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23年,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国家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基地。2023年,全省上下坚决扛起农业大省重任,守牢农业大省地位,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97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4.0%。  相似文献   

2.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然而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这与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甚至经济优势,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期,本刊专门邀请几位专家把脉四川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利利 《四川省情》2018,(11):37-38
浙江和四川同为全国经济大省,2017年经济总量分列全国第4位、第6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增长持续较快、结构转变较大等相近亮点,也存在人均水平、创新能力等显著差异。从经济区位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四川和浙江分处长江经济带的上、下游,浙江是东部经济强省,四川是西部经济大省。浙江土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四川的1/5;2017年经济总量为51768.3亿元,是四川的1.4倍;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情,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场始料不及的旱情,暴露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体制的滞后、农田水利设施的陈旧,同时也凸显出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在这场旱灾中,四川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水资源大省,农田水利建设在保障全省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能够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四川的农村水利发展情况,本刊特刊发此文,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旱情,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场始料不及的旱情,暴露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体制的滞后、农田水利设施的陈旧,同时也凸显出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虽然在这场旱灾中,四川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和水资源大省,农田水利建设在保障全省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为了能够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四川的农村水利发展情况,本刊特刊发此文,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才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演化为开发智力和争夺人才的竞争。为此,四川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多渠道宽领域引进境外高层次的经济技术管理人才和科教文卫人才,为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境外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7.
四川农民工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大省,2006年四川农民工总数达1739.4万人,农民工问题事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也是个畜牧业大省,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有必要认清四川畜牧业发展的形势,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加速发展畜牧业,以促进四川农业经济和相关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四川是我国西部的经济大省、科教大省,同时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叠加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和人才集聚基础。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相似文献   

10.
立足民生,着眼未来,四川作出了“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抉择,“四个跨越”基本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中国一个农业大省,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四川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种植业在农民增收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本文拟根据四川种植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发展种植业增加四川农民收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施维  陈萍 《四川省情》2002,(8):33-34
四川是中国旅游资源种类最多、门类最全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只是旅游资源大省而不是旅游经济大省。我们与旅游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最大的差距在于:长期以来在营销宣传上缺乏对“四川旅游大品牌形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新的历史条件,从抢抓重大发展机遇的需要出发,明确提出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  相似文献   

14.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演变四川是西部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市场大省,省内各地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因素的差异十分明显,这使得各地的发展基础、水平和重点也各不相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不平衡发展思想为主,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政策措施,确立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已初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机制、激励机制和传导机制,推动了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对四川“三农”发展高度重视,要求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加快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四川农业大而不强、产品特而不优、品牌多而不响的特征明显,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由“大”而“强”的跨越,还需细细破题。什么是农业强省?强在哪儿?农业强省本质上是指一个省份在特定的时期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工业生产领域生机勃勃,工业经济不论是生产总量还是经济效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在近3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四川工业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加快了四川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近4年四川工业是实实在在地发展,在向强省目标不断迈  相似文献   

17.
吴垠 《四川省情》2010,(9):37-38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后,作为在地区、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西部12省(市、区)的1/4左右的经济、资源和人口大省,四川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浪潮中所采取的发展模式引人注目。作为一种尝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新机遇,以及契合四川深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既是四川工业化进程自身面临的机遇和要求,更是四川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工业跨越发展为四川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和城镇化加速进程提供条件,为“四个跨越”奠定物质基础,是四个跨越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廖果 《四川省情》2007,(7):12-13
2007年是四川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一年,全面提高四川省利用外资水平,对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情》2014,(5):36-37
当前,四川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在经济大省中位次靠前,但仍面临工业生产增速趋缓,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综合各方因素,预计上半年四川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