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民工的家庭式迁移城市是真正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途径,而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农民工的新生力量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坚力量,其家庭式迁移城市的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政府制定政策以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有序转移的最根本依据.以西安地区为例,通过对西安城六区进行间卷调查,利用1 040个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式迁移城市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发现职业收入、外出务工时间、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迁移城市有重要影响,年龄、婚姻状况、户籍制度则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陈恒西 《青海统计》2004,(6):14-15,32
劳务经济是农村经济得以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当地劳动力吸纳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外出务工,通过劳务收入来增加家庭收入,以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及收入状况,我们从全市226574户农户中,抽  相似文献   

3.
基于685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个人及家庭特征、就业能力、就业风险、就业环境及就业条件等对其逆向回流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年龄越大,身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越低,务工单位拖欠工资与签订合同情况越差,城镇政策体制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越差,理想工作的择业门槛越高,外出务工劳动力越倾向于彻底逆向回流。因此,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应积极发展城镇第二、第三产业,改善城镇就业环境,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务工的就业风险,同时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登     
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五难” 据湖北省统计局的调查,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有“五难”。 一、剩余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低,寻找工作难。据调查,湖北省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如恩施市和浠水县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城市生活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到2010年,中国将有近两亿农民进城务工,这意味着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使庞大的农民工由进城务工的短暂的转移向在城市定居状态转变,并最终实现其身份和地位的本质变化,已成为中国能否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正是从最有希望的城市化流动人口-外出务工农民入手,关注中国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基本状况,以期对我国城市化决策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省内快递     
《四川统计》2010,(3):43-43
新政策促进重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地震重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相关工作的意见》。指出重灾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好本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托管和老人赡养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重灾区家庭困难的人员外出务工前期费用,加快推进重灾区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进城入户的农民工和家庭成员与当地市民一样,在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7.
省内快递     
何飞 《四川省情》2010,(3):43-43
新政策促进重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 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地震重灾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相关工作的意见》。指出重灾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好本辖区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托管和老人赡养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重灾区家庭困难的人员外出务工前期费用,加快推进重灾区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进城入户的农民工和家庭成员与当地市民一样,在住房、社会保障、子女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8.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对原有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另一方面,探讨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在当前,面对下岗失业、农民工权益、农村庞大群体的社会保障等压力,政府极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但同时养老金却出现了赤字,财政全额拨款的低保金连年翻番,如不警觉,社会保障危机大有提前不期而至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推-拉”因素的分析,探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并根据重庆市实地凋研数据资料,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利用Pr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及利农政策对回流发生的影响大小。最后,提出现阶段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种责任田雇保姆打工种田两不误□文/句容市统计局秦宝龙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经过十多年的摔打,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凭着自己的手艺和门路站稳了脚跟,打工收入比较丰厚。但也出现打工农民责任田耕种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劳动保护、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镇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名望  史清华  潘烜 《统计研究》2012,29(10):73-78
 基于上海1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所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工资收入、工作福利、社会保障、个性特征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有显著影响,而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的影响并不显著。工资收入等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民工城镇就业的核心因素,农民工劳动保护和权益保护意识还不强。因此,要应对“民工荒”,关键是要满足农民工的物质需求,给予农民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特别是企业要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福利,城镇相关部门要提供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并关注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支出和成本等。该研究对于揭示“民工荒”的成因,保持农村劳动力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3—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面板数据,建立了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方程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对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变动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3—2009年期间,虽然针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户籍歧视不断得以缓解,但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受教育水平差异却不断扩大,且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回报率不断上升,导致农民工和城镇工的劳动报酬差异不断扩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和实施能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教育制度和培训政策,将有助于抑制农民工和城镇工劳动报酬差异的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3.
丁守海 《统计研究》2010,27(9):65-72
VECM模型分析表明,我国工资与物价间存在明显的螺旋波动关系。将工资进一步分解为城镇劳动力工资和农民工工资后发现,这一螺旋关系是由城镇劳动力工资与物价之间的直接螺旋关系以及农民工工资与物价之间的间接螺旋关系组合而成的。城镇劳动力的工资波动会对物价构成直接压力,而农民工工资波动会通过城镇劳动力工资对物价构成间接压力。文章进一步从二元就业制度下劳动供给机制扭曲的角度分析了两类螺旋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基于辽宁省农民工调研数据,采用OLS回归、Heckman两步法和处理效应模型,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举家迁移农民工家庭城市生活消费的影响,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法进一步考察了社会保障在不同消费水平上对家庭消费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家庭生活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决策明显区别于无社会保障家庭,这主要表现为人均收入、人均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家庭特征对有社会保障家庭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家庭式迁移已经成为农民工流动的重要模式。家庭式迁移的女性农民工需要同时扮演雇佣劳动者和家务主要承担者的双重角色,这种迁移模式对女性的劳动供给行为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利用浙江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试图考察家庭式迁移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经验、培训经历、本地生活时间、工资对女性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但子女或老人随迁会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女性工作时间不同分位数上的影响具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构成、测度及现状等问题,从健康资本、经验资本和技能资本三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潜变量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测度模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健康资本对于技能资本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健康资本通过技能资本对收入产生影响,技能资本和经验资本的差异直接导致其收入的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技能资本和经验资本仍然偏低。因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应该突破学历教育的局限,转向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经验的积累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辽宁省农民工2014年抽样调查数据,对职业培训能否降低农民工的工作转换进行研究。在考虑人力资本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对此做了回答。研究发现,企业提供的职业培训,通过增加专用性人力资本能够显著降低农民工的工作转换;政府或农民工自我提供的培训,由于增加的是通用性人力资本,因而无法有效降低农民工的工作转换。由此,研究认为,要想有效解决农民工的频繁工作变动问题,企业应把农民工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同时,地方政府可通过补贴政策来协助企业进行农民工培训,帮助企业分担培训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何在城市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和提升农民收入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推拉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实际状况,对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并以此构建多元回归模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培训"农民工"专业技能的力度;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构建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