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络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但同时也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改变与调整应当尊重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要有效地协调著作权人与传播者、使用者之间的私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借鉴美国概括主义的立法模式,采用列举与概括并举的混合主义立法模式,以有效应对互联网兴起所带来的挑战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是一种精神意识性很强的活动,它的发生发展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科技传播媒介,已向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提出挑战。凭惜高速度、大容量以及双向互动的技术优势,互联网络不仅对传统媒介发起了冲击,而且对包括新闻传播理论在内的当代新闻传播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不能全面概括所有著作权权能的性质归属.复制等权利不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不属于著作财产权,而属于著作利用权.著作利用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使其能够也应当被列为一种独立的著作权.在整合著作权分类制度时,应当采用四分法,即将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著作利用权、著作财产权、其他著作权,并分别明确各种权利的权能构成.  相似文献   

4.
朱熹 《社会科学论坛》2004,27(22):115-117
著作人身权又称为精神权利,有的国家称为人格权.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传统观点认为著作人身权不能转让,可是随着网络的兴起、作品内涵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为了更好的保证著作财产权的实施,在不影响著作人身权行使的同时,是否可以建立相应的著作人身权合理转让制度,以便权利人对著作权整体的行使更加充分,笔者认为是可以的,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著作人格权在著作权理论和实践中是困惑最多、争议最大的问题。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关于著作人格权的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对著作人格权与著作权的关系存在着根本分歧。面对理论与实践中对著作人格权的众多困惑与不协调,应立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著作权的立法成因及其模式的相关比较,深入剖析著作人格权进入著作权立法的机缘,进而分辨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权应然分离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的发明及飞速发展为现今世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此前所没有的新课题。在著作权法领域 ,对于如何将原有的规范有形著作物的著作权法适用于新的网络上传输的无体著作内容的问题 ,各国甚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在积极寻求对策。本文拟对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媒介形式、传播渠道、受众接收方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络、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体,给传统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从传统报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入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传统报纸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报纸行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营造和谐的旅游生存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发展至今给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包括旅游地生存环境也因此而受到多方冲击。本文在列举并分析了旅游业对旅游环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后,提出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来营造旅游业和谐的生存环境,以期改善目前旅游环境不合理的地方并对将要进行旅游开发的旅游地提出建立和谐生存环境的建议,使其防患于未然,最终实现旅游地内人、地、物三者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著作人格权制度旨在加强对作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达到逻辑的自足与价值的圆满,满足作者人格利益的需要,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也开始向该制度提出了挑战。运用逻辑、价值和实证的多重分析方法和比较法上的考察,分析著作权法作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真实内涵,质疑著作人格权制度的合理性,对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进行反思,有利于该项制度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权利结构重构——以物权法第39条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延超 《学术研究》2007,2(6):80-87
在传统著作权理论指导下,著作权由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共同组成。然而这一结构设计既违反民事权利的划分原则,同时又与科技、经贸发展不相协调。基于著作权与所有权作为支配权的共性,可依据物权法第39条所确定的所有权权利结构模型,重新构建著作权权利结构,将著作权诸多权能分别归属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重构后的著作权结构较原有结构更为科学,但应注意它与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周伟萌 《学术论坛》2012,35(10):159-164
现有的软件在线许可的交易市场在理论上主要包括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的大众市场、日本北川善太郎教授的复制市场以及日本林纮一郎教授的"数字创作权"市场。本文认为计算机软件在线许可市场应分为著作权交易市场与著作物交易市场两大部分。计算机软件作品在线许可所对应的交易市场为著作权交易市场;计算机软件产品在线许可所对应的交易市场为著作物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2.
通过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自我具有社会性,自我实际上是一个处于关系之中的自我;权利也是社会化的权利。从而,对作者和著作权的概念也必须从关系的角度进行重新解读。数字和网络技术对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一些挑战,比如临时复制、私人复制、Google数字图书馆的复制等。面临这些挑战,有必要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进行反思和重构。传统著作权法以复制权为中心。在网络时代,著作权的中心是直接实现作者社会价值的传播权而不是复制权。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生活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云计算环境下,如何进行著作权保护,是人们必须面临的课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要积极行政,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通过对云计算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云计算环境下行政机关在著作权保护方面面临的突出的问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从行政法学的视角,指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能对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7,20(4):55-59
晚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士商渗透是一显著特点。这种现象强烈冲击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社会等级结构,也否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对晚明社会风气、封建政权、教育事业和商业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复杂性,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不宜实行统一的归责原则.对著作财产权侵权行为应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对著作人身权侵权行为则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侵犯著作人身权的,应当允许著作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在特定情形下侵犯著作财产权的,也应当允许著作权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以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著作权公示制度是维护著作权人利益和著作权交易安全的重要制度.我国著作权法在规定著作财产权自由转让的同时,缺乏著作权公示的相关规定,导致著作权交易中"一权多卖"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著作权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借鉴物权公示理论和外国的立法例,结合著作权自身的特点,构建我国的著作权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任艳 《东岳论丛》2002,23(3):62-63
网络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著作权制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尤其在历史的车轮驶入 2 1世纪之时 ,全世界大概已有 10 0万个网络 ,有 1亿台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相联 ,上网用户将突破 10亿 ,而其中中国互联网用户也已超过了 40 0万。从网上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其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更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冲击 ,传统的著作权保护显然已经受到种种质疑 ,数字化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之列 ?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主体应该怎样认定 ?网络著作权的权能包括哪些 ?这一系列新的问题都现…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急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作为高校素质教育基础和核心的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互联网络对高校德育造成的影响 ,指出了当前高校德育的首要课题是发掘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德育途径和方法 ,提出了解决这一课题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作品出租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作品使用方式。这种使用方式在为人们 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造成著作权人及作品发行人的利益损失,进而可能影响到文化事业的发展。 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权人的作品出租权利未作规定,而在国务院行政规章及有关政府间协定中, 作品出租权利的主体是外国人,这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也有违国家主权原则。因此,著作 权法应作相应修改和补充,将出租权利作为著作权人的重要财产权利之一子以明确规定,使我国 的著作权制度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全面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谈我国著作权的产生与发展王晶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情不同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每一个国家的著作权的产生,都有它自己的发展历程。著作权是人类文明意识觉醒的产物,是个体价值从社会整体价值中独立分离的产物。中国的著作事业虽然早在奴隶社会,即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