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老残游记》在晚清文学中,有着较高的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一般认为,它的长处在于两点:首揭清官之可恨,叙景状物时见清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叙及此书时就如是说。这固然是正确的,但如深入体味刘鹗一生行事,并从中国深远文化传统这个背景来观察,《老残游记》的成就,应该说来自传统文化中与传奇心态对立的另一条线索,即坚持不从概念化和情感化的立场考察事物,而是实事求是,平心静气,从实际出发。有此基本  相似文献   

2.
《为清官昭雪》一文,刊《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作者潘仁山同志。此文作者断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骂清官的是晚清的刘鹗”刘鹗骂清官之言,见《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文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无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自所见,不知凡几矣。”  相似文献   

3.
《老残游记》以其清丽的文风和挚诚的忧国忧民之思,描摹了清末政权风雨飘摇、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其对“清官误国”出神入化的描写,更被认为是小说中之第一家。研究者亦据此及罗振玉等人追溯,认为刘鹗本人痛恨仕途因而弃儒就贾,在晚清行事极不流俗。笔者通过重新考察刘鹗早年参加科举的经历,并重新梳理《老残游记》中对于所谓“清官”的看法,最终将刘鹗放在清末儒家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中加以深入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4.
小说一知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说研究者中慕《蜃楼志》之名而无缘得见此书者大有人在,而自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迄今,各中国小说史对此书均一字不提,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据我所知,著文评论《蜃楼志》的有郑振铎先生和戴不凡先生,他们一致认为《蜃楼志》是部好小说。  相似文献   

5.
论晚清谴责小说的“匡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末,晚清文学崛起一股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一批揭露官场腐败、抨击社会黑暗的小说纷纷问世。其中《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是这批小说的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此为“谴责小说”,并指出它们“命意在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对于鲁迅所说的“匡世”,近代文学的研究中历来说法不一,近年来,有人将  相似文献   

6.
《老残游记》以其清丽的文风和挚诚的忧国忧民之思,描摹了清末政权风雨飘摇、人民流离失所的惨状。其对"清官误国"出神入化的描写,更被认为是小说中之第一家。研究者亦据此及罗振玉等人追溯,认为刘鹗本人痛恨仕途因而弃儒就贾,在晚清行事极不流俗。笔者通过重新考察刘鹗早年参加科举的经历,并重新梳理《老残游记》中对于所谓"清官"的看法,最终将刘鹗放在清末儒家思想转变的时代背景中加以深入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7.
“雀”辨     
《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句,前人多释“角”为雀之喙。窃有疑焉: 第一,如毛奇龄《续诗传》指出,“角”乃鸟噣之锐出者,“雀”虽有噣而不锐出,因此仍是无“角”。第二,诗中“雀”“鼠”对文,理应并指恶物。国风中之恶鼠,可证之于《魏风·硕鼠》、《(?)风·相鼠》,而恶雀别无他例。《古今注》:雀,一名“嘉宾”,《说文》四“隹”部:“雀,依人小鸟也”,均不以为恶物,与鼠同列,有悖情理,且雀亦非“穿屋”之鸟。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古代章回小说的研究,自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问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众多小说史、文学史在章回小说发展期限划分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鲁迅分为“明代小说”、“清代小说”;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写的《中国小说史》分为“明初的小说”、“明中叶至明末的小说”、“清初至清中叶的小说”、“近代小说”;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分为“明代小说”、“清初  相似文献   

9.
一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篇中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在《<绛洞花主>小引》一文中又说:贾宝玉看见了“很多死亡”和“不幸”,因而形成“大苦恼”。(《鲁迅全集》第八卷第一四五页)《红楼梦》写了八九百个人物,重要的不下四五十人,为什么弥漫贾府的悲凉之雾只有宝玉不但呼吸到了,而且领会了呢?为什么人人皆  相似文献   

10.
论清官     
刘绪贻 《学术界》2003,(6):147-149
近些年来 ,我常常在报纸杂志上读到歌颂清官的文章 ,在戏剧、电影、电视中看到赞美清官的演出。每读到这些文章和看到这些演出时 ,虽然感情上会觉得一时痛快 ,但事后仔细思量 ,总感到心中隐隐作痛 ,认为目前炒作清官实在对中国的发展没有好处 ,甚至有负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 ?清官是专制政体时代或社会的产物。夏、商、周以来 ,中国的统治者都是受命于天 ,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 (《尚书·周书·泰誓上》)君的统治权既然是天授的 ,照孟子的说法 ,他们是“劳心者治人” ,而下民则是“劳力者治于人”。照韩愈的说法是 :“君者 ,出令者也 …  相似文献   

