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爱无边     
张德仁 《新少年》2010,(1):31-31
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民,一位不辞辛劳、永不低头的农民。 爸爸和妈妈是靠做干豆腐把我和弟弟拉扯大的。那时,爸爸和妈妈一起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忙碌着。特别是每当要过年的时候,一天要做七八板豆腐。那时的条件还很落后,泡好的黄豆要用驴拉石磨磨成豆浆,再用大锅煮沸,过包,然后用小瓢一瓢瓢泼豆浆,  相似文献   

2.
1.豆乳:将大豆洗净,冬天浸水24小时,夏天浸水7小时。用石磨磨成豆浆,用布袋榨取滤液即为豆汁,将滤出之豆汁盛于锅内煮沸即成豆乳。做豆乳所用水以雨水为最佳,沙水次之,井水最劣。2.豆油皮:将豆乳倒入浅锅中用小火烧煮,  相似文献   

3.
1、用冷水冲浆可多出豆腐。土法作豆腐,一般每公斤黄豆只可制成豆腐2.5公斤左右,而冷水冲浆法,豆子出品率可提高30%以上。其作法是:先把豆浆烧开,倒入木桶内,待豆浆冷却到不烫手时,即刻倒入一桶冷水(磨5公斤豆子放一桶水)。再充分搅拌使温度冷却均匀。倒入冷水后过8—10分钟,往豆浆里一次洒下一铁勺石膏  相似文献   

4.
做五香豆腐于大致要经过以下几道工序:(一)浸泡磨浆。(二)过滤煮浆。把磨好的豆浆装在吊袋或电浆机里冲洗过滤。滤布应在100目左右。冲洗过滤时加水适量(一般为黄豆的10倍左右)。过滤后的豆浆放到铁锅中加热至100℃,持续5分钟左右即可起锅。起锅后当温度降至70℃时加入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7,(2)
来北京工作几年,多次听周围的朋友、同事说起北京豆汁。我在东北时,爱喝豆浆,因此对北京豆汁就关注起来。豆汁、豆浆都是豆子磨完后做的,不是一回事吗?能有什么区别呢?在没看到、没喝到北京豆汁前,我没弄明白。  相似文献   

6.
石磨     
石磨,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日渐变得生疏与模糊了。可我对于石磨却有着一种缠绵悱恻的感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看见石磨,想起石磨,那种铭心刻骨的记忆,魂牵梦绕的眷恋,就像是在思念母亲,思念摇篮。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就跟着母亲去磨道磨面了。那时,我帮不上母亲的忙,只是觉着拿根小棍儿跟在磨杆后面,“得儿得儿”地吆喝着黄牛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赶磨”,有趣,好玩。在磨道里一圈一圈地转累了,我便耍性子“罢工”,去纠缠母亲,要她给我罩麻雀或挖蜣螂……母亲放不下手里的活儿,于是便抱我坐在磨扇顶上拨磨眼,让磨扇带着我转圈儿。我乐呵呵笑着,尽享童年之乐。  相似文献   

7.
秦医 《山西老年》2014,(7):64-64
问:我母亲很喜欢吃冻豆腐,但是家人总觉得豆腐被冻过之后没有营养,所以经常用鲜豆腐做菜,母亲又不爱吃。请问冻豆腐真的没营养吗? 答:豆腐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不论是冻豆腐还是鲜豆腐都富含大豆蛋白、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矿物质等大量营养素。实质上,豆腐经过冷冻后,不但性状发生改变,营养成分也变得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8.
人老了就喜欢回忆过去。几十年前,我的家乡遭受百年大水灾,圩堤倒塌、房屋淹没、稻谷无收,人人都外出谋生。那时,我伯父带着我做起了卖豆腐脑的生意。制作豆腐脑要挑选好的黄豆,把有蛀虫、破口的挑出来扔掉,其他完好的用清水浸泡一天,让每粒黄豆都吸收到足够水分,充分泡发开,放到石磨上,磨成豆浆,再把豆浆倒入粗布做的大网兜中过滤。  相似文献   

9.
糟了!我家的温度下降到了零下四十摄氏度了,我冷得快成冰棍了!告诉大家,我家可有一个巨大的“餐厅”“,餐厅”里的菜都是妈妈灵巧的双手做出来的,品尝的却只有我自己,什么“笋子炒肉”,什“么麻辣豆腐”……应有尽有。上个星期天,我的英语考试只得了个八十分,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就给我做了一大锅“笋子炒肉”请我吃。回到家里,我老妈和老爸妇唱夫随地给我“吃麻辣豆腐”,妈妈“的铁公鸡”嘴在教训我,爸爸偶尔插上一两句,在我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我仿佛已经被冰冻了,失去了知觉。过了几天,气温发生了急剧的大变化,一下子上升到四五十度,让人闷…  相似文献   

