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正> 近年来,江苏宏大集团紧紧围绕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精神,积极探索出一条用文化管理企业的新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集团的各项经济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企业文化,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了主心骨;而有了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便有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企业的进步,一是要靠有形的、物质的、经济的手段;二是靠教育的、无形的精神推动,只有两个轮子同时转,才能使企业快  相似文献   

2.
<正> 日本战后经济出现了飞跃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不能不归功于欧美的科学技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更主要的是它能够把吸收外来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与本民族的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团队精神”。 例如,日本日立公司目前是一个拥有11个业务部、27个工厂和8个研究所的巨型企业,是靠著名创办人小平浪平培植的“诚”、“和”与“开拓精神”,使这家巨型企业充满诚心,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发展壮大。松下幸之助是一个靠发明经销电灯插座和自行车  相似文献   

3.
<正> 杜伟龙,成都科技大学经济学学士,高级经济师;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四川省电力工业局“优秀共产党员”、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领导干部”。1996年任成都铁塔厂厂长,上靠省局和厂党委的领导,下靠职工群众,致力“内强素质以固本,外拓市场以开源”,使举步维艰的成塔厂“于深化改革中再生,在强化管理中崛起”,连续三年工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工业企业50强”、“全国电力系统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电力系统用户满意  相似文献   

4.
“天时 ,地利 ,人和”于治国、治军都是极为重要的 ,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精神影响至深的国家 ,这一点则显得更为重要。“天时 ,地利 ,人和”的关键在人和 ,人和为根本 ,而天时靠把握 ,地利靠争取 ,一定程度上 ,人和要靠主观性去把握 ,而天时、地利则不得不受制于种种客观上不确定的因素。大凡一个企业兴起时 ,无不人才济济 ,呼风唤雨 ,攻城掠地 ,势不可挡 ,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 ,但反观企业的失败 ,也不难发现 ,症结或多或少都在于“无天时” ,“少地利” ,“失人和”。天时天时的把握带有很大的机会性 ,说到底 ,天时对企业来…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管理大师安德鲁·卡内基说:“带走我的员工,留下我的工厂。不久以后工厂会布满尘土;拿走我的工厂,留下我的员工。不久以后我还会有一座新的更好的工厂”。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人员管理在企业管理流程中的重要地位。所谓的人员管理就是在监督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的过程中,逐步使企业员工在引导性思维的启发下,主动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最终改善流程,创新产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经营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对人的管理胜过一切,聚人心者可得人智、得人智者可成大事。但企业在人员管理上还存在以下缺失,需要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6.
夏然 《管理科学文摘》2009,(11):102-102
高校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以“传播先进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传扬恒久价值”为追求目标,树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塑造品牌”的出版理念,走出一条具有“高校之神、企业之体”的特色发展之路。这个目标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具体路径有:思想创新,实施人本管理;管理创新,以机制为导向;组织创新,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7.
梁勤 《经营管理者》2014,(10):90-91
企业文化的结构是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来探讨,可以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等层面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剖析,备层面构成一个同心圆体系,以企业家精神为轴心,形成陀螺形企业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底蕴是和谐。文化主要是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精神文化是文化的精华,和谐文化就是一种精神文化。和谐文化是一种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圆融。它的基础,是尊重事物的多样性,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关注民生的热情日益高涨,今年全国“两会”上,关于民生的话题更是空前密集。最近,又一个新提法“非物质民生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许多场合,人们所说的民生问题,都只是指物质生活层面,即当年孙中山概括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而非物质民生问题,是精神生活层面的问题,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涵盖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大文化”概念。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非物质民生问题”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优秀的员工群体,而企业的发展则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独特的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而这种企业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团队精神”。日本日立公司目前是一家拥有11个业务部、27个工厂和8个研究所的巨型企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始终贯彻“诚”、“和”与“开拓精神”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使该企业充满诚心,团结一致,不断进取,发展壮大。松下幸之  相似文献   