11.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魏泉《老残游记》这部小说向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闻名,以往的论者也多从“政治小说”这一角度来研究和阐发这部书,此外兼及其白话文字的雅洁流畅和写景状物的生动传神等等。虽也有人称其为“文化小说”,但从总体上说,文化的视角仍是《...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明清以来“陈世美”是负心男的代名词,负心女的代名词则非“潘金莲”莫属了。数百年来,潘金莲和陈世美一样受着中国百姓的唾骂。但近年来潘金莲的境遇似乎改善一些了,有人著文替她翻案,甚至专门创作了为之树碑立传的荒诞剧。然而,纵观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至少有四个潘金莲,一是《水浒》成书前民间故事里的,只可说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二是《水浒》中的,算得上血肉丰满活生生的形象;三是《金瓶梅》中的,那是夸张了《水浒》里“恶”的一面;四是当今荒诞剧里的,夸张了她“善”的一面,合乎人性的一面。潘金莲这一形象的誉誉毁毁也就随着多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正> 有文明古国之称的中国,却有一个极不文明的现象:除极个别特例,广大妇女一直屈居于“第二性”地位。因为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所以有人便将责任完全委之于他。虽也有人著文证明孔子说“女子难养”非但不是轻视妇女而是歌颂妇女,但该说势力相当单薄。笔者不赞同轻视说和歌颂说,而认为孔子说“女子难养”仅是发泄对女性的抱怨。仔细分析一下孔子此说的产生因缘,便会发现孔子作如是之说是相当自然且情有可原的。  相似文献   

14.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一语出自《论语·阳货篇》。孔子之所以“恶郑声”,原因盖出于“郑声”乱了“雅乐”,所以孔子对其弟子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篇》)。孔子这段话原本说得十分清楚,然而,自汉唐而宋,围绕“郑声”与“郑声淫”一直争讼不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说史集稿》是旅美学者、夏威夷大学教授马幼垣先生的新著。集中收长短文二十四篇,都二十余万言,是马先生一九六三年以来不同时期所写文章的汇编。作者在书的序言说:“集中各篇,不成系统,勉强找一共同性的话,多少和小说的发展过程有关,书名就用《中国小说史集稿》吧。”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是中国著名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部最具争论性的小说。自诞生以来,眨之者诋为“市诨之极秽者”(明李日华·昧水轩日记),“当急投秦火”(明薛冈·天爵堂笔余);赞之者誉为“伟大的写实小说”(郑振铎·谈金瓶梅词话),“同时说部,无以上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其实,除去书中一些不文的性事描写,《金瓶梅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以降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二十年代就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晚清部分)胡适的《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1872—1921)、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8—1921);三四十年代又有钱基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860—1924)、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和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它们对这段文学史都没有严格的界定和分期,“近代”、“现代”两个概念的使用也比较含混.解放以后,随着现代文学史作为一  相似文献   

18.
从物语到小说——中国小说生成史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论中国小说史,首先要对“小说”一词下定义。可是,鲁迅以来有关中国小说史的著作里,找不到相关定义;只有从《汉书·艺文志》等古代文献之中找到的几个例子。二千年前的中国人以“小说”一词所表达的意义,和一百多年前的日本人用“小说”(英语novel的翻译)一词所表达的意义一样的吗?当然不同。我认为中国小说史也应该依据后者的意义来写:一、用口头语言来写的;二、从头到尾是一个个人的创作,且由作者自己执笔写下来的;三、还没受其他人的深度修改。所以我认为真正的中国小说史应该以《金瓶梅》为嚆矢。  相似文献   

19.
一、丑叉: 丑诧 丑姹 恶姹 恶叉 噁咤 兹各举一例如下: 《赵礼让肥》三。白:“当年应武举去来,嫌某形容丑叉,以此上不用某”。 《铁拐李》三[鸳鸯煞]:“畅道我残病身躯,丑诧面皮”。 《西游记》二本七出[斗虾蟆]:“金甲白袍灿,银装宝剑横,显恶姹的仪容”。 《大战邳彤》三[伴读书]:“则你那恶叉雄威除残暴”。 《齐天大圣》三、白:“真乃是蠢鲁之物,丑姹之形。” 同剧一、白:“三天神鬼尽皆夸,显耀千般噁咤”。这六种不伺的写法,实际是一个词在形体上的变化。其意义均指长相丑陋。诃尾“叉”、“诧”、“姹”、“咤”皆为同音语助,不为义。在现代汉语中,“丑”和“恶”的意义范畴较古代缩小很多,“丑”为“美”的反语,“恶”为“善”的反语,泾渭分明,不容混淆。而在古汉语中,凡不好的事物皆可谓之“恶”。“恶”既是“善”的反面,也是“美”的反面。例如,《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是把粗衣劣食,说成“恶衣恶食”。《史记·货殖列传》:“博戏,恶业也。”这是把所谓低贱的职业,说成“恶业”。晋·陆机《猛虎行》诗:“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这是把难看的  相似文献   

20.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纪》“孝武帝太元九年”载:“慕容农之奔列人也,止于乌桓鲁利家,利为之置馔,农笑而不食。利谓其妻曰:“恶奴,郎贵人。家贫无以馔之,奈何?”胡三省于“恶奴”后加注云:“句绝。恶奴,盖詈其妻之语。”今按恶奴乃慕容农之字。《晋书人名索引》303页中载“慕容农(恶奴、辽西王)”。查《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太元十九年“冬十月,慕容垂遣其子恶奴寇廪丘,东平太守韦简及垂将尹国战于平陆,简死之。”此事《资治通鉴》卷一百八《晋纪》“孝武帝大元十九年”载为:“燕主垂东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