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乐和当地居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农家乐经营者同时具有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其旅游影响感知对于乡村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袁家村为案例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数据,利用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地农家乐经营者的旅游影响感知。结果显示:1.通过因子分析可将旅游影响感知分为社会影响感知、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2.经营者身份对经济影响感知具有显著差异,即本地居民餐饮经营状况略好于外来经营者,后者的住宿经营状况明显好于前者;3.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社会、经济、管理影响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三个变量对社会影响感知的作用均不明显;4.经营时间长的经营者相对于经营时间短的经营者拥有更高的正面经济影响和管理影响感知,本地居民经营者相对于外来经营者经济影响感知和管理影响感知更强。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近两年国家高度重视的发展战略.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建昌县是辽宁省省级贫困县,乡村振兴战略为其脱贫攻坚提供契机.通过对建昌县旅游发展基础、乡村振兴条件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的深入调查分析,文章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建昌县旅游产品体系,选择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建昌县旅游空间格局,合理安排点——线——面的空间布局,认真策划建昌县旅游形象等以乡村旅游带动建昌县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被视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性,忽略了发展过程中实际主体互动,造成了乡村社会重构。研究发现,乡村社会作为农民生产、生活的权利空间,因受政府力量及资本力量的介入被重塑,造成旅游空间与乡村社会权利空间之间的结构性张力。从而导致农民的基础生产生活空间使用权、旅游经济分配权及公共资源享有权被资本主体吸纳,造成农民权利空间的挤压。而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实践,关键是要“目中有人”,保护农民的权利空间,应基于“平等”和“共享”的权利保障原则,探索出既能推动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农民乡村权利的协调包容发展路径,从而促使产业发展有效契合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提质增效发展。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次对我国的乡村旅游人才进行了总结和定义。山东省作为我国首批发展乡村旅游的省份之一,现阶段凸显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以山东省为例,运用大量相关数据并绘制多样图表,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政策支撑等方面对省内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系统评价了山东省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典型问题与发展实际,并在解读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6.
乡村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综合性极强的产业,也是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只有与独具特色的地方乡土文化资源高质量融合,才能提升魅力,真正助力乡村振兴.文章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法国、美国与日本等典型国家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做法与经验剖析,提出深度挖掘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内涵与价值,乡村旅游与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为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高质量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提供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案例,通过对其中若干不同乡村旅游社区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发现:(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交替出现,这种交替主要取决于制度框架内各利益相关者的选择,其相互间的博弈构成了推动乡村旅游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2)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将在一定条件下向正式的制度安排转化;(3)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因此,作为制度的主要供给者,政府应提供利益相对均衡,在满足个体理性基础上达到集体理性的合理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11.
乡村旅游作为联结农村和城市、农民和市场、一产和三产的纽带,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消费者休闲度假、文化、审美等需求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需要融入“精致乡村、休闲乡村、社区营造、月光经济、微旅游、乡村+”等新的发展理念,并使之通过有效处理乡村旅游中的“加和减”“大和小”“内和外”等关系得以落地,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朝品质化、专业化、高级化转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吸引物,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体验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在各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借助乡村旅游驱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探讨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深挖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理解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提供新视角。其次,指出乡村旅游在驱动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乡村旅游商业化趋势明显、乡村旅游开发不注重生态保护、乡村旅游品牌效应不突出、旅游业从而人员队伍文化素质不高等。基于此,本文提出注重发挥区域特色,挖掘关键元素价值;保护生态环境,筑牢旅游发展根基;构建乡村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效益;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以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全社会对乡村旅游投资越来越多。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以浙江省为例,选取2014-2018年569个连续样本村的面板数据,在考虑资源禀赋、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旅游投资对乡村旅游经济效益的影响。首先,通过LM检验、F检验、Hausman检验判别面板数据模型类型;其次,运用Stata13.0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投资对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旅游投资每增加1%,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就提高0.24%。政府旅游投资对提高乡村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最后,针对提升乡村旅游投资效益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中国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下,乡村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开发观念和认识、制度安排、“桥梁”与“纽带”缺乏、没有特色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开发标准规范;推进体制创新,加强资源整合;特色化经营;将农业自然资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开发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思路,以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乡村秩序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推进,乡村旅游主导型村庄数量愈发增多,中坚农民和旅游外来从业者现象愈发显著,进而深刻影响乡村秩序的变迁。本文将X村作为乡村旅游主导型村庄的典型,从该村社会权力秩序、经济分利秩序、人际互动秩序、社会认同秩序等四个维度系统性地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兴起和阻滞两个阶段对X村乡村秩序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在乡村旅游兴起和阻滞的发展阶段下,X村乡村秩序四个构成要素均发生形色不一的变迁,致使X村乡村秩序总特征经历熟人道义、利益共享——利益竞争、社会冲突两个阶段的特征转变。由X村乡村旅游与乡村秩序变迁历程可知,如果缺乏合理认知与干预策略,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秩序的影响则是负效应大于正效应的。为此,须借助合理的外力干预措施整合乡村公共空间,以尊重乡村社会内生力量的主体性地位,规制旅游外来从业者阶层的权责界限,从而在乡村旅游发展下型塑成以情感协作、共生发展为特征乡村秩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河南省区域旅游业的SWOT分析,构建了河南省旅游资源的整合模式。该模式由内层模式和外层模式构成:内层模式包括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利益相关者参与和打造旅游品牌4个方面,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核心内容;外层模式分为产业发展和收入分配,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推动力量。据此模型对河南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应从加快旅游业机制和体制创新、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培养旅游人才、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以文化为内核的河南旅游品牌,进而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调整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分配,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不同的产权形式决定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配和行为方式.在买断经营权制下,企业的收入与游客量有直接关系,企业得到正激励,但村民受到负激励.在股份制和村民自主经营形式下,村民具有正激励.应优化乡村旅游产权制度:将政府部门和村民收入与客流量挂勾,以调动各方积极性;科学地确认村民股权,雏持好股份合作经营过程;通过定立乡规民约,约束村民自主开发乡村旅游造成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