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7月15日,成都市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局长座谈会。通报上半年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的各项工作。会上。郫县、武侯区、锦江区、金堂县、双流县和青白江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分别介绍了搭建城乡一体就业平台,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的作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攀枝花市狠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全市在16个街道、20个镇和6个重点乡建立了劳动保障所,在124个社区和67个自然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劳动保障工作体系和就业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目前,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和大部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都具备30——2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场所,并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办公设施,同时将基层平台建设资金和人员、工作经费均纳入了市县两级的财政预算,并由市里统一投入硬件设施。基层平台信息化建设工作也纳入了全市“金保工程”统一规划,为所…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促进城乡充分就业,新津县创新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建立双备案制度,以招募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强化基层人员配置,以四级服务网络为抓手,优化服务方式,通过整合信息资源,拓展实名制更新途径,有效夯实就业服务基础,推动全县城乡劳动者稳定就业创业。近两年,新津县依托"成都市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和自主研发的"新津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镇乡(园区)和村(社区)就业和社  相似文献   

5.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9,(8):F0003-F0003
今年以来,成都市新都区劳动保障局紧紧围绕“城乡充分就业、全民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谐、劳动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基层平台建设,并在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创业带动就业、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青羊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普法和维权服务,力争实现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双维护”。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事关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成都市青羊区统筹促进平台经济发展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积极调研督导,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普法和维权服务,力争实现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利益与职工权益“双维护”、经济发展与共同富裕“双促进”。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最近推出劳动保障监察新举措,在全市实行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化管理,以促进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加快构建成都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提高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效率。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在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按照“规章制度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城乡一体,运行机制城乡衔接”的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城乡就业社保权益保障机制,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纳入整个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不断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促进了城乡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成都:实施网格化管理完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推进和实现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全面展开,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任务日趋繁重。成都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93号令)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劳动保障监察创新工  相似文献   

10.
<正>平台经济背景下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纠纷,可通过集体协商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达成合约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面对数字技术、信息算法的平台经济,灵活用工模式打破了用人单位原有的劳动管理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问题、集体协商质量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水平如何提高还需进一步思考。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工会和人社部门不断创新集体协商方式,发挥好劳动关系协商机制的作用,扩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覆盖范围,积极促进构建新业态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青白江区劳动保障局今年以来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并取得实效。该区建立和完善了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大力开展“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到村到户活动;依托市、区网络就业平台和省外劳务基地.收集和储备就业岗位。有效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力开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区的公益性岗位.有效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温江区以关注民生、促进就业为工作重点,以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为中心,切实抓好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促就业。区劳动就业部门结合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结合公共服务下移,将老百姓需要的服务送到身边,将求职、职业介绍、用工备案、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办理下移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老百姓不需走出自己的村、社区就可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将社区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采取免费输送方式,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扩大输出规模,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四是落实惠民政策服务单位促就业。对符合灵活就业条件的个人实行社会保险补贴、  相似文献   

13.
“2006中国·成都就业与创业促进会”6月26日至30日在成都隆重举行。劳动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副局长张国庆,四川省委副书记甘道明,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省劳动保障厅厅长张成明等出席开幕式,并和与会代表一道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成都市城乡充分就业成果展、创业项目推介及创业咨询会、社保营业大厅、962110就业援助服务中心和12333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中心。这次就业与创业促进会以促进就业、充分就业、和谐劳动为主题,展示了成都市近两年来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的成果,对统筹城乡就业方面的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理…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2007年以来,自贡市努力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功打造了7个劳动保障工作示范村,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及维护进城务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巴蜀短波     
成都全面推进监察网格化管理为夯实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工作的基础,成都市从去年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就业实名制和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全市先后组织了3.9万名调查员深入城乡居民家庭开展“就业实名制”调查,共调查城乡适龄劳动力868.42万  相似文献   

16.
由省科技顾问团副主任、教授辛文,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侯水平,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教授刘家强等专家一行组成的省科技顾问团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组最近到成都市青白江区调研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课题调研。调研组视察了清泉镇花园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成都市技师学院青白江分院建设情况,听取了区领导和区劳动保障局关于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建设及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所面临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依托平台就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尤为重要。在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弹性、增加劳动者收入等方面,新就业形态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了不少人就业的新选择。当前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并好于预期,也得益于新就业形态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新就业形态有其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其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成都市坚持把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按照政策制度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就业机会城乡均等的思路,着力推进城乡充分就业。创新举措——在全国率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国首创建立就业实名制登记管理,建立全市城乡劳动力资源基本信息数据库,做到城乡劳动者失业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工作部署,帮助灾区城乡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对地震灾区实施就业援助的通知》精神,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在地震灾区实施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20.
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成都市温江区劳动保障局结合实际.提出2010年的工作思路.即围绕统筹城乡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这一中心.狠抓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全域和谐劳动关系服务体系建设“三大要务”,夯实全民创业工程、稳定就业工程、全民社保工程、劳动合同示范区工程“四大工程”.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两个保障”,努力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为服务温江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