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自我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内化。由于人们的道德行为受社会文化和情境的影响,某些特定行为引发的道德自我知觉与个体的道德自我意象并不一致,此时个体会采取调节机制来维持道德自我平衡,常见的有道德许可、道德推脱、道德清洁、行为补偿、道德认同等。将来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调节机制的外部效度和内在心理机制,考察如何促进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麦克尤恩的《赎罪》的叙事时间跨度长达64年,叙事背景从英国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转换到二战这一历史大背景,从一件普通的案件出发,探讨了历史背景下的道德与人性、心灵的创伤与救赎。小说刻画了个体对家庭创伤、集体创伤以及战争创伤的反应。主人公在遭受一系列创伤,饱受创伤记忆的折磨之后,幸存者开始与创伤记忆做抗争。在抗争的过程中,创伤幸存者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评判标准被摧毁,而后又重建。虽然创伤造成的伤痕无法抚平,但个体的人格在修复创伤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以心理学创伤理论为依据,结合华裔作家谭恩美和母亲的心理创伤,以及叙说疗法在谭恩美作品人物的创伤治愈过程的表现形式,探索创伤理论的叙说疗法对心理创伤治愈起到的关键作用,希冀为心理创伤治疗,尤其是疫情后的心理创伤治疗探索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军医既是捍卫国家的军人,又是奉行人道主义的医务工作者。战争境遇造就了战地军医独特的医疗实践,同时也给军医带来了诸多伦理问题和道德困惑,如战地医疗类选法、如何对待战俘、战地安乐死等。这些因素挑战着军医平日遵循的医生职业道德,是引发军医道德创伤的来源。对此,要充分尊重生命的价值,肯定军医自身对伤病员伤情的判断,塑造强大道德韧性,减少道德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如何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内在品德,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已成为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近20年来,道德内化的问题逐渐成为国内伦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和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道德内化的含义、过程、心理机制、途径及促进策略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个体道德意识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道德意识存在于道德个体的知、情、意中。其中,“知”即道德认知,是个人关于道德关系、规范、原则的内化,是个体道德意识的核心因素。“情”即道德情感,是个人对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的爱憎或好恶的情绪反应和倾向。“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人控制或激发热情,向明确目标驱动的力量,是克服一切外部阻力和内部阻力,奔向目标的心理机能。“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双向联系与互相渗透,形成了个体道德意识的完整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弱势群体的拆迁户,在与政府、开发商悬殊的利益格局对弈中,"钉子户"有其特殊的个体原因,一是道德认识薄弱,存在攀比心理、观望从众心理、趋利求富心理;二是道德情感困惑,他们对弱势地位的困惑、对公平正义的失望,对积怨的发泄需求。文章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阐述"钉子户"的各种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表象,进而分析拆迁户各种道德行为的原因,并试图探讨和谐拆迁的伦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机制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之一是侵扰性记忆,且重复体验。文章首先阐释创伤后应激障碍记忆的主要特点,然后介绍关于其形成机制的压力反应理论、联想网络系统理论、双向呈现理论、情绪加工理论等,并从研究内容、实验方法等角度进行讨论。这些理论立足于个体信念、创伤理解意义、认知评价,创伤信息的新旧信息加工等,从单一维度到多个维度,逐步深入探究。其中压力反应理论源于心理动力学,双向呈现理论源于多重记忆系统,情绪加工理论源于认知的整合模型。近年来,一些神经生物学模型结合心理认知成分与大脑加工机制,探索脑部相关区域的激活与抑制,更好地诠释了PTSD的记忆形成机制。多数理论认为存在不同记忆的功能变化是PTSD记忆的形成原因。总之,这些理论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0.
