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受西方学术东渐的影响,现代学科词典兴起,术语释义日益讲究和规范化。现代术语词典形态,有利于学科术语概念的阐释和系统化,在知识的科学性、概念定义方式、学科术语系统、术语规范化和术语关联释义系统等方面,有别于古代称名词典。现代的汉语文学术语词典,《辞海》(文学分册)、《中国文体学辞典》《文心雕龙辞典》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以现代的学科术语观念整理现代和古代文学研究学科术语,反映了文学研究的学科知识系统。然而,像《文心雕龙辞典》那样,在文学范畴观念的历史梳理中,一名之下的术语释义与多家思想的梳理远未完善,还有待分层处理。《西方文学术语辞典》译释体例,反映了现代西方术语词典编纂理念,包括术语翻译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学科知识点的构成,术语知识点的适度阐释和关联等方面,其中不乏可资借鉴的体例思想。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论现代转换需要做的工作,一是分析概念术语,二是理清相关的哲学问题,三是明了在什么层面研究问题.急功近利应该避免,多元互补则要提倡,古代文论的现代化应从基本工作做起.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成为世纪之交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文论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宝典,如何实现与现代的对接,融入当代文论的建构当中,这是本文所力求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对古文论的选择、接受与梳理的三个步骤,逐层推进探讨如何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4.
一门知识就是一个系统;但是,一部专科词典往往要把知识系统中的一个个术语概念作为个体分解出来处理,按其语音或笔划的顺序来排列和解释。术语个体与原知识系统的这一脱节现象,是词典学理应解决的矛盾。考察国内已出版的12种语言学专科词典可知,有意解决这一矛盾的词典是极少的。其中,《俄汉、汉俄对照语言学名词(初稿)》、《英汉语言学词汇》、《日汉语言学常用词汇手册》、《多词对照语言学词汇》这四种,都是不同语言间的语言学词汇对译,所选词条的学科覆盖面较广,但未能涉及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较精细的知识层面,而且没有释目语,不在术语释义词典之列。  相似文献   

5.
郁源同志的新著《古今文论探索》收入二十三箱论文,一大半属古代文论,一小半属当代文论。作者有志于开拓古文论研究新路,让古文论走向当代,与当代文论融会贯通起来。他想展示自己努力的方向与思考的成果,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古今文论探索》显示出郁源同志的古文论研究别开生面,富有当代气息和活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足当代发掘古文论宝库,把玄妙模糊的古文论语言化为当代人熟悉的理论语言,使古文论能够为当代人充分理解和吸收,成为今人的理论营养,对今人的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和批评、创作实践继续产生影响。例如,在分析钟嵘的“滋味”说时,作者根据钟嵘自己的论述,把“滋味”的构成概括为三个层次:一是“要描写具体事物,构成诗歌的艺术形象”,“对具体事物的形象描绘要与主观情感的抒发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高玉 《江汉论坛》2005,(10):106-109
用抽象和精确来评价中西文论,在"比较"意识上是值得深入追问的.精确是相对的.隐喻性是语言的普遍特性和深层的本质,而科学性、逻辑性、精确性不过是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性,从隐喻性中衍化出来,并不具有普遍性.西方文论未必就是精确的,其术语和概念未必就是严格限定的,这与"语境"有关系;中国古代文论的术语也有某种精确性,但这种精确性不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由语境来控制的.古代文论在中国古代意义是明确的.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中国文论界明显感觉到,在日益国际化的学术语境中,在中国文论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中国本土的古代文论具有独特意义,需要重新评估,于是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理论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论述"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区别,前者是用已有的观念、理论原则对作品进行"裁判",后者则是以根本的观念为出发点,结合已有的创作、批评经验,进行创造性发挥,推出新的文学观念,建构新的理论范畴,以"指导未来的文学".其次,论述"古为今用"是一个政治性口号,没有深入到学理层面,"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需在古今学理贯通的基础上,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转换性的创造",二者有质的不同,不能用前者来否定古代文论参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必要性.第三,当代文论对古代文论的接受,重点不在于接受那些既成的"术语",而是将含蕴其中的审美精神与审美理想予以传承和张扬,重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艺术理论.古今、中西学理贯通的中国文艺学,在21世纪文论家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势必"代日益精".  相似文献   

9.
赖大仁 《学术界》2007,(4):28-37
持续近十年的关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及相关问题的讨论,必定会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但讨论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一是"转换论"命题的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容易引起歧义和误解;二是就古代文论在中国当代文论建构中的作用而言,争论其能否实现转换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更需要做的是从当代文论建构的现实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古今文论的"异质性"与"同构性",从而找到利用古代文论资源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使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文论话语之争,聚焦于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衍生出本土化和西方化两种不同的入思方式,前者倡导中国文论民族特色之阐扬,主张藉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来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后者则主张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思想文化,以重建中国当代文论。前者钟情本土之玉,后者青睐他山之石。而要真正建立既具民族特色又能与异域文化对话的中国文论,则必须将上述两种思路结合起来,以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和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那么,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需要在文化、文心、文体三个不同层面,认真清理古代文论的理论资源和话语传统,深入探求中国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如何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则需要在异质性、普适性和现代性的不同层面,精心辨析中西文论的内在差异,细致考量西方文论之中国化的可行性路径。中国文论话语重建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其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打磨出内蕴普适神韵而外显民族肌理的文论玉石。  相似文献   

