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综合创新论"作为张岱年的文化思想理论.他强调文化"创新的综合"、"辨证的综合",主张在继承传统和对中西文化正确认识基础上进行价值观念的创新."文化综合创新论"是他对传统文化现代姿态的一种探索,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文化的新角度、新视野,是颇有见地的一家之言.也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可资借鉴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岱年先生从事教学、研究 70年 ,在学术上有两大成果 :(一 )在哲学上 ,为中国的传统哲学的更新、转型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并建立了一个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博采中西哲学之长的新哲学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将辩证唯物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两一”等学说融于一体。在辩证唯物论中国化这个重大理论课题上作出了贡献。(二 )在文化上 ,倡导“文化综合创新论”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新的模式 ;并为之设计出一幅宏伟蓝图。这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具有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围绕“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一课题,张岱年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新文化建构模式,宏观上高屋建瓴,微观上寻幽抉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转型创造、整合建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作出了一己特殊的贡献。深入探讨张先生的这一文化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必将实际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三个问题:一是认为《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岱年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体系,是他研究综合出来的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二是根据此书,可以知道张先生心目中的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并有一些不足之处;最后肯定张先生是哲学家,才可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中国哲学史著作。  相似文献   

5.
张岱年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是上一个世纪我国为数极少的几个能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他是一个坚定的唯物论者,并认同于马克思主义,在开发儒家思想资源建构价值论方面,其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学说就像他的做人一样,真诚而平实。他重视中国哲学中的“学”的实践意义,在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人生观,他批评唯心主义哲学,但又执着于理想的追求。他不认同以往哲学中的本体概念,而把人之生命的终极意义托付于唯物主义的“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张岱年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解答当时热论的中西文化冲突问题,不仅提出了"文化的创造主义",还指明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这一思想超出了同时期盛行的文化观,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即中国哲学在整体结构上具有本体论、致知论(认识论)、道德论三者统一的特点。具体包括:本体论上本体与现象的统一;生活与思想、理想一致;重人生而不重知论;唯物主义与辩证观念相互结合的传统;生死自然的观点与无神论在哲学发展中的深刻影响。张岱年还探讨了中国哲学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张岱年先生致力于儒学研究,但不认同现代新儒家的儒学复兴论;张岱年先生是新时期儒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但明确表示自己不是新儒家;张岱年先生对现代新儒家是否存在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的认识过程,强调对新儒家的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与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等大陆现代新儒家有着较深的友谊和深度的学术交流,高度评价现代新儒家的学术贡献;与现代新儒家的唯心主义研究立场方法、"返本开新"的价值取向及重建儒学体系的文化向度不同,张岱年先生提出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文化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主张借鉴汲取西方文化的优良成果,将其精华融合贯通,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创造性转化,综合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全盘西化论的两大思维特征,张岱年作出了深刻有力的批判。具体来说,一方面以文化要素的可析取与可重构为根据,张岱年否定了把文化视为不可分的有机整体的论点;另一方面以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为基础,张岱年批判了全盘西化论者的自卑心理与民族虚无主义取向。据此,张岱年揭示了全盘西化论的思想谬误,阐明了文化综合创新的可能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张岱年先生哲学观和20世纪30年代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认为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是建立在辩证、解析和理想相结合的哲学观基础之上,并是在参与当时的“中国本位文化”讨论的过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元代名臣张养浩的生平及诗文创作成就进行了考论,认为张养浩的退隐是其知识分子人格与官场的冲突所致,其生平经历有超越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范式之处。其散文追随姚燧,取法韩愈,诗歌则兼学白居易之通俗与韩愈之险劲,在元代文坛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张维先生出身清末拔贡,朝考得中,任职学部;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同盟会;民国初年任国会参议院议员;后服务家乡,三度出任甘肃省议会议长等职.先生于诗、文皆有成就,尤于史学有很高之造诣、卓著之成就,曾三度受聘兰州大学(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学院、国立兰州大学)讲授史学,其著作<陇右金石录>诸书,被列为中央研究院国际交流书籍,为当时国内著名学者.本文是<还读我书楼文存>一书的序言,是在整理点校先生诗、文、史诸学遗书基础上,对其学术造诣、成就的介绍评述.  相似文献   

14.
张炜作为新时期文坛上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文本分析,仍可看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阈限和不足,尤其是其作为一位人文知识分子所超度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身阅历和潜在资质的不足,带来了诸如创作理念的强盛、启蒙思想的偏颇、现实关照的盲点、道德拯救的虚妄以及生活阅历的自我限定等创作中难以避祛的问题,这些都使张炜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文学性的缺失和思想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是什么?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应怎样处理与对待不同的文化,结合中国的儒家文化,希望能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与文学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在齐鲁文化的映照下,张炜小说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齐鲁大地的自然地理风貌使张炜小说为大自然而歌,儒道互补的齐鲁文化传统影响着张炜小说的内容和内涵,齐鲁民间文化资源为张炜小说注入了活力和美感。  相似文献   

17.
张爱萍将军是当年新四军中一员威震敌胆、骁勇无比的战将,他不仅在领导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指挥军民进行反扫荡同敌伪顽的英勇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在军政繁忙、戎马倥偬的战斗间隙,创作了大量诗歌,记录其在盐阜淮地区留下的光辉战斗足迹与取得的辉煌战绩,反映出将军本色是诗人的儒将风采。其诗歌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强烈的抒情性、风格的豪迈性、语言的通俗性等鲜明艺术特征,达到了政治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堪称"史诗",已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财富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之洞认为 ,实业是富强之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 ,才可能强盛 ;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 ,才能不依赖于外国 ,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 ,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 ,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 ,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 ,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 ,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多元参照的文化视觉--论张贤亮小说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贤亮是当代最著名的西部作家,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他善于对笔下的人物做深刻的心理分析,通过各色人物的心理和精神世界来表现他们的命运,反思他们各自的文化.他把当代知识分子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多元文化交叉的环境中探讨他们的沉沦和超越,从而沉思我们民族心理和性格的改造和重建,这使他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从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宗旨出发,十分推重理论科学的独特作用,因而在课程建设上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他重在学理的大学课程建设思想,目的是要通过高素质的教育,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他特别强调师资质量对教学的决定作用,并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同时又明确把德、智、体、美并列而称之为"四育",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不可偏废的。他积极主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同时又要择善而从,重在消化,反对简单模仿和全盘欧化的错误倾向。这为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