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成立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面板校正标准误估计方法,对1995~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证在此期间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是否成立.在控制地区人口密度对环境质量影响后,研究发现: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倒U型特征:基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烟尘排放量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N型特征;人口密集化有利于工业废水减排、工业烟尘减排和工业粉尘减排,然而较高人口密度不利于二氧化硫减排.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理论并提出地方政府行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假说,利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1997--2009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权程度越大、寻租腐败程度越严重以及人均财政赤字水平程度越高,该地区的工业“三废”排放量也越大;工业的比重与工业“三废”的污染排放量成正比以及中国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绝大部分地区环境一收入关系位于环境曲线左半段;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变动对经济增长均产生负面效应,且后者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罗岚  邓玲 《统计与决策》2012,(10):99-101
基于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文章拟合各省"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拐点,并利用Arc GIS平台讨论地区分布及差异,结论如下:废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到达和将到达拐点的省份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入EKC曲线右半段的省份则相对较少且较晚;"三废"已到达和将到达拐点的省份分布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各地应实施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卢宁  李国平 《统计研究》2009,26(5):68-7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主要考察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但是考虑社会资本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回顾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和国内对我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文献,使用我国1995-2007年面板数据对引入社会资本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计量结果显示,在我国省际区域层面上,只有工业二氧化硫一种污染排放物的该假说成立,并呈现出N形特征。这表明社会资本是解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不能把落实“减排”工作的渠道局限在“要么市场,要么政府”之间,积极培育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是减少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市为例,文章考察了经济发展质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作为基础,以人均工业废气、人均工业废水、人均二氧化硫人均固定废弃物的排放量等四个方面作为环境质量的替代指标,我们考察了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广泛存在,体现在苏州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曲线,但是除了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已达到拐点以外,其余污染物排放量的拐点还未到来,环境污染压力仍然很大;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城市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都对苏州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影响污染排放的理论分析 一般说来,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经济的增长,排污量随之增长从而导致环境不断被破坏;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排污量得到控制,并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而下降,从而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如果以人均收入(人均GDP)为横轴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以污染物排放量为纵轴代表环境污染的程度,则经济水平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这一倒"U"型曲线,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30个省域2000—2009年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空间相关性指标检验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利用空间面板自回归和误差模型发现,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转折点在8.167亿元至11.025亿元人均GDP之间;工业结构比重对碳减排有消极影响,而技术进步、FDI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通过降低工业结构比重、促进新能源技术的革新以及引进外资等能减少中国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指标,运用1991--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创新性地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N型”,但地区之间正处于不同的阶段,东部地区的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中部和西部地区综合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来自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资源禀赋效应和环保规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统计与决策》2007,15(22):74-76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是目前大多数学者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论前提,其中采用的数据有截面数据,时序数据和面板数据等三种,但前两种研究有其自身的不足。本文重点阐述了后者即采用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模型框架,并提供了该法下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方法,以提供一种较为完整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生活污染和空间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环境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假说,大部分的研究假定污染排放不受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基于中国1998—2007年省级生活污染排放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EK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活污染排放的空间依赖关系并不显著;同时,人均生活污水、人均生活污水中COD和人均生活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U型”曲线关系,人均生活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为“倒N型”曲线关系,这说明就生活染污而言,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是相互协调的。  相似文献   

12.
门槛效应、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玉军  陆旸 《统计研究》2008,25(9):24-31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假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所谓的“门槛效应”。本文采用Hansen(2000)提出的“门槛回归”方法,以10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横截面数据,对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多个因素进行了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都存在着“门槛效应”。我们发现,当贸易开放程度作为门槛变量时,可将“低收入-高工业”的国家分成两组。而在“低收入-低工业”、“高收入-高工业”和“高收入-低工业”的国家和地区中不再有“门槛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统计研究》2007,24(5):54-59
 针对当前学者研究中国环境Kuznets曲线存在的问题,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以克服使用时间序列模型时样本数量偏少和使用截面数据时易引起空间自相关性等问题。结果表明中国有部分环境指标满足环境Kuznets曲线的倒U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直接推动了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本文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碳排放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动态固定效应下的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最优,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847.29元,且存在短期误差修正机制;与权威机构时序数据回归结果比较,动态面板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背景下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则是研究该问题较为普遍的方法。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模式是事先假定曲线存在,然后利用固定模式的参数模型进行拟合估计,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我们并不能够确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存在这种关系。本文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采用非参数模型,研究二氧化碳作为环境代理指标的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FDI与城市化对我国的环境质量的影响统计意义显著,但经济意义不显著,而贸易、能源强度则对我国的环境具有恶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凌亢  王浣尘  刘涛 《统计研究》2001,18(10):46-50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重心和区域越来越集中于城市,其内在逻辑在于城市发展会通过积聚和辐射效应,规模经济效益为经济发展服务。城市中不断出现的工业区、加工厂、铁路、公路、机场、服务中心,集中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机会和劳动岗位。然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中国城市大气污染已十分严重,燃煤、化工尾气的污染使全国500多城市环境大多不符合国家一级标准。废物排放由于得不到及时处理,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再加上城市环境噪音污染,使城市经济发展已有悖于人类物质产品丰富、文明、进步的初衷。因此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统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异质性假说的中国EKC再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为华  张崇辉 《统计研究》2011,28(12):66-71
 本文提出采用聚类分析克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同质”假设,并根据城乡混合基尼系数对人均GDP进行调整,利用1991-2009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对同种污染物进行全国层面的估计及对不同污染物采用相同的分组模式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另外,调整后的人均GDP与污染物的估计结果印证了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右移的假说。产出方程则表明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并且单位环境污染的反作用要强于其他单位要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同种要素投入对不同组别的经济促进作用也不尽相同,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将化石能源细分为17种,并考虑水泥生产,计算了1997—2011年中国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FMOLS方法检验了著名的碳库兹涅茨曲线(CKC)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KC各变量在统计上显著存在协整关系;大部分地区存在CKC,但基本都未达到拐点,处于上升阶段;CKC的理论拐点为540 365元,中国在2020年左右才能步入碳排放下降区间。  相似文献   

19.
于斌斌等 《统计研究》2019,36(2):88-100
文章构建了一个关于环境规制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的“污染减排”和“提质增效”效应。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城市的环境规制具有“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在考虑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异质性讨论揭示出: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均得到验证;环境规制的“减排”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得到明显增强,但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而尚未形成“创新效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规制“只减排、不增效”的经济效应;经济发展与能源效率呈U”型变化趋势,并且中国正处于“U”型结构的左侧,而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并未得到中国城市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