11.
<正> 宗法是宗族以内的一种法权关系,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决定政治、经济、军事、祭祀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①它萌芽于龙山文化晚期,形成于夏商,完备于周代,②以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瓴域,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宗法文化系统,古代文论处在这个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宗法文化的系统质。本文认为,宗法文化主要是通过“人教”文化、“向心”文化、“征古”文化、“天人合一”这样一些文化形态对古代文论发生影响的,它影响所及,广被古代文论的方法论与价值论、术语系统与思想系统。本文考察“人教”文化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近百年来,为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中国几代学者曾梦牵魂绕,孜孜以求,并做出了艰难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只是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和人文更迭,致使潜心从事“转换”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学者寥若晨星,而真正富有民族精神、属于中国自己的现代文论体系并未建构起来。去年10月,近50名学者聚集西安,在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古都,专题设计“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划时代的文艺工程。他们肩负历史赋于中国文艺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以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中…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王元骧一在认识文学的“人学”特征方面,我国的古代文论是可以向我们提供许多值得借鉴和批判吸取的思想资料的。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文论与西方传统文论不同:西方传统文论是在古希腊以来的知识论的哲学文化背景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柏拉图否定文...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论的研究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人们往往把古代文论纳入到古代文化思想的范畴,在这总的背景下对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作整体的端详。如果说,这种高屋建瓴式的宏观把握能使人们在整个民族历史的遗迹中考察古代文论的理论形态,那么,这种研究的深入还有待于把研究视线投向古代文论的微观领域,并以此作为辅翼。个人认为,理论术语是构成古代文论理论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理论术语的认识偏差往往会导致对某种理论问题的错误看法,因此,如能对理论术语的构造特征作一点考察,将有利于认清古代文论术语的真实面目,从而把握古代文论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5.
贺仲明 《学术研究》2022,(3):152-157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是近年来文学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它蕴含着中国文学理论建立自我主体性的强烈愿望,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目前来看转化的效果不够突出。要完成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需要有更强的文学整体意识和现代意识,特别是需要有对现实文学的介入和实用性的价值观念。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让古代文论深度介入现实文学,将其话语融入现实文学批评实践中;二是科学地认识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通过对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改造,实现系统化和实用化,使其精神融入现实文学创作实践中,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形成与西方和现实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12月 ,广东省古代文论研究会与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在深圳联合举办了学术年会。大会以“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走向的展望”为中心议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讨论 ,提出了不少颇具新意、颇有深度的观点 :关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是目前学术界讨论较多的问题 ,大会对此发表了较多的意见。胡经之认为“古代文论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转换 ,涉及共同规律的可以转换 ,但转换必须做很多工作”。周伟民认为“古代文论就是古代文论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界定自己的坐标 ,扮演自己的角色”。杨星映认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不是转换 ,而是阐释 ,在阐释中…  相似文献   

17.
从学理角度看,古代文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具有理论系统性、范畴规范性、论证方式逻辑性及表述语言明晰性等特点.而古代文论的基本特点是:大量资料以零散的形态存在;众多范畴以形象性比喻为主;理论深刻而常以诗化语言和描述性方式表达;文论家常用文学性文体展开理论建构.但从宏观角度和更深的层次看,古代文论仍具备独立学科之科学性特点.理由有四:一是古代文论在零散资料的背后潜存着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文论家运用着大量内涵明晰的规范化范畴;三是文论史上不乏运用抽象思辨展开逻辑论证的著述;四是古代文论中有大量运用理论化语言和论证性文体展开理论建构的文献.上述四方面赋予了古代文论独立学科的科学性质,而形成这些科学性质的深层原因在经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史上,<文赋>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它涉及到中国文论的根本观念--心物关系问题.近世徐复观、钱钟书、郭绍虞、王元化等学者,皆对此一问题极为重视,分别进行解析.然而在他们的解析中,显出中国文论核心观念在现代语境中的复杂与多歧.如何突破现代话语对传统观念的宰制与割裂,真正达到返本开新,使中国文论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仍然需要探索.以中国思想史为主干的中国文论研究,重视中西文化背后哲学思想基础的沟通,通过调整中国文论的解释方向,可以开拓新的解释空间.  相似文献   

19.
重视中国古代文论资源在新时代文艺批评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做好新时代文艺批评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古代文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从观念上打破把古代文论只是作为一种“传统”、一种“遗产”、一种“知识”的错误认识,善于把中国古代文论作为一个思想整体来看,不仅仅是用一些具体的命题、范畴进行文本解读,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其生成特征、文化理念、表达方式等,并潜移默化运用于当下批评实践之中。新时代文艺批评要借鉴中国古代文论在话语表达上的多元化、生命化、审美化特征,丰富文艺批评文体,赋予批评话语以个性和审美性。只有理清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下是否可用、哪些可用以及如何用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为新时代文艺批评赋能助力。  相似文献   

20.
对于当代文论话语重建而言,古代文论是重要而丰富的本土资源.古代文论参与当代文论话语重建的基本途径有三个:一是古代文论范畴的现代阐释;二是古代文论精神的现代传承;三是中西文论话语的融合.在对古代文论范畴进行现代阐释时,既要坚守其"历史的真实性",探求"本义";又要结合当代语境和当代文论建设的实际,注入新义,体现出阐释主体的学术立场;要细读文本,重新开发古代文论的精神价值,揭示其内在的文化逻辑和生成演变轨迹,并在学理层面上予以传承,使其能够与当代文论相会通;在中西比较视野中,对古代文论进行现照与整合,既以中译西,又以西释中,在中西文论的互照、互译和互释中实现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