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友兰十分重视逻辑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自觉引进和运用了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在创建“新理学”过程中冯友兰发现了“大全”悖论并意识到逻辑分析方法在把握形而上智慧方面的局限性 ,因而力主用“正的方法”(逻辑分析方法 )和“负的方法”(直觉方法 )相结合来消解这种悖论。“大全”悖论的消解对冯先生的哲学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负的方法肇源于冯友兰<新理学>中的一个根本性困难人们如何能够借助逻辑的形上学观念进入终极的人生境界?<新知言>提出负的哲学方法,意在使人们超越此前的理性纯思,以否定的方式,从形上学观念返归形上学对象,并最终获得与万物浑然一体的天地境界.有了负的方法,冯友兰的天地境界理论就在哲学方法的层面上取得了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具有方法论维度的启发意义。冯先生先引入逻辑分析法整理中国传统哲学,而后转向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总括出"负的方法",力主形成"正负整合"的与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虽然冯先生对西方哲学的把握存在明显欠缺,对不同哲学方法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前提澄清和界限划定,并且在价值领域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常被视为方法论意义上的僭越和先验幻相,但这次转向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新理学”表面上褒扬哲学,贬抑宗教,并力图以哲学代替宗教信仰。然而,在冯友兰关于“以哲学代宗教”的表述中,却透露出冯友兰“新理学”潜藏的宗教内蕴,并在对天地境界的“安身立命”、“事天乐天”功能的论述中,以及对命、运观念的诠释中,也体现出鲜明的宗教特征。这些特征本质上可以归宗于儒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儒教特征使得“天地境界”本身成为儒教发展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它是"知天"、"事天"、"乐天"、"同天"的统一.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观点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从认识角度说,这种境界体现了与西方理性主义倡导的二元对立所不同的系统思维;从实践角度说,它倡导限制人的物质欲望,提升精神人格;从审美角度说,人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移情"把自然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使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主旨试图显示冯友兰“人生境界”理论中的美学维度。本文通过考察认为,冯先生“人生境界”理论中的“天地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审美境界。“天地境界”的不可思议的性质从根本上要求一种与之相应的“负的方法”,这种“负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审美还原”。在冯先生的理论中,通过“负的方法”所成就的是一种“风流”人格,这种“风流”人格其实就是一种人格美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西方文明处于强势的情况下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首先还是要通过中西哲学相似性的比照来解决。在这种比照中 ,张岱年从三个方面超越了冯友兰 :1、在内容上 ,张岱年不再要求哲学家面面俱到地研究宇宙论、认识论、人生论的各个方面。 2、在形式上 ,张岱年把注意力从哲学的形式系统转移到了其范畴和命题上。 3、在方法上 ,张岱年把辩证法、实践、“为学之方”纳入到了哲学方法论框架中。笔者认为 ,张岱年对冯友兰这三个方面的超越 ,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达尔文进化论和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一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过去人类解决不了,而不得不寄托于宗教的问题,现在已由科学解决,所以宗教的势力已经减弱.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西方的科学虽已取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并未退缩.冯友兰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西方的哲学家们不去研究"安身立命"的大事,把本该由哲学解决的问题,让位给宗教.冯友兰发扬了中国思想以哲学代宗教之传统,提出了可以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所的"天地境界".主张"以哲学代宗教".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在其终极意义上标识的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性生成的人格境界。以此考察我国当代社会人生境界之整体状况,表现为:自然境界本然存在、功利境界居于主导、道德境界严重缺失和天地境界远而高玄。其中“道德境界”在这一生成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难实现、难保持、难统一、难提升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决定了其生成的艰难性,这也为理解当代社会道德境界缺失确立了客观的逻辑视角。而道德理念、和谐理念和生态理念观则是和谐社会理想人格构建必不可少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在1920年代后期的两篇论文中提出,中国历代的忠臣孝子,并非忠孝于个人,而是忠于君父的概念,其忠孝的对象不在具体底世界而在柏拉图所谓概念之世界。冯友兰的这种分析为他后来在1950年代提出的抽象继承法准备了方法的基础,可以视为近代以来寻求肯定传统道德的一种努力。本文对其思想作了详细的梳理,并对其新实在论的立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理论之所见和缺陷,以及其主张在传统道德现代传承转化中的借鉴意义,冯友兰的这一思想对陈寅恪撰写王国维挽辞序起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从反思的角度规范哲学,阐释了哲学的内容、特征、功能、方法,并通过对哲学与科学、哲学与道德、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哲学的文化地位。冯友兰的哲学观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哲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冯友兰新理学对旧理学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友兰的新理学是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成果,新理学既是程朱旧理学的继承,又是它的新发展.本文在简要说明新理学对旧理学的继承、全面评述新理学的主要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新理学之新与新理学之妙两个方面论述了新理学对旧理学的深化.  相似文献   

13.
李约瑟本人对“李约瑟问题”有不同的表述,他在很大程度上将作为近代科学的狭义科学与包括古代技术的广义科学混为一谈,也对冯友兰和爱因斯坦的相关问题产生误解。冯友兰问题和爱因斯坦问题都早于李约瑟问题而提出,并且涉及更为深刻的问题,即:数学演绎和实验归纳的逻辑方法为什么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冯友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超越方法论层面,深入到“顺从自然”和“对抗自然”的基本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14.
冯友兰先生以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为获得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而对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追求高层次的人生境界的倡导,突出理性、强调道德行为的自觉原则,强调公利、维护社会利益和民族利益等观点都是值得肯定的;存在的主要偏颇是将“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对立起来,在义利之辩上表现出抽象的道义论性质。  相似文献   

15.
当猿人制作第一块石器时,我们可以说他创造了“文明”。人类的天性是不满足于生活的现实空间,而是力图构筑精神空间。一切神秘主义以及随后的宗教是先民不满足于生活的现实空间,试图探索精神空间的一项创造。土家族现存的巫师端公,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陶器上蒙面人纹饰表达的应当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主题。汉水上游是仰韶文化向南传播的通道,可能是巴人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6.
追寻冯友兰文化观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可以发现,冯友兰关于文化观的所有真知灼见贯穿了一条一以贯之的思路,那就是"别共殊",即区分"共相"和"殊相",这是冯友兰文化观的形上学内核.横向的"别共殊",冯友兰区分了"类型"和"个体";纵向的"别共殊",冯友兰区分了"不变的道德"和"可变的道德",前一种区分,提供了如何解决中西文化差异的途径和方法;后一种区分,告诉我们推进文化现代化的同时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借鉴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并继承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的根本精神旨趣是,意图通过纯粹形式的形上学建构,以推演出一套可以提高人类精神境界的人生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督办镇江军务期间,冯子材总结出了一套以弱敌强的积极防御战术,并将其灵活地运用于中法战争中,一举取得镇南关大捷。事实证明:冯子材的积极防御战术在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弥补了清军在武器装备和军事素质方面的诸多劣势,是独步于时代的先进军事成果。  相似文献   

19.
宗教神秘主义与犹太弥赛亚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赛亚信仰最初并不占据犹太教的中心位置 ,犹太神秘主义对其发展亦无实质性影响。 1 6世纪始 ,卢里亚喀巴拉、萨巴泰运动及近现代哈西德运动以宗教神秘主义特有的悖论方式使之凸现并最终融入民族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