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农户参加农民培训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河北省农民培训问卷调查的415个样本数据,通过logistic血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培训内容是否征求农户意见、对培训的满意度、被调查者的年龄等因素对农户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需求曲线是由农民对于私人部分的需求和公共部分的需求两部分组成。但由于农民保险意识淡薄,收入有限等因素,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需求不足的状况相当严重。本文通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和供给曲线变动对社会福利效益的影响的分析,阐述了增加农村养老保险需求,提高社会总福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家电下乡"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下乡是扩大内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民满意是家电下乡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文章借鉴国内外顾客满意度模型.建立了"家电下乡"农民满意度测评模型及其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福建九地市已购买下乡产品的农民的抽样调查,实证研究影响农民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最后,在结论分析中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继兵 《统计与决策》2007,(17):107-108
农村公共投资是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渠道,是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研究和讨论"三农"问题,有必要对农村公共投资的效率和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从国内现有文献看,对农村公共投资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肖亮 《统计与决策》2012,(17):160-162
除农民自己的支出外,农村经济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安排的各项农村投资、各级财政安排的农业支出,以及商业银行的各项存贷款。文章用C-D模型为基础实证了各种资金来源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投资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明显,而现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对农村公共产品影响最不显著。这意味着金融机制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较大,金融机构应调整投向,改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风险容忍度,同时应增加金融机构激励,提供更多金融风险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6.
黄涛  翟玉胜 《统计与决策》2017,(10):112-115
文章将利用浙江省近250名安置社区常住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居民参与环境管护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要提高农民安置社区公共环境治理的效果,就必须提升安置居民在“意愿”、“期望”、“社区制度”等方面主观感受的满意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城市适应能力;坚持环境自治,加强公共环境的硬件建设,加强社区人文气息建设等举措提升农民参与安置社区环境管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对全国五省90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家庭亲和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和家庭亲和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个体社会资本存量越高,老人生活满意度越高,但组织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家庭代际关系越和谐、子女间的关系越和睦,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越积极.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并就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刘光辉 《统计与决策》2016,(10):109-111
文章立足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参与主体的农民,通过对广西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参合农民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仅为33.6%,受教育水平高、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认可和对医疗费报销效率认可度高等因素对新农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近一年无住院、不解新农合政策和不知道报销起付线是参合满意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1 273个农民的调查,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实证分析农民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培育对策。因子分析和均值分析发现:农民的信任程度可以分为特殊信任、一般信任和制度信任,农民的信任状况呈现出特殊信任水平高、制度信任水平居中、一般信任水平低的格局;回归分析发现:农民的特殊信任取决于社会网络和互惠状况,一般信任和制度信任受制于社团参与和互惠状况。为此,政府可通过强化正式制度的形塑作用,发展农村民间组织和恢复农村传统互惠规范等方式,以培育农民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12种具体公共品的满意度评价,运用因子分析萃取出代表农村公共品满意度评价共性特征的四个公因子:农村"软性"基本公共服务、"硬性"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高层次公共服务,然后依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了农村公共品整体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并结合问卷中的辅助问项回答情况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经济解释,以揭示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层次性和需求满意度的形成机理,最后提出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民需求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栾江等 《统计研究》2021,38(8):96-110
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是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使用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180个村的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两个层面,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经营 权流转(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在平均意义上显著促进了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上升,这说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放弃过多观测特征后估计发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尤其是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在中位数及以下分位点上均不显著。这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受到自身资金条件和 土地流转成本的约束,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来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应采取规范农村土地市场秩序、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等措施,以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农民收入均衡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长永 《统计研究》2012,29(4):92-97
文章以分析新农合建设模式与目标为基点,利用2009年中部四省12个县的调查数据,从农民的“主观感受”和制度实施的“客观效果”两个层面,对新农合建设绩效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新农合的福利性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同,但补偿率较低,农民满意率也较低;新农合的福利效应比较明显,但保障能力有待提高;新农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宏观制度设计而是微观运行机制的问题。提升新农合建设绩效,应合理调整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偿比例以提高农民的受益率;加强监督管理,重点防止医疗供方道德风险;加大财政投入,在精算的基础上扩大筹资规模,重在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荣华  陈琰 《统计研究》2012,29(5):79-83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方法运用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调查数据,科学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庭年收入、居住区域和对社会公平的看法这三个因素对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推进政治经济建设将成为提高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有助于理解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的原因,为探寻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提供农户层面的微观证据。基于江苏、河南与甘肃三省15个乡镇的调查数据,运用截取回归模型和排序数据模型对影响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T统计量检验其地区差别。研究表明: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支出与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而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则受到个体特征、家庭教育支出、还款能力、贷款申请规模以及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东部地区农户正规贷款支付意愿水平及其贷款可获性均高于中西部地区,由此建议政府可以从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创新抵押担保机制与金融产品等方面来增强农户家庭还款能力,提高正规贷款可获性,改善农村金融市场供求非均衡。  相似文献   

16.
基于新疆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四元Probit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GHK模拟估计法对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供需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估计出影响因素对两类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结果稳健。研究发现:(1)对农村正规金融需求而言,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等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是否拥有技能等的影响为正;(2)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而言,居住地距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距离的影响为负,非农收入比重、家庭纯收入等的影响为正;(3)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需求而言,家中劳动力人数和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等的影响为正;(4)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而言,是否处于南疆的影响为负,家庭纯收入、家庭获取礼金和获赠所得总额等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倾向于选择依靠家庭和自我相结合的养老模式。潜变量个人禀赋、家庭特征、认知程度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社区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可观测变量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家庭男孩数、家庭生活水平、是否听说过新农保、是否听说过商业养老保险等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个人年收入、家庭人口数、家庭女孩数、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土地数、离最近公路距离、离最近县城距离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民幸福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终极目标。借鉴已有研究文献的幸福指数量表,本文构建一套适合于测度中国国民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并通过全国性的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为了有效地选择重要变量和消除估计偏差,本文采用新近发展的重要统计方法LASSO筛选法,先从6个个人特征变量和40个维度变量中筛选重要变量,然后再进行回归系数估计与显著性检验。回归结果表明:①性别、婚否和学历水平3个个人特征变量对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②9个维度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家庭生活满意度、自我价值评价、社会福利保障满意度和生活方式健康度评价对幸福感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分男女、城乡、南北三个组别进行考察。最后,提出旨在提高国民幸福感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 852份农村居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运用Gini系数等指标,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统计测算;从农户家庭基本特征、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治资本、地理环境和地区差异、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户人均年收入及收入差距由于农户家庭特征、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政治资本不同、地理环境和地区差异而存在较大差异;现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界限;"农村劳动力缺少就业技能"和"缺乏农业技术与资金"是造成农民增收难的最主要原因;农村居民对收入差距扩大的承受力较弱,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不满意,但对国家实施的三农政策比较满意;"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是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主要表现;"贫富差距过大"是阻碍经济效率的主要风险;"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构建城乡均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民负担问题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农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最为敏感的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一直做着积极的努力,并收到一定效果,但是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农民负担的反复性特点依然明显。1997年已经过半,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负工作的政策措施实效如何?当前农民负担存在哪些问题?为何减负成果难以巩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