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变法派最早将现代女权思想引进中国,起初是将不缠足和兴女学作为两大努力目标的,以后才逐步提出婚姻自主等主张,相对于同时代人而言,梁启超更透彻地阐述了男女平权的思想.但近代知识分子所谓女权思想主要还是围绕救国保种的目的,当某些主张触及男权私利时,便不得不显出两性的差异,其主张与实践就不得不自相矛盾了.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心理是影响制约人们思想与素质演化的重要因素。受社会普遍存在的保守拒交心理、专制权威意识、小农平均主义思想及冷漠的政治心理制约,近代知识分子领导的变革运动充满艰辛曲折,而知识阶层特有的群体至上意识、理想主义及功利主义文化观,使他们无法解决群体与个人、理想与现实、学术与政治的多重矛盾,无法彻底完成改造社会与文化的使命。他们还受到传统道德观念影响,造成自身行为方式及心态转型的不彻底性。但民族文化心理在时代冲击下不断发展,推动了知识分子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因此,社会心理对知识分子群体转型产生了“促进──阻碍”的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3.
晚清以降,随着科举制的废除,知识分子丧失了传统仕途上的上升路径,"士—仕"的职业模式被打破。由于近代政局不稳、自身缺乏职业技能训练、倾向于体制内就业的择业观念和政治中心地位的丧失,近代知识分子普遍面临就业困难、职业收入较低、职业的社会和自我认同度低及职业缺乏稳定性等诸多职业困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态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影响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和行为选择。本文试图从知识分子心态的嬗变来分析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 ,以期对其实质有全方位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近代社会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西医凭借其鲜明的科学理性在中国备受推崇,而中国传统中医则一度面临严峻的合法性危机.西医的冲击,固然是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深刻原因,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形成的崇洋贬中、科学至上以及救亡图存的文化语境,也是构成中医渐趋边缘化的重要思想根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中医命运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代乡村建设运动萌发于1904年翟城村村治,延续至1950年平教会四川乡村建设活动,形成近代历史上最宏大的一次知识分子迁往乡村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激发了更多知识分子对超越权力系统之场域的实践与跨越阶层藩篱之群体的关注。他们突破传统士人议政、问政的舆论禁锢,从坐而论道走向起而躬行,从上书议政走向公开协商,广泛参与乡村建设,汇聚群体力量,掀起农村问题讨论之鲸波,蔚成乡村建设行动之浪潮,摆脱知识分子的精神独善困境。在抗日救亡之际,知识界在探寻国家出路的过程中,回归公共性话题,体现出与传统士人有别的学术传承的实践性、政治品格的独立性以及价值目标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以医学和医学认识的特殊性,分析对医学学科理解的偏见;从专业化偏见、极权化偏见阐述了医学理解者的偏见和医学视界的狭隘化;从对医学的目的和价值、公众理解医学方面,梳理了对医学事业理解的偏见。指出了医学教育观念的偏向,提出了理解医学应有的合理境界。  相似文献   

8.
略论近代报人的知识分子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史上的报人大多数都是由知识分子充当的.这些报人的知识分子品格中有传统的一面,他们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参加过科举考试,具有知识分子特有的精英意识;又有近代化的一面,他们都接受了西方的进步思想.传统的一面与近代化的一面结合在一起,使他们用办报的形式参与政治,或改良,或革命.传统的一面又常常与近代化的一面发生矛盾,集中表现在他们对报纸的商业属性的漠视上.这就构成了近代报人复杂的知识分子品格.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是衡量知识分子真义的内在尺度。知识分子凸显的是一种超越阶级意识,阐释终极意义,关怀社会大众的内涵。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即人文知识分子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精神的承载者、践履者和阐释者。  相似文献   

10.
“抢救大陆学人” 对于生逄鼎革的知识分子来1949年是短暂而漫长的一年。这一年在政治军事大幕背后,有悲欢离合的社会生活,有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踯躅。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日本社会的变迁,导致部分知识分子走向边缘化。他们的边缘化是其"安身立命"的独特方式,是其终极关怀与社会现实互动下的一种行为表现。不同类型的边缘化知识分子,引起的社会效应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称之为身心疾病,其发生与发展以及防治都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心理因素包括不良情绪、不良行为和不良个性,是导致身心疾病的三大要素。心理因素广泛地影响人的各个器官和系统,所以身心疾病见于临床各科,尤其是内科,如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传统社会人们的择偶观念一向表现较为含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开启了思想启蒙之牖,而且也打开了自由恋爱之闸。其时的报刊杂志是知识男女青年获取新婚恋观的渠道,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择偶心声的场所。《大公报》、《中外日报》、《东方杂志》、《妇女杂志》、《女子月刊》等都十分关注两性话题,反映出男性在接受新婚恋观时,渴盼与一位学识相当的女性,共同结成具备知己与爱情的婚姻关系;而经自由平等理念影响的知识女性,则在抗命挣脱传统婚姻枷锁后,更难抵御恋爱至上的浪漫诱惑。其时的婚恋自由开始成为青年知识男女的共同诉求。然而,由于新旧观念的冲突与杂糅,男性在婚恋中期盼的实际上是同时具备新知识和旧道德的女性;而女性在爱情理想中既追求人格平等,又仍然执着于寻求男性的庇护。  相似文献   

15.
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担当着“为王者师”和“弘道”的重任。但五四运动以来,随着民族解放事业和现代性方案的进行,知识分子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先锋成为边缘,由“审他”沦为“被审”。至十七年,在历史情境与主流规范的双重夹击下,知识分子的人格主体性呈现出很深的危机。十七年的小说创作中,知识分子不仅面临着书写的合法化问题,而且其自由的人格主体渐趋瓦解。  相似文献   

16.
身为所处时代少有的、受过系统教育并长期从事专业研究的知识分子,张承志在《心灵史》中大力倡导以“信仰”对抗“拜金”“物欲”等时代病症,但张承志的《心灵史》却呈现出强烈的反理性、反人道倾向。《心灵史》认为“贫穷必须信仰”“必须贫苦才能信仰”,拒绝对“哲合忍耶”教义做出阐释,提倡“血”和“孤绝的抗争”,离开了知识分子所应当秉持的启蒙价值立场,折射出某种形式的知识分子的自我背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处于封建统治江河日下、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就俭奢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进行了梳理和研究,探讨其演化轨迹、揭示其思想根源,并力求对其各自的历史地位予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早期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树立了"尚富强"的新价值观,但是"纲常礼仪"等传统的伦理思想还时时影响着他们。而这种影响也阻碍了新价值观的继续发展,使它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他们后来所提出的"中体西用"理论模式就是基于这种矛盾思想所建立起来的,因而是不完整和脆弱的,同时也缺少对现实社会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下,近代知识分子逐渐产生。他们一方面继承并发挥士大夫与政治密切结合、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又开始与政治分离,向知识回归,以卓越的学术成就服务于社会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双向"角色认同"。  相似文献   

20.
指出东北知识分子与中原近代知识分子相比近代化起步晚且发展缓慢 ,但反帝思想极为突出 ,并与发展东北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分析了东北近代知识分子的这些独有的地方性特征及其对东北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从而对认识当代东北知识分子的价值和作用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