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图片所形成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是纯文字报道所无法企及的 ,科技发展、传媒竞争、信息时代来临和摄影理论的自觉把新闻报道带进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的新闻报道需要加强策划 ,转变视角和提高受众的读图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读图时代”,画传这一新的传记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好的画传,图片与传文并列,追求双美,体现出一种精神的呼应,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心灵体验。但目前画传的出版现状却令人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3.
读图时代来到了,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读图”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文学研究的对象——文学作品,也在以崭新的形式呈现,“读图”成了文学研究的最新问题域。  相似文献   

4.
摄影与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众多摄影家在绘画名家名作中吸取经验,并运用各种手段拓展摄影的表现领域,提升摄影的创作水平,而绘画在摄影诞生之后,往往从摄影作品中取材,并利用观察、提炼等方法进行创作。众多绘画作品借鉴了照片中的特殊表现力、现代摄影构图与光影效果,大批的摄影作品则模仿绘画的意境氛围。读图时代,摄影与绘画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某些方面甚至形成了跨界综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当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已悄然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这一获知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范式,并对人们的现代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图时代的兴起无疑强烈冲击着文字的占据性地位,但读图时代的盛行并不意味着对文字的摒弃,对思想内涵的放逐。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读图时代下变得异常的纷繁复杂,两者既竞争博弈又融合互动。只有建构和谐共生的图文关系,才能促进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最大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影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视觉记录方式,为保存曾经作为现实存在的历史记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当人们跻身于"读图时代"视听媒体的汪洋,需要去把握影像存在的"绝对客观性"本质与表达的意义,进而明晰作为"本质直观"的影像是如何开启了一个个时代的视觉文化片断,并最终达成观者对于生活世界的整体观照与认知。  相似文献   

7.
在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时代,高科技和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学艺术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而作为传统文学样式的小说,要想保持自己以往一呼百应的地位,无疑会很困难,因此,小说家不得不面临来自影视的挑战,致使小说与影视联姻,形成了一种不同与传统小说的新的创作形式.这种文学现象打破传统由小说到影视的改编过程,而是将二者倒置,产生了图文并茂的"影视小说读本",从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阅读习惯,反映了影像时期小说的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8.
陆涛 《东方论坛》2013,(1):66-70,77
在当前图像时代的背景下,文学领域充斥着图像,文学遭遇了图像的挑战,文学与图像关系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历史上,文学与图像一直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关系,经历了语图一体、语图分体和语图合体三个阶段。我们的文学与图像关系研究应当集中在语图合体时代,这个时代的典型形态就是明清小说插图和现代影视艺术,从中可以发现,图像媒介的引入毫无疑问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读图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读图时代,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合理利用,并予以积极引导,既重读图,又要重塑阅读文明,使中国文化在“读图时代”视觉文化背景上得到现代化的发展。如此,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提...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信息载体为文化的传播、思想的表达和个性风格的呈现提供了新的平台。随着视听技术的快速进步,大众传播进入了读图时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与影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和多样,成为其现今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与影视的交融和共生,既是文学自身的发展机遇,又为彼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温床。尽管在互利过程中不免诸多困惑和尴尬,但经过不断调整与磨合,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关系会更趋良好。  相似文献   

11.
人类进入 2 1世纪后传统的从文字中获取信息的形式将受到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形式的挑战 ,如何学习和把握读图方式 ,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摄影教育者的天职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的到来推进了幼儿绘本的发展。相对于传统图画书,现代绘本更注重细节,更针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强调阅读过程中的体验。经过100的发展,幼儿绘本拥有多样的形式、精美的制作和简明的画风。它展现童趣,表达情感,发展幼儿的观察与认知能力,其鲜明的优势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现象,“读图时代”是20世纪末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读图时代,中国报业经历了由“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的历史发展走势,它给予中国报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就新闻的审美而言,读图时代使新闻的审美价值得以提升,但也使新闻娱乐化程度加深,这有可能背离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由以前的读文时代步入了读图时代,由此导致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在阅读对象、阅读主体、阅读方式、阅读性质、阅读功能效应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读图时代的来临,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铺天盖地地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使得受众无法摆脱视觉化因素的影响。面对这样一个认知信息方式的变化,视觉素养自然成为当代文化和教育新兴的研究领域。视觉素养的问题古已有之,只不过在当代凸显严重。从视觉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今天这个“读图时代”,文学消费呈现“图像化”、“影像化”的“快餐化”消费趋势,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本文认为我们要持辩证的观点来看待。我们要看到“图像化”的选择既是消费主义市场化时代的一种“宿命”,同时也要看到它是当代消费社会文学走出“边缘化”困境的一种文化有效策略。与此同时,我们又要认识到这种“图像化”文学消费可能最终以部分或全部丧失“文学”性自身而作为“文学”出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读图时代的文学审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和阅读方式,影响了受众的阅读需求,改写了阅读对象的生产过程、手段和形式。出版商、导演和作家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影视同期书是出版商对小说传播过程的策划,影视改编则是导演对小说再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介入,电影化的想象则是作家对影视文学的主动介入。文学的真正出路是抓住小说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这一优点不放,在增强文学思想性的同时汲取影视媒体的新颖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拓展小说的艺术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18.
当代图像与文字的关系体现为“超媒体”和“互动电视网络系统”两种形式。传统符号学以语言为本体论基础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上是误导,符号的本质也被还原为符号现象。图像与文字,由于各自的不同“给予”,具有不同的认识论要求。认知的中介本质、符号的非中立性以及符号体系必须拥有的三大元功能不仅为区别图像与文字奠定了认识论基础,而且也为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更是理解虚拟现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口传耳受”教学手段正日益被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读图所取代。现代教学手段的读图转向强调视觉理解和视觉解释,它不适宜表达思想、限制教师即兴发挥的灵感教学以及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使用不仅应与各种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而且对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在多媒体技术使用上应有不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深地融入中国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