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考察了西北地区两个以集市为基础形成的农民合作社,通过观察农村集市60年来的深刻变化,分析了集市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的演变及其对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影响。研究显示:(1)农民家庭的活动半径扩大了几倍,随着经济与社会进步,并在行政权力配置资源的作用下,农村集市体系基本上由县城、乡镇所在地、行政村构成;(2)农村集市非常活跃,其发达的经济网络,是建立农民合作社的经济基础;(3)农村集市的新的社会关系网络仍未形成,而传统型的社会关系网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合作社生成的初始成本、决策成本和协调成本,但其封闭性也会对合作社吸收新成员以及建立民主规范的内部治理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市是透视中国社会的一个理想窗口,对组织农村政治、经济等社会空间网扩展起着最基本、最关键的作用。本文整理了我国农村集市研究的一批成果。作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当前农村集市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做出了相应的评述。  相似文献   

4.
王思琦 《东方论坛》2008,(2):117-120
施坚雅中国传统市场研究对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和为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从而将国家与社会、微观“中国”与宏观“中国”连接了起来。对施坚雅市场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必然会使得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因此该理论也将继续是各个学科研究者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施坚雅于 1949 年末至 1950 年初在成都郊外高店子进行的田野调查, 对他日后关于中国市场体 系的思考有重要影响。 北伐后中国乡村社会研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性发展, 即从燕京社会学侧重村庄本 身的做法转向华西社会学以乡村为社区的区位分析取向。 近年出版的施坚雅田野笔记显示, 他来中国时本来 想要研究的是社会人格塑造, 这是那个时代人类学领域相当重要的问题。 但等到他在成都的田野调查不得不 结束之前, 其研究主题已转移到市场体系。 在此转变过程中, 蒋旨昂等华西社会学系老师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 华西学人对市场体系与政治社会体系的关联认识, 与施坚雅在 1960 年代关于中国市场体系论著中的观 念颇相契合。 就此说施坚雅的理论至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华西社会学人的影响, 或不为过。  相似文献   

6.
7.
美国人类学家施坚雅的市场结构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代直隶地区集市的空间体系与其理论模式并不吻合。从市场的层级体系来看,直隶地区存在着基层市场—中心市场两级市场体系,有别于施氏基层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三级市场体系。从集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直隶地区集、村在数量分布上并无有规则的比率,施氏的六边形图式并不适用;施氏认为市场因素是影响集、村的空间分布的唯一因素,实际上自然条件、行政等因素也会渗入其中。从集市的市场区域来看,集市的市场区域受其中心性强度的影响极大。可见,施氏关于乡村市场结构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需要修正。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给农村集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中,农村集市作为重要的载体,集中体现作为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乡俗民约的丰富内容,而这些乡村民约正是乡村振兴的一种精神根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需要集市发挥其经济效能,融合多种因素的载体可以更深刻地提高乡村振兴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农村集市这一有效空间,为农村建设助力。  相似文献   

9.
繁荣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农村市场基本状况的分析,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村市场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5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繁荣农村市场的政策建议,进一步说明开拓农村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类学自20世纪40年代成为现代学科以来,经历了一个学科发展的黄金时代,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趋势,一直在稳步发展.尽管时代不同,但交换、货币、消费和私有化一直是经济人类学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地理学城市模型长期忽略了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导致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缺少外部性这一重要特征。基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和拥挤效应的城市发展模型表明,在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框架下,外部性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发现:福利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表现出倒U形关系;最优城市规模随外部规模经济的增加或拥挤效应的减小而不断扩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时,土地租金和总地租收入都以递增的速率增长,单中心空间结构不再稳定,但最终会出现何种形式的空间结构则取决于外部规模经济与拥挤效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主要社会保障项目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尝试和探索。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制度本身的建设、制度环境的建设及立法保障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不大,制度化程度还不高,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保障功能差且比较脆弱。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稳定的推进措施,政府本该履行的角色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3.
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对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主要社会保障项目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和探索。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制度本身的建设、制度环境的建设及立法保障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总的来说,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不大,制度化程度还不高,家庭保障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保障功能差且比较脆弱。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保障功能估计过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稳定的推进措施,政府本该履行的角色不到位等。  相似文献   

14.
为及时掌握区域循环经济运行状况、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确保区域循环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与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设计区域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组合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构建基于位分值法和线性加权和法的区域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采集重庆市1997-2005年历年纵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模型验证及态势监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指数随时间序列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循环经济系统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的设立,是因应重庆国民政府抗战需求,最大限度统制乡村人力物力而实施的紧急性的省级社会动员。它是战时广东乡村保甲政策在黄冈乡具体而微的体现。讨论示范乡工作的成败得失,将为战时国民政府的乡村政策及国家对乡村社会控制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