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一九七八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感召下。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掀起了中国农村的一次大变革。而后的30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中国农民又相继实行了三次“大突围”。  相似文献   

2.
儒商探析     
儒商探析张松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儒商”的兴起已经引起了企业界以及专家学者们的关注:有人提倡儒商,有人则不承认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儒商,而有的企业家却公开标榜自己是儒商,并把儒商看成是一种荣耀。对这些问题怎么看?笔者认为,儒商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  相似文献   

3.
3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正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的教条而进行的前无古人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这个历史性进程,既对我们提出了创立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要求,也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我国是在三个"转轨"同时进行的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的转轨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较,在经济结构、市场成熟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和差距。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历史任务,我们无法指望也不应该指望国外"高手"来替我们完成,这是中国经济学人所无法推卸、也不应推卸的历史性责任。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华民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尝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配置道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市场经济的现象,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点、前沿问题。《市场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引论》于2005年9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11月第二次印刷,2008年1月第三次印刷),是一部探索市场经济理论中国化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成绩斐然的30年。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儒商》两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儒商》做了论述,先是肯定作家贴近中国社会现实,与生活的热点同步的创作态度;次则指出其“戏剧性”叙事语态,是为别具一格的长篇小说审美风范。  相似文献   

7.
一、新中国60年的基本估计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新中国60年大庆,如何看待这60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估计,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了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获得了四大历史性的转变:第一是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是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和特别重大的发展;第三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这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第四是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的开放,我们向整个世界伸开了双手,张开了我们博大的胸怀,欢迎世界各国朋友来到我们祖国。  相似文献   

8.
小菲:女,30岁。房地产公司策划30岁了,和老公结婚也一晃7年多了。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点审美疲劳吧,我们的性爱次数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听说某权威机构发布了一项调查说:比起外国人一个月要过多少次性生活,中国人似乎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向我们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就向我们深刻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来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本文试从南通在30年改革开放中发生的巨变来论证这个问题。看看南通人是如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冲破阻力和束缚,坚持解放思想,敢于跨越,阔步前进的。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08,(22):39-42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穿梭时空,让我们一瞬间回到30年前的生活,我们如何开始?而那时的人到今天,可能是觉得格格不入,张大嘴巴惊讶于现在的一切。仅仅30年而已,中国社会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变化?因为这30年,不是普通的30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对比前后30年,物质生活环境变了,人们的观念更变了。  相似文献   

11.
论孔子诗学     
无邪、兴、达是孔子诗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孔子所谓"无邪"是对《诗》的情感本质的肯定,"兴"是对《诗》的文体和思维特征的认识,"达"则是对《诗》可通达天命的形而上性质的认识。"无邪"、"兴"、"达"三者构成孔子诗学的基本框架。孔子诗学是远古诗歌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2.
儒学之所以在古代世界中具有生命力和价值,并非在于它具有多么强大的超越性的思想力量,这与西方世俗思想往往和宗教思想互动的历史境况颇为不同,儒学富有魅力之处恰恰在于其具有解决实际世俗事务的能力,即儒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具有卓越的政治性。儒家当年正是依靠其充裕刚劲的政治性获取了自己在上层和民间的合法地位,而随着其政治性在近代的减弱和消失,其合法性地位逐渐发生动摇而趋于消失。儒学在宋代以后出现了一个地域化的过程,这种地方性的儒学并非完全是碎片化的,而是拥有一些共通的准则,但由于中国自古领土广大,儒学往往是在地区具体历史境况的格局下发挥其作用的,故带有地区性的指向。这种指向不仅形成了不同地区的儒者对儒学理解的差异性,同时也往往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儒者对政治的不同理解和由此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这种风格的差异性也影响到了区域儒学格局的形成与变化,甚至影响到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布局。  相似文献   

13.
任何文学现象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在其受个体发展因素影响之外 ,更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在文体艺术风格特点的形成过程中 ,后者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对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特点的汉赋作出合理阐释的前提。文章试图论述 :1.汉代崛起的儒家经学对知识分子儒士的社会角色有何影响。 2 .儒学经学地位的确立又是如何影响形成汉赋的艺术风格特点的  相似文献   

14.
儒学儒教一体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学既是一种学说,又是一种宗教。儒学与儒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有关儒学儒教的争论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从其学的方面,儒学丰富和锻炼了中华民族的抽象思维,形成了中国的主流哲学。从其教的方面,儒教对普通中国百姓的衣食住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道德上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今天对儒学的继承,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形成儒学的道德金律。  相似文献   

15.
儒"义"考论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是其重要的两端.本文从先秦儒家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自孔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等儒家学派不同时期对"义"的发展和规范,认为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伦理道德范畴孤立存在,而与"道"、"仁"、"礼"、"勇"等紧密相联.它既是政治理想的规范,道德伦理的标准,又是完美人格的重要方面,对我国国民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属儒家经典之一 ,它以先民高亢朴质、雍容婉雅的心声 ,濡染了数以百代的中国人民 ,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然而对《诗经》的诠释 ,从西汉毛苌始 ,两千多年来的文人士大夫们 ,都把原本重世俗的精神蕲向变而为“贵族化” ,虽经现代新儒学家牟宗三等人的革新 ,却仍未能改变以往儒学的精神方向 ,直至当代余冠英等学者的努力 ,《诗经》才开始恢复它大众化的面目 ,但是从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来看 ,还远远不够。王进、曾明先生所注释的《诗经选粹》(四川文艺…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新儒学是现代中国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 ,儒家解释学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晚年的熊十力站在新中国的角度看待儒学 ,台湾学者罗光站在士林哲学的角度看待儒学 ,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站在现代性的角度看待儒学 ,分别提出儒家解释学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对鬼神采取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强调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前而不是死后,认为人在有限的现实生活中就能创造出无限的超越价值来.但当生命存在和仁道原则发生冲突时,儒家宁可牺牲生命,也要维护仁道原则.与此相应,儒家追求一种以道德为主体的历史主义的不朽.儒家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具有整体性和道德性的特征,它在新的环境中面临挑战,又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儒家一直重视和强调道德修养问题,并把道德修养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而其道德修养学说是与其人性理论密切相关的。儒家学者尽管在人性问题上的具体观点各不相同,存在着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以及德性的先天、后天等方面的争论,但都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在"性可教养"的观点上基本达成一致。他们一方面肯定和承认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礼义道德,一方面又肯定和说明了人在礼仪道德方面的品性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是完全可以获得的,这也就从不同的方面肯定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儒家伦理的特点是以群体利益为本位,强调克己奉公;以仁爱厚德为核心,注重人际和谐;以精神境界为灵魂,追求理想人格;以知行合一为宗旨,重视内省与外推.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益借鉴,有助于缓和现代社会重"物"轻"人"的弊病.历史启示,儒家伦理的时代价值在于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