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工业:下行压力不容忽视 主要特点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生产形势好于全国 8月份,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累计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 从全国来看,1~8月累计增速回升的省(市、区)仅有5个,四川是少数持平的省份之一,居全国位次由17位上升到15位. 从全国前8位工业总量大省来看,四川增加值当月增速屠第1位,累计增速居第3位;8个省累计增速仅四川、浙江与1~7月持平,其余6个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增速位次四川上升2位,江苏上升1位,其余6省排名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四川统计》2013,(1):15-16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在全国工业增长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继续领跑全国工业总量大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10026,5亿元,跨上万亿元台阶!  相似文献   

3.
信息短波     
一季度我省工业总量居全国第二、增速第八来自国家月度工业反馈资料显示:今年1—3月份,我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43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期,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9.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7.8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我省工业经济总量位于广东(1105.5亿元)之后继续保持第二,山东当期实现工业增加值942.5亿元居第三位;我省工业增速低于海南(28.1%)、上海(25.5%)、内蒙…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情》2023,(1):18-19
<正>2022年,四川工业发展克服了外部冲突加剧、供给冲击加大、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等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出了从震荡下行到企稳回升的拼搏曲线。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长有韧性、行业有支撑、产业有活力、发展有潜力、企业有效益的显著特点。增长有韧性,从震荡下行到四季度逐月恢复2022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季度间波动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5.
2009年,四川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在采取一系列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下,全省经济实现了止滑回升、向好发展。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3.5%,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4位;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31个省(区、市)第1位。四季度,全省GDP增速将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四川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在采取一系列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下,全省经济实现了止滑回升、向好发展。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13.5%,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4位;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31个省(区、市)第1位。四季度,全省GDP增速将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7.
2007年四川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580.7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全国高6.8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居全国第4位.  相似文献   

8.
年初以来,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国增速放缓,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一季度相比,前四个月全省工业、利用外资增幅有所回升;投资降幅收窄;消费、金融保持稳定;财政收入、对外贸易增速回落。1.工业生产增速低位回升。1—4月,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7.9个百分点。若扣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增长2.0%。从行业大类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621.9亿元,占全省45.5%,下降0.6%。  相似文献   

9.
新年伊始,四川工交战线喜传捷报:200年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以下同)工业企业生产快速增长,完成增加值128.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2%,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20.9%高10.6个百分点;剔除去年春节放假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8.66%。在保持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产销衔接良好。1月份,全省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57%,比上年同期提高4.17个百分点。工业发展实现了“开门红”。2004年四川工业生产增长率创近十年来的新高,全省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65.2亿元,同比增长18%,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提高48.2%,带动经济增长6.1个百分点。其中,全省规…  相似文献   

10.
一、广东新型工业化中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广东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拥有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省份,从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步步前进。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416.39亿元(按生产法计算),是2000年的2.8倍.2005全省GDP达21701.28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今年工业经济形势因地震影响分成了两个阶段,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25.4%,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二位;实  相似文献   

12.
《四川统计》2014,(2):16-17
2013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增幅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3.
信息短波     
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增长14.5%一季度我省工业生产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运行态势。l至3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51.87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4 .5 %。一是生产速度稳步提高。l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 ,l至2月增长13 % ,l至3月增长14.5 % ,累计增速逐步上升。二是重工业增长继续快于轻工业。一季度全省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81.4亿元和370.47亿元 ,同比增长12.3 %和16.3 %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4个百分点。三是“三资”企业领头 ,国有、集体企业快速跟进。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四川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农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四川是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国家唯一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五大牧区之一、四大育制种省份之一,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和“南菜北运”基地。2023年,全省上下坚决扛起农业大省重任,守牢农业大省地位,全年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9977.8亿元,比上年增加118亿元,增长4.0%。  相似文献   

15.
年初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省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实施"五大规划",落实"65条措施",全省宏观经济逐步向好。主要领域指标变动情况如下: 1.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加快。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07提高0.2个百分点,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助力广大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强信心、复元气、增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2195.1亿元,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7.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819.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6888.5亿元,增长6.6%。总体来看,全年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为增强全省发展活力、推动经济有序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贵州统计》2001,(8):1-1
据省统计局报道:8月份,全省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长9.6%,增速比上月份加快4.7个百分点。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工业生产保持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8.
2021年,全省服务业持续稳定恢复,继续领跑产业经济,彰显了较强的韧性和活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平稳恢复开局良好增速领跑、快于全国,服务业平稳恢复增长。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冲击,但全省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2021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6%、14.1%、9.8%,增速分别高于GDP1.8个、2.0个、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速分别比GDP高0.9个、0.4个、0.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和两年平均增速持续领跑三次产业。  相似文献   

19.
2021年,全省工业经济呈现平稳恢复向好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比上年加快5.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8.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2.8%。  相似文献   

20.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仍然高于全国、领先前八位经济大省,全年有望延续平稳发展的态势. 主要特点 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068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6.0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0625.61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7309.85亿元,增长8.4%. “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当前全省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发展时期,经济“新常态”下平稳增长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