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冲 《民族学刊》2021,12(2):52-60, 98
中华多民族谚语是拥有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的民间智慧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作为全人类应当追求和树立的目标与意识,不论是从历时角度还是共时角度看,都与中华多民族谚语在很多层面存在相似的特征。和合共生、义利合一以及天下一家思想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而大量反映和谐、义利以及包容思想的中华多民族谚语恰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实现耦合。同时,中华多民族谚语又以其独有的诠释力、延伸力以及传播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外延的扩大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通过中华多民族谚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进行深入解读和弘扬,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任务,已经历史陆地落在了当代学人们的肩头。  相似文献   

3.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革新性和包容性,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来源和思想基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撒拉族谚语的检索,来考察谚语所反映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所表现的文化价值。同时,分析了这一文化价值对撒拉族行为方式的影响与约束。  相似文献   

5.
田光辉 《民族论坛》2015,(2):95-98,1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将湖湘多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中,以丰富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创新文化建设的方法,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目标。就这一选题展开研究有着不同寻常的现实价值。依托三湘本土,打造湖南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凸显人文特质,促进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品味抬升,突出典范薰陶,扩大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正向影响,挖掘丰富资源,强化大学生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内容的感性认知,对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久远,对我国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统领作用,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结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矛盾冲突及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理论特质及当代价值两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延续华夏文明、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傣语谚语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主要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谚语的本质、谚语的主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语言财富。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自然而真实地反映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沉积与印记。本文用文化语言学的观点,对傣族谚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剖析,目的是让人们对傣族现存的或曾经存在过的文化现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藏族史诗《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中篇幅最长、影响极广、哲理最深、文化内涵最丰富、生态理念最突出……加之她又是唯一一部活形态史诗,认识价值最高,从而对她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格萨尔》学。  相似文献   

9.
和其他民族的谚语一样,维吾尔民间谚语也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意义,是维吾尔语言文化的精粹。其内容涉及维吾尔族生活的各个领域,反映着维吾尔族的思想信仰和精神素质,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从民俗文化角度论述维吾尔民间谚语里所反映的民俗文化现象,以求交流。  相似文献   

10.
满语谚语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通过分析满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可知满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和翻译技巧。此外,满语谚语翻译的关键点在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达上,存在着保留或舍弃原语的两难选择。因此,译者不仅要通晓两种语言,还要提高对满汉语言、历史及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政治稳定问题是民族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理解和把握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的内涵、特征以及主要的影响变量就是展开此项研究的基础。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是指通过国家政治体系和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共同作用,与民族地区社会系统实现良性互动,避免和消除该地区潜在的改变现行政治体系的社会力量和政治运动,实现该地区发展的有序性和连续性。在现代社会,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必然是发展中的动态稳定,具有相对性、互动性和可控性的特征,其稳定状况和程度受一系列交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曾明  龚婷  戴登云  彭佳  张友  刘兴全 《民族学刊》2021,12(7):1-8, 102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对此,需对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内涵、划定原则及标准、主要类型及根本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其中,划定原则包括:分类识别与分层操作、兼顾中国内部的同一性与外部的参照性、明确同一性具有历时性和多样性、兼具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依据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概念界定,回答了划定标准“是什么”“哪里来”“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主要类型包括地理类、物质类、精神类、历史类、文化艺术类和生活类;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同一性的“本体论”维度和外部参照系的“超越论”维度出发,提出了各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回族宴席曲产生于元代,是婚庆喜宴或者在人群欢聚场所演唱的家曲小调,因一般在宴席上演唱,故又称"菜曲儿"。它是在西北回族中流行的最古老最典型的民间歌舞,是盛开在祖国文艺百花苑中的一朵鲜丽的奇葩。本文就门源回族宴席曲的传承特征、曲体结构、节奏和旋律形态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解析,展现门源回族宴席曲的音乐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SHEN Ning 《民族学刊》2014,(3):124-125
The basic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and understand the strength and inspira-tion behind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in London , and how it has been maintain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cultural memory .  相似文献   

15.
和中西服饰文化不同的是:伊斯兰服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义这一最根本的价值观作为统摄服饰的文化、历史、时代、心理、审美各要素的最高主导思想。因此,这种服饰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教特征。它必然突出服饰的伦理观念,而服饰的艺术必须以服从这种伦理观念为前提。中西服饰文化则将服饰艺术视为服饰设计的首要原则,前者重装饰效果,后者重人体艺术,伦理观念对服饰设计的调节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甚至摈弃。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教育具有传承教育形式多样、传承教育对象广泛、传承教育环境复杂、传承教育具有地域性和活态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文化建设既要坚持民族立场,又要有全球视野;既要加强主流文化的建构,又要注重大众文明的建设;既要传承传统社会的道德精神,又要注重法理社会契约精神的培育;既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素养,还要培养公民的现代意识。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文化建设四重路向的影响下,具有合理的开放性、不同的凝聚层次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新型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经济—体化模式及其取得的发展成果为西部开发与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和思路。本文从文化、文化力入手 ,通过对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大生产力理论的阐述 ,指出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西部发展中强有力的内在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