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产稀少性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 ,是所有权制度安排的基础。稀少性财产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所有权制度安排 :排他性所有权和非排他性所有权。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稀少性可以同非排他性所有权相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稀少性只能同排他性所有权相容。现在 ,我国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内在需要的是稀少性财产与排他性所有权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松龄 《河北学刊》2001,21(1):65-69
所有权的基础是稀少性,所有权的不同制度安排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对稀少性对象的认识不一致,就会对所有权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从而就会产生不同的资源利用方式。我国的制度变革最终涉及到财产关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否定公有制的财产关系,而是要为传统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缺乏排他性的所有权恢复排他性,以使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 引言 公司制的制度变革改变了我国的财产权利结构,传统高度的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财产所有权全民所有或者集体所有的格局被打破,一个财产所有者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对此,人们议论得最多的是,公司制的制度安排是对公有制财产关系的否定,还是为了明晰财产的产权关系,使公有制财产的所有权恢复排他性;是对劳动者财产主人,从而是对公平的否定,还是通过建立财产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等。很少有人探讨公司制的制度变革因为对财产所有权作出重新安排而产生的收人分配效应;因为收人分配效应而对人们的需求和需求结…  相似文献   

4.
价值理论与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其中 ,商品交换就是排他性所有权的交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同样也是建立在排他性所有权在交换中必须获得所有权收益的基础之上。然而排他性所有权的基础是稀少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稀少性的价值观念引入传统的价值理论 ,以用来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产权的含义的是:第一,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分解形成的对财产的各种权能.第二,这些财产权利可以作不同的安排,既可以统一于一个产权主体,也可以作不同的分解,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主体.产权这一经济现象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产权是传统财产所有权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形式.产权与所有制和所有权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权明晰是指产权主体拥有的权能具有排他性.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权能要有明确界定.第二,产权主体行使其权能的财产数量要确定.  相似文献   

6.
论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体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所有权形式,是在合作制产权结构的发展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合作制只能形成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而不可能树立明确的集体所有权观念。集体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合作制组织属于公有制的一种形式,它由社员的出资和共同积累构成集体所有的财产。集体所有权是以一定的团体、组织为主体,通过其组织机构形成团体、组织成员的集体意志,以共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集体财产的权利。近现代,集体所有权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其最基本的方式是合作制。  相似文献   

7.
作者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可以统一兼容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不可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的一面,但这些矛盾可以通过优化公有制和商品经济运行环境来解决。提出从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商品生产者的区别、商品的等价交换和商品所有权的得失的区别、生产资料所有权与商品所有权的区别来认识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兼顾商品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利益,必须坚持国家调控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伍开群 《学术界》2012,(6):29-39,282
运用Hansmann企业所有权理论规范分析农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将所有权赋予社员组成农业合作社,意味着外部交易内部化,极大地节省了市场交易成本和减少了市场风险.同时,由于社员具有高度利益同质性,其所有权成本较低.因此,农业合作社制度成本较低,具有制度效率,农民应当组建合作社.进一步运用卢周来讨价还价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合作社制度安排的现实性.各类要素市场供求状况,导致农业合作社对各类投入要素不同程度的依赖,从而各契约方形成不同的讨价还价能力,进而获得相应的所有权.此外,如果面临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那么,农业合作社将可能转变成农业资本公司.运用两个模型从实证与规范两个角度分析农业合作社的制度安排是本文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9.
产权、农地产权、农地产权制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术环 《学术论坛》2005,25(3):134-139
产权是一组经济社会权利,既是权利又是规则,具有有界性、排他性、可支配性、可分割性的特点。农村土地产权是指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一切关于土地财产权利的总和,是由各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权利束。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指构建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制度安排。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具有稳定、激励、约束、技术进步、资源配置、节约交易费用等功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归根到底是生产力作用和要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从“所有状态”到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所有权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而"所有状态"是日常财产归属的一种状态,二者在逻辑上有相当的连贯性和相关性.经过近代民法的系统阐释,所有权将"所有状态"解构并废除,自身成为财产归属领域的唯一有效概念.这一过程和现代性的展开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法学精英通过控制权力话语改变人们理解日常生活的模式的过程.这样的结果存在着相当的不公正,中国未来民法典关于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应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特色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强区外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它的形成和发展受文化资源丰裕度、市场需求大小、科学技术应用和制度机制安排等因素影响.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转化、独特的内容创意、经营方式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是特色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者对其财产依法享有的独立支配权。按(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一般民法理论认为:(互)所有权是自物权、主物权,又是唯一的完全的物权;(2)所有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是一种对世权、绝对权;(3)所有权的客体是物或财产,而不包括智力成果、权利(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缺位”悖论社会主义企业制度的改革,一开始是沿着放权让利的思路前进的,这种思路的基本前提在于传统体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现实表明,沿着这条思路滑行,有可能掉进“放则乱,收则死”的循环陷阱之中。理论界不少人认为,旧体制过度集中的根源在于其财产关系,而这种财产关系造成的“所有权缺位”是我国企业缺乏活力和企业行为不合理的根源。按这种看法,以国家作为全民财产主体代表的国家所有制,在事实上造成了企业作为全民财产的经营者既不享有财产支配权,也不关心财产增殖的矛盾。这个矛盾的焦点在于企业的财产主体不明确,使国有财产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所有权缺位”状态。解决这个矛盾的途径只能是让企业成为财产主体,使其对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的所有权。只有在资产所有权上独立,才能在经营权上自主,从而才能将企业搞活。  相似文献   

