预效果,论证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和目标越来越高,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政策协调各个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对以财阀控制为主导的传统企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它对日本经济的腾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负面影响逐渐扩大,又成为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的助力器。日本企业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着重分析了现代日本企业制度的特征,并对其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文化论:解析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化论"是个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中外学者提出过各种学说和假设:有人注重其固有传统而认为属于"东方文化",有人着眼于西化层面而主张属于"西方文化";有些学者强调其"模仿"特色,有些学者渲染其"独创"倾向;加藤周一倡导"杂种文化"学说,石田一良提出"变形玩偶"假设。作者对上述各领风骚的论说逐一解析,在此基础上渐次展呈"组装文化"、"嫁接文化"的构想。最后以"书籍之路"为视点重构"日本文化论",指出日本通过从中国输入书籍培植东方传统文化基因,由此创造文化的机制既非模仿也非独创,作者名之为"再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政策目标也是提高经济活动的绩效,但它主要是通过影响市场机构来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