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权分立说”是在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提出和形成的。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新的阶级力量的兴起,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的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分享封建统治者的政权和进一步掌权。他们的思想家便在理论上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政治学说——“三权分立说”并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对新的资产阶级政体进行了探索。 最早提出分权论的是英国的李尔本、奥佛顿。他们代表了城市中小资产阶级利益,是平等派的思想家。他们针对当时国会长期专横控制立法与行政权力,提出立法、司法、行政权必须分离,立法者不应同时是执政官等的主张。其出发点是想防上一个政治集团独断国家政权,以便进一步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他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与分权关系等未作出理论上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巴黎公社的原则不是"议行合一",而是"真正民主"的原则和"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所体现的阶级统治的内容和实质的不同,而不是在政权组织形式上是否实行"议行合一"."三权分立"作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具体形式不能照搬,但在"三权分立"这种形式中所体现的制约权力原则及其民主法治精神,应当属于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应当遵循"必须有效地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体现民主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3.
孟德斯鸠创立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应由三种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而这三者又应彼此分立,互相制衡。因为“根据永久的经验,凡掌有权力者总要滥用其权力,非遇到限制时不止”,“要使其不能滥用权力,即应以权力制止权力”。这一学说后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成为一面反对封建专制的光辉旗帜而大放异彩,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又被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确认为基本原则。几乎从未有人怀疑资本主义国家的政  相似文献   

4.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三权分立,就是立法、行政和司法这三种国家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所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而又相互制约,二百多年来,在资产阶级国家中,一般都由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  相似文献   

5.
国家权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三权分立”制度从来也没有真正的实现过。“三权分立”只是一种形式,而分工合作以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才是它的实质。以“三权分立”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在中国也曾试验过。从南京临时政府到北洋军阀统治,又到国民党反动政权,试验的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鉴往知今,试图把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重新引进中国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的伟大革命成果的否定,而且在政治体制上也是一种历史的大倒退。  相似文献   

6.
儒教的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九八○年拙作《论儒教的形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一期),从历史的角度论述了儒家逐渐演变为儒教的过程。指出孔子的学说共经历了两次大的改造:第一次改造在汉代,产生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儒家已具有宗教雏型;第二次改造在宋代,产生了三教合一的宋明理学,这是儒教的完成。这个演变过程是伴随着封建统一大帝国的建立和巩固逐渐进行的,曾经历了千余年的时间。宋、明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制度停滞以至僵化,儒教起  相似文献   

7.
从行政法角度质疑英国政府的三权分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理论家洛克首先提出了分权学说,之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对英国的分权政府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了系统的三权分立理论.但事实上英国18世纪的政治体制并不完全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理论的实践,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英国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简单地用分立、制衡来形容,行政机关从来不只是行使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8.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本文讨论了迄今影响福泽评价的若干因素,以此对福泽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福泽首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其次才是一个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前一阵子,有人提出要在中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似乎三权分立是最完善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此,有必要对三权分立原则及其同资产阶级政党制度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确立于十七、十八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期。美国在建国时把分权理论订入了宪法,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宣布没有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三权分立“体制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是独立战争的一个结果。它明确地将国会置于政府权力的中心,但在实践中三权的地位有一个演变过程。“三权分立”并不等于政府的廉洁;一种制度重复地产生同类现象,说明制度内部存在着这种现象的土壤。“三权分主”的真实含义是保障法治,保持法律的至上地位,防止任何一个部门的权力过度膨胀,凌驾于法律之上。  相似文献   

11.
一个时期以来,主张“全盘西化”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甚嚣尘上,在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心目中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中,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原则,"三权分立"也受到一些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从唐高祖建国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前后共三十多年,习惯上称为唐初.研究者一向认为唐初诗风是齐梁浮靡之风的延续,或说是宫体诗的沿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闻一多先生《宫体诗的自赎》了.闻先生给宫体诗下定义说:"宫体诗就是宫庭的,或以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严格地讲,宫体诗又当指以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以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庭为中心的艳情诗."(《闻  相似文献   

13.
<正>马尔萨斯人口论,是西方资产阶级人口学的最大流派,流传广,影响大.迄今两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并不是一致的,可谓众说纷纭,毁誉不一.在我国,理论界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评价一直存有争议.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对它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而且经过几次大批判,这种态度愈益强烈.1957年7月,面对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现实,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张控制人口增长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将来的问题肯定非常棘手,愈难解决.然而,这样一种正确思想,在当时却遭到了批判,马寅初先生也因此被指控为“中国的马尔萨斯”.对人口思想的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如  相似文献   

14.
<正>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公元八年,他代汉称帝,建立了“新”王朝。此后,他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社会改革,史称“王莽改制”。长期以来,史学界对王莽改制多是全盘否定。十年动乱以前,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曾在《秦汉历史上的若干问题》①一文中,提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始终存在着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用民粹主义思想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处理这个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革命和建设就顺利发展,反之则遭受挫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而农民问题和资本主义问题是这一理论所包含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一理论找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同主张从小农经济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划清了界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间,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决不能不顾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追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提高,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要害。重新学习、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及其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6.
而今,方励之之流走完了“鼓吹崇美——煽动反党——出逃卖国”的三部曲。这伙人不仅竭力鼓吹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而且狂言要请美国人到中国当总理,胡诌“中国再当三百年殖民地才能振兴”。对这些崇美卖国的言论进行深刻的批判,让更多的人正确地认识美国社会进而醒悟过来,这将有利于缩小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市场,也将有利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18.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发展的一个阶段 ,是察举制过渡到科举制的一个必经环节。它的发展演变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是为纠正察举制主观性太强的弊端而日益客观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 ,也是与当时各级官学和开馆授徒的私学全面衰落 ,而士族家学却一枝独秀状况相适应的。九品中正制在特定时期是起到了选拔优秀人才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19.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把觉新置于矛盾的焦点来刻画其性格。新思潮引导他往思想解放的路上奔,而传统的旧思想又往往残酷地将他束缚住。他对封建制度仅仅是心里愤恨而已,矛盾、愤恨、反抗的心理往往一次次地被顺从的行动代替了。总之,觉新是一个在封建势力面前持“作揖主义”态度的典型形象,其主要性格是忍让、屈从  相似文献   

20.
旧评价的褒贬纷纷及其得失任何一个作家,一个流派,几乎完全被誉,或者几乎完全遭毁,这一种情况在文学史上和批评史上是存在的。但也有一些流派和作家,评论者对其誉毁不一,褒贬纷陈。甚至这种情况在较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中持续。某一个时期表现为誉多于毁,而另一个时期则又毁多于誉。这种纷歧的形成一方面固然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思潮和文艺风尚的不同,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评论对象的文艺主张或创作倾向的复杂性,从而导致评论者见仁见智,掌握评论对象的整体性与本质之不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