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组织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并很快发展成包括11个军的东北抗日联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抗日联军积极主动地配合关内作战,拖住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抗日联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部继续坚持就地战斗.其主力则转移到中苏边境整训.后来配合苏军出兵东北和夺取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情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下抗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选派人员赴苏接受特种训练,然后由共产国际和苏联远东军情报系统派回东北从事情报活动。1938-1945年间,东北青年救亡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入日伪内部,获取了大量重要而机密的日伪情报。抗战后期,中共中央为加强东北工作,通过多渠道派遣人员到东北开展地下工作。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情报活动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是我党建党比较早的老区省份之一。早在1923年就成立了党的组织,1925年在铁路沿钱和一些城镇建立了党支部。从1936年起相继建立北满省委、吉东省委。1931年“9.18“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立即组织领导抗日斗争。党中央派罗登贤、杨林、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崔石泉(崔庸健)、冯仲云和李兆麟等同志来领导广大群众和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当时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其中有9个军在黑龙江组建并以黑龙江为主要战场。我省67个县(市)中80%以上为革命老区。东北抗联从1931年的“9.18“事变到1945年的8月与苏联红军  相似文献   

5.
由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曾活动于辽宁省宽甸县天桥沟地区并把军部设在这里。其原因在于天桥沟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群众基础,同时,这里也是日伪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易于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6.
东北抗联歌曲是以传播抗日思想,讴歌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敌寇,歌颂抗日英雄为主要内容的,在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广大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群众性歌曲形式。由于当时没有进步音乐家在东北从事音乐创作,除了极少数作品曲调是抗联将士自己创作,绝大多数为借用现成曲调,包括借用外国歌曲曲调,借用古曲、文人歌曲曲调以及用民众熟知的民歌旋律。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后,刘澜波便与东北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帮助东北军爱国将领黄显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展开同日军的武装斗争。东北军入关后,他受党组织委派,长期在东北军中秘密开展党的统战工作,促使东北军走上联共抗日的道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澜波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领导东北救亡总会继续关注与支持东北军抗战,使东北军成为全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配合了全国抗战。  相似文献   

8.
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苏联和东北抗日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面;也有限制东北抗联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和在《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主权的方面。苏联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采取的“中立主义”方针是其民族利己主义的体现,在所签条约中损害中国主权是其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苏联的远东地区一直是怀有野心的,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后,对苏联展开了积极的情报搜集工作。为此,关东军制定了详细的情报搜集计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搜集工作。大量的中国人被日军派往苏联境内搜集情报,成为日苏军事角力的牺牲品。但改变不了关东军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韩鑫 《中华魂》2012,(12):20-21
魏拯民(1909~1941),原名关有维,字伯张,山西屯留人。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及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时期曾用名有魏民生、魏锄耕、李新良、张达、冯康等。他是与杨靖宇齐名的东北抗日联军杰出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的第一位省委书记。他是一位能征  相似文献   

11.
1936年初,中共东满特委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从东北抗日战争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代表团的指示,创造性地发展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组成抗日义勇军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被迫退出东北,取道苏联,来到新疆。他们为稳定新疆政局、新疆军事的近代化、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等作出了贡献,对新疆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澜波对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刘澜波投身东北军中,以黄显声秘书身份帮助黄显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他帮助黄显声镇压汉奸队伍,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制定义勇军的编委方案,收编与改组各地义勇军,同时还支持黄显声坚守锦州。他始终伴随黄显声左右,为其出谋划策,是他的亲信与幕僚,被誉为"血肉长城幕后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主要部队密切合作,积极抗日。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团结东北军共同抗日,在东北军中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并为营救张学良做出努力。在鲁南、晋西北、冀中等敌后战场上,八路军与东北军并肩作战,共同对敌。面对蒋介石发起的反共磨擦,东北军主要将领予以坚决抵制,部分官兵由此走上新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探讨抗战中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后,南京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问题。按照双方当初达成的协议,八路军作为国民革命军作战序列,其待遇应与其他国民党军相同,但实际上除了编制内的军饷和被服外,国民政府极少给八路军补充武器,仅给予必要的弹药。随着八路军的发展,蒋介石更担心其势力尾大不掉,1940年前即停止对八路军的武器弹药补充,不久又停发了八路军的医疗等物资和军费。虽然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较少,也不积极,但这些军械装备对抗战初期的八路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帮助。探究抗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对八路军的军械补充问题,可以作为考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一个独特视角。同时,探究此一问题,也可借此明了共产党是怎样在抗战艰难的情况下一步步壮大,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抗战史的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的指导,必须要用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相似文献   

16.
东北抗日联军站在全国抗战的最前列,其斗争是极其艰苦卓绝的.由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紧密依靠抗日群众,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迎来了东北的光复和全国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由一支较稳定的地方军阀集团迅速蜕变为各自为政的数支军队.这种蜕变主要表现为东北军内部派系纷争的表面化,高级将领的离心和东北军对"三位一体"的背离.东北军的蜕变是由于张学良的被扣、高级将领的裹胁和南京政府的分化,但归根到底则源自其军阀属性.东北军的蜕变瓦解了这支地方实力派,但却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整合.  相似文献   

18.
东北义勇军抗战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一部分。义勇军抗战从九一八事变之夜起开始,到1932年夏季高潮时其队伍达30万人。经近两年的英勇抗战到1933年底,以义勇军为主力的抗战失败和瓦解了,也有一些义勇军坚持了四五年,最长的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以义勇军为主力的抗战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表现出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乃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50、60年代,安徽北部是农民起义军—捻军的主要产生地和主要活动场所,而在其紧邻的中部却成了农民起义军最为凶悍的敌人—淮军的产生地。本文从安徽省特殊的区域环境和皖北皖中地主阶级的不同斗争动向出发,分析了淮军、捻军在同一时期、同一省份紧邻的皖北和皖中地区分别兴起的奇特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朝鲜革命青年建立的朝鲜独立同盟及朝鲜义勇军为中国抗战和朝鲜的独立而英勇奋战,要正确地理解它的历史,必须澄清朝鲜独立同盟的领导人、同盟的性质及任务、同盟的双重任务,同时还要认真区分在中国关内地区活动的两个朝鲜人的反日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