14.
个体、私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这是由个体、私营经济的二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作为一种私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严重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投机性。另一方面,他们对公有制经济具有从属性、依附性,并对公有制经济进行有益的补充,解决了一些公有制经济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其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从财产关系上看,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于业主自身,其所有权是完整的。这种明确的财产关系使业主必须追求财产的有效占用和经济利益极大化,因而其所拥有的资金、人才和设备都能充分利用,很少有人力、物力、财力的闲置和浪费。 2.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商品经济成份的增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搞活了市场,在某些产品和服务上增加了有效供  相似文献   

15.
我们必须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和把握所有制的性质,不能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所有制自身没有存在形式,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都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绝大多数所有制实现形式都是具有制度属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借以实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质上是“以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为主体”.  相似文献   

16.
贾后明 《江汉论坛》2007,3(12):22-25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是为了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劳动者成为社会生产的主人和社会公平分配等目标.但在实践中,公有制目标与具体实现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判断一种产权形式包括股份制形式是否具有公有性的关键是看这种形式能否体现公有制目标,只要坚持公有制目标并不断扬弃实现形式,公有制在演进过程中可以实现二者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一般来说,是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权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财产所有者可根据一定目的,通过使用或处置财产获取一定收益。所有权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最高的排他性的独占权,是产权的核心部分。财产所有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处置权)。可见,产权和所有权存在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性质的所有制,都有一个实现形式问题。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性质的公有制,同样也有一个实现形式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体现公有制本质规定的表现形式及实现公有制内在要求的方法、途径。具体地说,是指实现所有权要求的一套制度规定,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它包括财产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经营目标、管理机构、领导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内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践创造而不断变化和丰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不断完善而深化。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9.
(一) 财产权结构是企业制度的轴心,也是经济体制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财产权结构安排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进而也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传统国有制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代表全民的国家集中了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等全部财产权能,微观企业不是独立的产权实体;具有完整意义的排他性产权不存在于国有企业之间,只发生于国家与非国有经济组织之间;国家和企业间是按行政等级结构安排的,企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信托财产立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托财产制度在英美法系国家得到普遍适用.大陆法系国家在引进信托财产制度的过程中遇到的制度阻碍是不存在"双重所有权"、不存在衡平法基础.大陆法财产权的固有特征决定了不必彻底转化英美信托财产概念.中国<信托法>没有明确规定财产的所有权属于受托人,而只规定信托财产的经营管理的权利在受托人.这种做法从目前理论与实践发展来看已经不合时宜.在中国信托财产立法模式上,不动摇委托人享有民法上所有权的情况下,符合信托本意的做法是,信托法上的所有权在符合信托目的时归于受托人,受益人享有受益权.确认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同时,兼顾在信托目的下对受益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