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著名阿文版赞圣诗《伽绥达-布尔达》由13世纪的埃及诗人卜西里所作。清光绪年间,在马德新、马安礼师徒等人的努力下,将其译成中文,取名《天方诗经》。  相似文献   

2.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经典,也是阿拉伯文学的巨著,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兰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本文对这些名称及其来历和意义作了简要考释,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续静 《现代妇女》2013,(12):271-271,27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大部分的篇章中运用到数词。通过对《诗经》中数词的统计,本文将从数词的分类,数词的组合形式两个方面对《诗经》中的数词运用进行浅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诗经》中大量关于男女之间爱情的诗篇,是我们了解三千年前古人情感生活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这些或缠绵悱恻、或清丽淡雅的爱情诗中,作为爱情诗一个重要的分支——《诗经》中弃妇诗的产生与发展则是先秦女子对于爱情的探索与对命运的抗争的重要象征,更是中国早期婚姻社会生活的再现。  相似文献   

5.
弃妇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依水而居,水是爱情产生和消失的见证.同时,水又因其绵长的情状,在周人眼中具有柔情和有情之感.但当水意象置于弃妇诗的文本话语时,往往会增添上悲剧色彩,成为悲情又无情的水.一切景语皆情语,水态水势皆含情,水意象的使用,表现了弃妇被弃的无奈和悲痛,也让我们体会到《诗经》中温良敦厚怨而...  相似文献   

6.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灿烂源头之一,爱情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爱情诗中出现的定情信物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定情信物是男女感情的凭证,是双方情愫的代言者。它完全不同于后世婚姻文化习俗中的纳征,也同样区别于戏剧小说中出现的定情信物,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又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关于《诗经·齐风·鸡鸣》的主旨解读,历来说法不一。从汉人毛亨、唐人孔颖达、宋人朱熹等到当代名家的解释,或带有说教意味,或偏重主观情感,因而使这首小诗的主旨变得扑朔迷离。本文旨从《诗经·齐风·鸡鸣》的文本入手,通过对文本文字、语气、神态等方面的分析,尝试探究这一诗的主旨。  相似文献   

8.
而字在先秦文献中使用广泛且用法复杂。以《诗经》和《孟子》中而字用例作为研究材料,对而字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和定性、定量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诗经》和《孟子》中的而字用法的异同,并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对连词而的性质、名而动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对而的语法性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楚辞》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但在《诗经》和《楚辞》中,比兴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首先浅要地总结了《诗经》比兴的一些特点,接着尝试从比兴的融合、比兴的范围、比兴运用的位置以及其塑造的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楚辞》与《诗经》比兴手法的不同,即是《楚辞》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周健伟 《现代妇女》2013,(12):I0032-I0037
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审视爱情与婚姻的婚恋诗与战争、徭役诗无疑是其中的精彩华章。它凭借女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触角,深婉细腻地描摹了女性在爱情婚姻生活中以忠贞不渝、情理冲突、重德修身、思念征人等为核心的各种微妙复杂的女性心理。此类婚恋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了古代女性对唯关爱情的执着追求,其内容或是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或是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或是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或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还有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等。这些诗描绘了古代女子或精彩或悲情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们或幸福或悲凉的婚姻生活。通过贴近人们生活的这种直白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尤其是女性对待感情生活的纯真、朴实、热烈.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分析,探讨周代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比较文学、中外文学交流史以及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和学科中,对东方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有关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13.
旅游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中国特色又要让外国游客理解明白是一重大难题。本文根据永州市人文景观标识语翻译现状,分析了永州市现阶段人文景观景区标识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相关部门管理力度;重视旅游翻译,加强人才培养;翻译时充分考虑英语翻译原则和文化差异三条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 argues that families usually respond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mands for change in terms of leaps or transformations to new and different adaptive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Such transformations unavoidably have stress and disruption as a prelude. Transformations are precipitated by paradoxical injunctions called “simple binds”. The presence of “double binds” lead to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and failure of transformations. Symptomatic behaviour of family members can be seen as a product of failed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5.
暴风明 《职业时空》2013,(5):112-114
日语专业学生在用日文撰写毕业论文时,除了论文内容、结构上的问题之外,在语言表达层面上也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这一层面上的错误很多是由于不熟悉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造成的。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包括使用“てある”体结句,多使用被动句和自发句,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不能使用终助词、缩约形、拟声拟态词等等。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印度见闻录>根据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亲身见闻而写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是现存阿拉伯文库藏中最古老的中国游记,也是古代交通史上一部重要文献.但因成书年代较早,此书在为后人留下许多颇具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资料的同时,也将许多极具争议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书重新进行多视角的考证,分析其创作背景与特点,研究其历史意义与地位.  相似文献   

18.
The traditional food of a nation reflects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begins wit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situ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roblems inherent in taking a reflexively gendered position in writing research accounts. Such socially constructed accounts typically require researchers to do one of two things: to suppress the feminine and write implicitly as male, or to adopt a textual position as ‘woman’ that fails to do justice to the complex and unstable multiplicity that underpins the research self. It is argued that this shifting multiplicity is stabiliz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research text being corporeally grounded and gendered in practice. Three possible approaches to gender are considered: the discursive/textual approach (as developed by Foucault); the performance/social practice approach (as developed by Judith Butler) and the corporeal multiplicity approach (as developed by Elizabeth Grosz and Dorothea Olkowski).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a tripartite approach to writing self‐multiplicity in research to extend the possibilities opened up by the social practice approach: re‐citing (redeploying discursive resources in intertextuality); re‐siting (changing the positioning of the self in power relations by reinscribing) and re‐sighting (opening up new, virtual visions of possi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