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泉宫是坐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的巴洛克艺术建筑,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如今是维也纳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
大城小人物 罗马的建城史是欧洲所有名城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期间自然有帝国御用文人的杜撰和刻意美化,然而哪个帝国的都城又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北非历史上曾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先后占领、统治多年,留下了它们的许多遗址和遗迹,今日突尼斯境内的卡夫,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衣知时节──“一个中国学者眼里的俄罗斯”之四文/赵启强图/张兰帝国,已经无可奈何地没落了……仍然来烈士纪念碑前献花的新婚夫妇,仿佛一段记忆,朦胧而又恍惚俄国,这个刚刚崩溃的帝国,到处都显现出昔日的光荣和今日的衰败,以及迟迟不能抹去的旧时代的痕迹和来...  相似文献   

5.
对8世纪中叶至15世纪末阿拉伯帝国商业繁荣的认识,一般都强调它的国际贸易方面而忽略国内贸易.许多材料表明,帝国的国内贸易也同样兴旺,国内、国际贸易是构成帝国商业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苏联作为一个帝国虽然解体已经十余年,但在原苏联地区仍然存在很深的消极影响,西方一些学者将这些消极影响统称为“帝国后遗症”现象。所谓“帝国后遗症”,一方面是指苏联时期在原苏联地区推行的帝国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指帝国崩溃的余波仍然在原苏联地区蔓延。这两方面的情况像幽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类交往史。从历史交往这一哲学视角,审视阿拉伯帝国的历史,无疑会对阿拉伯帝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以及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亡,有一个全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何仁勇 《老年世界》2013,(21):38-39
1914年,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为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随后战火延烧至亚洲、非洲,波及人口达15亿以上,到1918年11月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的互动关系和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产生及演变存在重要关联。8世纪初以降,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相对缓和,战争局限于边境地区,导致边境地区宗教少数群体的重要性上升,其宗教实践中的反圣像崇拜倾向因此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主流宗教政策。而随着9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的衰落,伊斯兰政权不再对拜占庭帝国构成威胁,边境地区战略地位丧失,使得其奉行的反圣像崇拜观念亦为帝国官方所抛弃。毁坏圣像运动的短暂中止,则是由于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位期间,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斗争趋于激烈,引发全面战争,边境地区居民重要性相对下降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当代老年》2010,(3):16-16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日薄西山的封建帝国。这个帝国在一次又一次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它只能作为一个失败者被别人任意宰割。但孙中山显然相信,在这场较量中,中国并不是最后的那个失败者。他耗费他的青春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构想来改造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人民生活,却无意中充当了一个新时代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的互动关系和拜占庭帝国毁坏圣像运动的产生及演变存在重要关联。8世纪初以降,拜占庭帝国与伊斯兰世界关系相对缓和,战争局限于边境地区,导致边境地区宗教少数群体的重要性上升,其宗教实践中的反圣像崇拜倾向因此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主流宗教政策。而随着9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的衰落,伊斯兰政权不再对拜占庭帝国构成威胁,边境地区战略地位丧失,使得其奉行的反圣像崇拜观念亦为帝国官方所抛弃。毁坏圣像运动的短暂中止,则是由于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位期间,伊斯兰政权与拜占庭帝国斗争趋于激烈,引发全面战争,边境地区居民重要性相对下降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张汉双 《现代交际》2010,(10):70-71
英国艾德礼执政时期是一个遭遇二战破坏、帝国不能维持的特殊时代,学者一般用“帝国斜阳”、帝国的衰落等词语来描述这一现状。导致英国窘境的原因颇多,本文认为可以归纳成二战给英国造成的巨大损失、战后凋敝的英国经济、英国对美国依赖程度的加深三方面,加以总结性阐述。  相似文献   

13.
《公关世界》2016,(13):107-107
和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企业帝国一样,恒大在地产主业快速发展壮大后,也在向金融、互联网、健康、文化旅游等更多领域伸出触角,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今年3月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恒大的多元化布局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4.
14世纪以后,资本主义文化在欧洲萌生,并渐次向东方扩展其影响。以基督教传教士为媒介,“西学”——西方近代意识形态、科学知识输入日显停滞、衰落的中华帝国,在沉闷的学术思想界激起阵阵涟漪。  相似文献   

15.
地图不是对地理空间的再现,而是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解释.而对空间的解释,直接关系着对这个空间的使用和占有方式.现代殖民帝国兴起于欧洲"地理大发现".伴随着对地球空间的重新理解,帝国也开始了对新空间的占取和利用.因此,16—19世纪代表性的欧洲地图作品,不但是殖民帝国新地理知识的体现,也是其殖民权力和帝国意识形态的体现.本文从地图切入,讨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国际法权力的空间机理.从开拓商路到占领殖民地,现代帝国的兴起伴随着早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传统帝国不同,现代殖民帝国源起于对地理空间的新认知,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塑空间秩序的行为.全球空间被整体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在资本主导的生产-运输-消费链条中,形成相互关系和等级次序.同时,为这种秩序辩护的欧洲国际法也在地理空间的重塑过程中诞生和发展.15世纪后兴起的欧洲地图学则是这一系列变化最为鲜明的视觉表现.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成为美国公理会差会的首要传教目的地之一.美国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的活动对美国海外传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先锋,美国传教士与奥斯曼帝国的博弈是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的缩影,它代表着"基督教的美国"与"最后的穆斯林帝国"之间的文明碰撞.在与帝国穆斯林、犹太人以及基督徒的互动中,美国传教士始终以实现新教在奥斯曼帝国最大程度的传播为目标,其宗教关怀下掩盖着谋求自身国家利益的本质.美国传教士的活动对奥斯曼帝国具有一定影响,它在促进帝国教育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同时,还间接助长了帝国境内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并为帝国的解体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7.
公元8~13世纪,欧洲还处于科学落后的低谷,阿拉伯帝国已登上科学文化发达的高峰.帝国境内的各族人民在吸收希腊、波斯、印度、中亚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在科学技术、学术文化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自然地理学比较发达不是偶然的.伊斯兰教是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国教.拜功是穆斯林的“五功”  相似文献   

18.
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哈斯额尔敦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考察期间,首次在位于该旗的阿尔巴斯山的岩壁上发现刻有回鹘体蒙古文“岩文”,岩文内容还涉及到了蒙古帝国玉玺印文。  相似文献   

19.
古敏 《中外书摘》2009,(4):60-63
这是一位“处世无奇但率真”的帝国女人。她敢于冒着骂名、目着屈辱地宣告亡国,以此了断了南北对峙。这对她来说,不仅仅是勇气,还是一种深怀母性之光的宽容。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远征动因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征服四方,是人类史上最富有戏剧色彩的章节之一,它打败了波斯帝国,震撼了拜占庭帝国的基础,奏响了阿拉伯帝国的序曲,成为中世纪的一个里程碑.伊斯兰远征的动因,历来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的问题.其实,伊斯兰远征的动因,不是,也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