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准确考察中国物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选取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门限变量,使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2004-2012年间中国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的非线性作用关系。研究表明: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单门限效应。FDI的门限值等于2 381.20,即当某地区FDI值超过该值时,物流业的发展会显著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反之,物流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增长的需要。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依赖于FDI的大小。中国现阶段大部分省份的FDI值都小于2 381.20,表明它们都处于物流业发展阻碍当地经济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区位优势理论以及成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扩展存量模型并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研究表明:在中国东部地区FDI的区位选择取决于FDI的集聚效应、投资成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三产业发展情况以及相应配套基础设施的水平,并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以及集聚效应对FDI的选择有明显的正效应.东部地区的优势决定了其依然是外资流入的热点地区,但是西部地区可以通过相应的扶持逐步扩大对外资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选取1995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及其波动(VOL)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REER及VOL与FDI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负向的,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建议是: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完善我国引进外资的政策;扩大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4.
李良 《统计与决策》2016,(5):144-147
文章在FDI与东道国的就业关系的理论基础上,全面分析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机制,包括直接投资中的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就业效应,间接投资中的拉动效应、挤出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利用36个工业行业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以及《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实证检验了FDI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结果表明:FDI的直接就业效应和间接就业效应都是显著为正,并且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说明FDI的绿地投资大于并购投资,其通过产业关联的拉动效应大于挤出效应;由于技术水平对就业的影响不确定,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对FDI的间接就业效应促进作用不显著;另外内资企业资本以及规模对就业的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化进程对FDI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通过对我国1990~检验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进行时间分段回归和整体回归,其结果显示,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倒N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江苏外商直接投资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成功地吸引了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FDI。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进入江苏发展的同时也对江苏的内资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即所谓的外溢效应 ,本文作者利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江苏FDI对内资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大小和影响机制 ,进而提出新时期江苏利用FDI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投资环境对FDI区位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新界定了区域投资环境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并建立了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而后采用标准化处理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各省区投资环境的综合得分,对各省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利用2000~2008年全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区域投资环境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借此考察区域投资环境的各方面是如何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的。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论,就如何改善和优化我国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各地区招商引资的数量及质量,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湖北省为案例对1990-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其产业影响因素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文章在利用单位根检验对变量平稳性考察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方法对变量的长期均衡进行分析,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经验性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收入比值、铁路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财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之阃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铁路密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FDI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大量国际、国内数据对比国际、国内产业结构,其中包括国际、国内FDI产业分布特点,利用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实际利用FDI对其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引资对策来解决如何利用外资助推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FDI对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存在长期的促进作用,其中FDI冲击对我国出口贸易有长期平稳的正向效应,对我国进口贸易的长期正向效应则逐期递减;另一方面,出口贸易的冲击对FDI有正向效应而进口贸易的冲击对FDI有负向效应。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FDI对进出口贸易的预测方差以及进出口贸易对FDI的预测方差都有一定的贡献度,显示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局面正逐渐形成。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FDI城市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其在城市间的分布呈现出均值左偏的特征。针对FDI在城市间分布不具备正态性且存在较多离群点的问题,运用一般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1994-2012年影响FDI在中国287个城市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市场规模和潜力、制度质量、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当地竞争环境都是影响FDI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同时,各因素对FDI影响程度随FDI城市分位的变化而变化。市场规模与潜力、政府效率、人力资本对FDI的影响随分位点增高有明显下降趋势,而基础设施对FDI的促进作用随分位点增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因素的VAR模型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工业化、农民教育水平、地区交通条件以及农民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这四个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还表明:农村的工业化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具有自我强化的推动作用;农民教育水平初期显示一定负向效应,但一段时期后则是持续的正效应,其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滞后的正向推动作用,政府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持对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更显重要;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有持续的正向作用;单纯的收入补贴或扶贫对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3.
在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出现并驾齐驱发展趋势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背景下,讨论了中国引进外资政策是否有效促进了地区对外投资增长这一重要命题。首先,梳理了引进外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对已有文献做出补充。其次,利用2003-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数据,构建R&D资本、R&D人员和经济空间权重,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模型发现:(1)区域OFDI活动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OFDI对本地区OFDI具有明显"竞争效应";(2)短期内FDI对区域OFDI有正向促进作用,长期内影响则表现"倒U型";(3)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证实FDI对区域OFDI存在三重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最后,从协调两者发展机制、引进高质量外商资本和优化地区发展环境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VAR模型,利用1978—2008年的样本数据分析公共投资与社会福利的动态相关性。通过协整检验、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福利(W)与生产性投资(PI)、消费性投资(CI)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W、PI和CI的VECM模型具体较好的误差修正机制;PI、CI与福利间有Granger因果关系,反向关系成立,但PI与CI间不成立;W自身的冲击对W的贡献率最大,CI次之,PI的贡献率最小。  相似文献   

15.
虽然关于行业维度的研究大都认为FDI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显著技术溢出效应,但却忽略了FDI 在空间维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因此,引入样本截面区位信息,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FDI对中国Malmquist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FDI在区域内产生了正向溢出、在区域间产生了负向溢出,FDI空间溢出总效应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FDI溢出的空间辐射能力有限,仅对距离非常近的一阶邻域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1979—2008年间我国城市化发展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动态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城市化发展与FDI之间长期协整,存在FDI到城市化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FDI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有促进效应,影响随时间推移有减弱趋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FDI有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使用动态面板纠偏虚拟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法,对市场分割同地区经济收敛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不存在绝对收敛,在控制了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后,条件收敛特征明显;在控制了市场分割和经济开放程度后,收敛特征更加显著;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当市场分割程度较低时市场分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当市场分割程度较高时,市场分割程度的提高则会阻碍经济增长.此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省级数据,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面板协整模型,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资本流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的资本流动性最强,中部地区的资本流动性次之,西部地区资本流动性最差;东部地区各省份以资本净流人为主,西部地区各省份以资本净流出为主。因此,要提高资本的自由流动程度,尤其要引导资本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加速中国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缩小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多重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依据多重协整理论,从经济系统的角度,利用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五个指标建立多变量长期均衡的表达式;在多重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商直接投资有长期影响等四项结论。  相似文献   

20.
段志民 《统计教育》2010,(12):35-41
本文通过构建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基于1990-200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和三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例,通过使用动态面板数据的计量方法对技术选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地区内部各省区市的技术选择指数均呈现收敛趋势,并且收敛值各异,由此导致了在我国技术选择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不同,中西部地区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则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