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心隐是泰州后学的中坚,与颜山农一起被视为狂侠派代表,并被视为异端之尤。然而,深入探究何心隐及其思想,可知他并未走出王学话语,而是深契阳明精神, 合孔孟之道。何心隐以仁义为本,以孔子为师,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杀身成仁,走完了他一生的成仁之路。  相似文献   

2.
叙事分析是如何可能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年代以来叙事分析在社会研究领域中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讨论叙事分析这一质性研究的新方法,旨在分析其背后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并发现该种方法与其他质性研究方法的区别。叙事分析重视故事形成的方式,而故事内容却并不构成分析的重点;对叙事方式的注重,使叙事分析更为重视故事的结构,以及该结构对故事意义的影响——故事意义因为结构变化而有新的意涵,同时也更为重视该故事结构所得以形成的脉络因素——微观互动的脉络以及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脉络,从而将微观和宏观领域连接起来,使叙事分析的解释力得到了增强——人们通过叙事建构现实,而所建构的现实,却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领域中型塑的。文中最后部分对叙事分析的效度进行了评论,并揭示了该种方法的模糊之处。  相似文献   

3.
4.
传统《尚书》学对"伊尹放太甲"的解读有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体现出政治与德性的张力.蔡沈《书集传》从人性论与道统论的视角考察"伊尹放太甲",调和了政治与德性张力.在人性论方面,蔡沈开展出圣人可学而近之而不可至之的观点,认为成为贤人比成为圣人更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并且,蔡沈亦力求将贤人投入到政治实践之中.在道统论方面,蔡沈将道统与政统交融合一,将"革命"论视为道统传承的新形式.此外,蔡沈亦开展出"一德"论,使得"伊尹放太甲"成为道统传承的重要环节,从而完善了朱熹提出的道统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作为“现代现象”的身体话语 在追求个性解放的现代文化语境中,一些男作家关于新女性的想象集中体现于女性身体的话语呈现,也就是说,在两性情爱格局中,身体符号成为“揭出一时代心理冲突的叙事焦点”。正如布鲁克斯所指出的:“在现代叙述文学中,主角通常渴望某个身体(最常见的是另一个人的,但有时候也是他或她自己的),而那个身体对于主角来说显然象征着‘至善’(ultimate good),因为它似乎拥有着——或者它本身就是——通往满足、力量和意义的钥匙。在阅读的层面,认识那个身体及其秘密的欲望就转变成了另一种欲望,就是想要掌握文本的象征体系,其内涵、快感和意义之创造的关键。对于身体的欲望也许意味着承诺进入象征秩序的‘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如果运用李渔关于戏曲叙事应以"一人一事"为剧情枢纽的"立主脑"理论,分析关汉卿<窦娥冤>的剧情结构,可以认定窦娥一人,拒绝"逼亲"一事,是该剧所立之"主脑",从而论证李渔"立主脑"的结构理论符合戏曲艺术的叙事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考察的是马内阿的长篇小说<黑信封>中叙事特征,及其内化于叙事内部的批判力量,着力分析小说以书写极权时代"创伤记忆"为特征的"梦魇叙事"在文本中的具体展开形式,正是这种文本内部"现实与梦幻的交织"的形式力量,实现了对外部社会的否定和批判.  相似文献   

8.
张炜的作品一贯浸染着胶东民间文化色彩,其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半岛哈里哈气"系列以少年果孩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主人公,通过孩子的视角去描写20世纪60、70年代的乡村生活——几个少年、海边林子的动物们、少年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张炜用富有童趣的笔法为读者描绘了一个海边林子里的童话世界,作品不仅还原再现了当时胶东乡村少年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虹影难以摆脱对早年生活那刻骨铭心的痛切感受,从而自然而然地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投射于她的作品,并由此形成她小说独特的"叙事语法"中的"表层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谓语)";在此"基本结构"的背后,虹影还试图将个人的苦难大而化之,在"超文化"的广阔的人性地带表现人精神的挣扎与幻灭,更表现人顽强保留对"爱"真"等价值的寻求和对生活作哲学与宗教式的颖思和感悟--由此形成虹影作品蕴涵的"深度结构"孤独的(定语)‘我'(主语)在路上(状语)寻觅(谓语)."  相似文献   

10.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电视剧<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该剧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对儿女情的叙述颠覆了传统婚恋观,试图建构具有革命意义的现代性男女关系;对小人物的阐释更加理性,认为其不仅创造了英雄,而且创造了历史.<走西口>在传奇中塑造英雄形象,在儿女情长中叙述历史,在小人物的生存中体验命运,在走贾行商中讲述革命,提供了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性解读文本,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无”是构建起《金批〈西厢〉》美学体系的基石,具体表现在其叙事结构和悲剧观两个方面。全剧贯穿着从“无”到“无”的叙事模式,演绎了人生的如梦如幻与人间至情的夭折,衍生出一种空无缥缈的抒情境界。  相似文献   

13.
分析霍建起导演的影片《暖》可以看出,在叙事时间与经验时间的缝隙里插入的叙事声音,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故事的基调。本文以女性主义和叙事学为理论支撑,解剖其"温情"后面的残酷。  相似文献   

14.
人性法则、道德法则与阶级法则是现代文学普遍遵守的叙事法则。叙事法则的复杂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艰难地探索文学创新和以文学改造国民灵魂的勇气和使命感。而选择的无主体特性,使现代文学不仅难以理性地整合中西文化,而且也失去了建构统一的,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叙事范式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秦可卿与"兼美"及钗黛的关系向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这足以让我们在面对秦可卿时更加迷恋不已,由此对秦可卿在小说中的作用的论讨,也就更是新解层出不穷.现以<红楼梦>试图穷尽人的可能性这一命题为切入点,重新探讨秦可卿与"钗黛合一"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发掘秦可卿形象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语境下的小说创作是以从本体论意义上否定传统小说为特征的,罗伯-格里耶的《橡皮》通过对传统侦探小说叙事模式的拆解,在结构上形成独到的叙事的“网”,将小说创作真正引向其自身,从而开启了新的小说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文学"知识场"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并不排斥甚至是更适用于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剖解出作品中所含蕴着作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该作品的文学价值、该作家创作的演变轨迹.以穆旦<五月>为例,通过分析其诗中"知识场"的关节点,可以发现该诗的矛盾聚焦于"自由",以及构成矛盾几股力量间的关系与叙述策略,从而为当代新诗批评与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面对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的丰富资源,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鲜有原创性的进展,如何有效地摆脱这一困局?文学批评家胡河清给我们揭示了一种可能的研究向度:立足本土的文化传统,将中国文论的精神充分内化,使自己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回到事物本身",面对具体的创作实践,解决实际存在的理论问题;重返审美体验的文学批评,打通中西古今,建构有根柢、有灵性、有活力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