10.
我喜欢生活,我喜欢日子。在我写小说《青春万岁》的同时,我也喜欢说"生活万岁"!生活是无法剥夺的,夸张的与自恋的张牙舞爪,抵不住平常心的一行小诗,一杯清茶,一首小曲。我自磨豆浆,每逢磨好煮沸,我与我的大孙子就大喊大叫"喝豆浆啦"!叫着院落里  相似文献   

11.
15年前,一个名叫沈建华的浙江小伙子来到上海淘金,几年时间里,他先后撑过船、刷过漆、还帮人卖过建材,可是却始终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为了节约开支,沈建华每天都要去菜场买菜,久而久之,他发现了一个让人很难觉察到的现象:菜摊上的豆腐并不长期固定着某一个或几个品牌,似乎总是有许多新品牌诞生,但似乎又没有一个品牌能做长。沈建华问菜摊老板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位菜摊老板告诉他说,虽然是一个大上海,但是没有什么人愿意做豆腐卖,因为豆腐太便宜  相似文献   

12.
泥鳅钻豆腐     
“泥鳅钻豆腐”是一道十分好吃的菜。有人想:不就是让泥鳅钻到豆腐里嘛,烧起来容易极了。可我却觉得要烧好这道菜,并非想得那么简单。那次,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体验了烧泥鳅钻豆腐的滋味。一开始,我和妈妈开始准备材料,妈妈将泥鳅从菜场买回来,我就迫不及待想烧了。妈妈对我说:“现在还不能烧,要饿泥鳅两三天。”当时,我很失望,我又细细地琢磨,泥鳅怎么会自己钻进豆腐里去呢?难道豆腐里有泥鳅吃的东西?三天飞快地过去了,我想:时辰已到,对泥鳅也该“用刑”了!只见妈妈将活生生的泥鳅放到了锅里。我想:妈妈真粗心,还没有将泥鳅的肚肠取出来呢!…  相似文献   

13.
很小的时候,我就十分喜欢吃草莓。每次爸爸妈妈给我买回草莓,我都吃个没完,从来没有厌烦过。一向关爱我的爷爷得知我爱吃草莓以后,就在菜园里留出一块地,栽种了一片草莓,施  相似文献   

14.
从汉简等资料看汉代的食品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磨是秦汉以来最重要的粮食加工工具之一。丁山先生根据甲骨文、金文认为石磨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观点是不对的。石磨的出现使得面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食品。汉简中的石磨资料弥补了文字资料的空白,从汉简可知,在边郡地区石磨还被用来加工米糒、麨等干粮。汉简中的“豆脯”所指的不应该是豆腐,豆腐何时发明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手扶研磨机磨削效率与磨块排布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一种用金刚石磨块代替菱苦土磨块来有效改善磨削效率的方法,并分析了在金刚石磨块制造中Cu、Sn、SiC等主要成分对金刚石磨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韩良忆 《社区》2012,(20):62-62
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17.
韩良忆 《社区》2013,(14):64-64
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18.
您问我这辈子最值得怀念的一道菜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地告诉您:我姥娘做的豆腐渣(米团)子! 我姥娘是谁?她是我母亲的母亲。我们老家人管外祖母叫姥娘,我至今仍在越洋电话里高声大嗓地喊着我的姥娘,那是我忘不了的乡音,叫起来亲切无比。可我姥娘不是大厨师,她本是山东省一个又小又穷的县城内土生土长的小脚老太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今年整整90岁。 豆腐渣(米团)子是什么东西?我不说您也许一辈子也没听说过,更甭说吃了,那是用豆腐坊里做豆腐滤下来的豆渣做的一种食品。您可能会不屑一顾,但那却是我童年的  相似文献   

19.
那天清晨,我到楼下早点铺吃早点。因为时间还早,吃早点的人很少。我要了一杯豆浆、两根油条、一个鸡蛋,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正吃着,有位上了年纪的人走进来。这个人我认识,他是外地人,平时在我们小区里收废品,我家的旧报纸、废纸箱、啤酒瓶之类的都卖给他了。他对我也不陌生,进门时冲我笑了笑,也坐下来吃早点。  相似文献   

20.
《老友》2005,(10)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搭配,人们往往误以为有益,而长期食用,其实是有害的,比如:1.豆浆冲鸡蛋若用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失去其应有的营养价值。2.小葱拌豆腐用小葱拌豆腐,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会结合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易造成人体对钙质吸收困难。3.水果与海鲜同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