道德焦虑"是人们在道德选择与践行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困惑与不安。它来自于行为者内心中的道德取向与外在道德行为之间的价值矛盾或方向背离,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间一致性在个体心理和情感上的反映。由于道德内涵的变动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滞后性,道德焦虑既是一种历史现象,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因此,建立合理的价值评判标准,维护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是走出当代道德困境、化解"道德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苏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依从性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农村高血压县乡村协作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率等描述性分析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通过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推断性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5.6%(苏南64.8%,苏中74.6%和苏北84.0%),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地区是影响因素;88.2%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苏南92.9%,苏中92.6%和苏北79.0%),地区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地区需结合自身特点,组建县乡村高血压纵向协作团队,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老年糖尿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可影响其它老年病的发展、诊断和治疗.其他老年病的存在、诊断和治疗亦可影响老年人糖尿病的诊治.因此有必要专门讨论老年人糖尿病.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老龄相关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易感性增高,低血糖所致心、脑损害易发生且病情严重,治疗上更需家属配合,治疗目标有别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3.
假冒伪劣商品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我国制假售假现象的泛滥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即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打假"应该从供给管理入手,加强全民信用教育,政府和厂商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提高制假售假者的成本,缩小制假售假者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4.
或有事项是现代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 ,它的存在说明企业存在潜在的经营风险。本文对或有事项的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 1)或有事项的涵义、分类及特征 ;( 2 )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原则 ;( 3)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 4 )完善我国现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447名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与待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待遇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学历、行政/业务管理职务和有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医疗保险的基层医务人员实际月收入与期望月收入均有差异;收入与待遇总满意度得分为(2.63±0.63)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行政/业务管理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月平均收入和期望月平均收入满意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望月平均收入与实际月平均收入之间的差值和总满意度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246,P<0.05);行政/业务管理职务、月平均收入和期望月平均收入被纳入到多重线性回归模型(P<0.05)。需要平衡地区间的收入差异,重视经济激励措施,同时健全基层医务人员晋升机制,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6.
某高桩梁板码头在运营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晃动现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动力分析方法,取码头的1/2排架系绫计算结构的自振频率,采用 m 法模拟桩周土对桩的约束作用,用 ANSYS 程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处理措施下码头第一振动频率的提高值.计算分析表明:采取抛石固桩、桩内灌注混凝土和增设钢撑后,码头第一振动频率提高10%~84%,能有效解决码头晃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变化的作用.方法 64例年龄47~80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予以口服伊班膦酸钠150 mg,每月一次;Ⅱ组服用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两组患者均每天服用钙剂0.6 g及维生素D 200 IU,治疗时间1年,治疗前后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评价伊班膦酸钠及阿仑磷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变化的作用.结果 Ⅰ组治疗半年和1年后,患者腰椎骨量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6.25%和9.64%,(P<0.05),Ⅱ组治疗半年和1年后,患者腰椎骨量较治疗前分别增加了6.82%和11.4%,(P<0.05),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髋部骨量较治疗前也有所增加,以腰椎骨量增加最为明显.结论 两种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均能显著改善患者骨量,临床疗效相近,但伊班膦酸钠临床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200MW汽轮发电机组真空系统严密性差等情况,查找出主要漏泄点,并对轴封漏泄、低压缸凹窝处漏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方式及外科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24例,好转7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少。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复杂,合并疾病多,手术风险大,应重视围术期处理,积极治疗伴发的内科疾病,提高手术耐受性,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才能提高治愈率和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国际上分级诊疗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各地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为实现分级诊疗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结果:国内为实现分级诊疗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慢性病或部分病种作为突破口,构建医联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制度;国内推进分级诊疗存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意愿薄弱、居民社区首诊的依从性差、大医院缺乏转诊动力的阻力等问题;国外分级诊疗的经验主要有合理的区域卫生规划、对医患双方转诊行为的强制性约束、强大的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科医师掌握医保资金和专科资源、门诊和住院“双轨制”。结论: 结合国内实施现状和国外的实施经验,我国实现分级诊疗可以采取建立有效的全科医师培养制度、增强医保的杠杆作用、合理控制大医院的诊疗量和住院床日数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