11.
企业需要礼仪,这不仅是 因为中国加入WTO,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的需要。企业礼仪的宗旨在于对内要培养每一个员工的良好的职业行为准则,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市场形象。当企业礼仪成为一种文化时,人们就习惯地期待企业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企业礼仪文化的出发点和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以人为本。 说起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问题,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早几年的事。那时,我常被邀请到各种的企事业单位做礼仪文化之类的旨在提高员工素质的讨论。我一方面为各种单位有这“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走出对"企业文化"认识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建设的现实告诉我们,商品经济的竞争已经不允许任何企业靠随波逐流生存,而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能凝聚企业员工精神的个性建设,这就是人们常提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随着改革开放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其实,我国也并非在改革开放后才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只是我们的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多注意的是政治,这就使当时的企业文化建设被埋没在了众多政治运动中。而以后的企业文化由于被冠以洋思想,就又让企业感到深奥。那么,到底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问题该如何去认识呢?不要说我们的企业无“文化”现下,当我们的企业将企业文化建设提…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气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信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建设企业文化,在微观上,对于改善企业人文环境,提升员工职业素质,规范企业运营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宏观上,是当下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的灵魂。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在  相似文献   

14.
天津铁路信号工厂是中直驻津企业 ,典型的国有企业。这样的企业计划经济的印痕深 ,因而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企业遇到了诸多的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一直与“铁老大”相伴相生的孪生兄弟 ,天津铁路信号工厂这一类铁路专用产品的制造企业 ,老大“天之骄子”的地位被打破 ,降为“平民” ,与其他企业毫无二致 ,要一起进入市场争饭吃。作为孪生兄弟处境也就更难了 ,从诞生、哺育到壮大 ,都是上级 ,都是国家包揽一切 ,生产经营都由上级管 ,即使开放了 ,上级不包揽饭碗了 ,还有“老大” ,靠在“铁老大”身上 ,就…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办公室业务》2014,(11):20-2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气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信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建设企业文化,在微观上,对于改善企业人文环境,提升员工职业素质,规范企业运营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宏观上,是当下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一个企业的失败,往往不是在重大问题上出现失误,而是因为细小环节上的疏忽。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要通过文化管理让细节发出响声。2004年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在工厂新建的车间里,安装设备的小伙子们喘着大气,紧张有序地吊装着釜盖。“今天能不能安装完成?”我问在一旁指挥的机修班长。“基本上可以完成,只缺几个配件,早就安排人紧急采购了。”我点点头。机修班长说:“只要配件买回来,今晚一定干完。”第二天一早,我又去了车间,只见买回来的零部件静静地躺在冰冷的铁板上。回身正好碰上机修班长,“昨天怎么没装好啊?”我问道。“零部件买回来…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靠人管理,中企业靠制度管理,大企业靠文化管理,但企业想要真正实现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型,就必须以文化建设促科学发展。那么究竟该从何着手,如何实施?至关重要的是要以加大宣传力度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打造企业品牌为核心,从“高度、深度、广度”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打造优秀企业文化,全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以公司品牌塑造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从而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关于建设什么样的焦煤文化、怎样建设焦煤文化的问题,引起了焦煤集团上下的广泛讨论。那么,什么是我们焦煤的核心价值观呢?最近,我认真回顾焦煤的历史,并结合焦煤的现实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对比和深入思考。我发现,不管哪个时代,尊重奉献者,人人争做奉献者,是焦煤人共有的内在品质;“对得起奉献者”,在焦煤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为什么说“对得起奉献者”是焦煤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企业精神的基础和支撑,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问题的根本原则,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是由价值观决…  相似文献   

19.
林徽 《管理科学文摘》2011,(29):205-206
本文总结了基层检察院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从四个方面,即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推进“检察精神文化”、围绕后勤物质保障着力推进“检察物质文化建设”、围绕提高执法公信力着力加强“检察形象文化建设”与围绕司法公正着力推进“检察廉政文化”建设,探索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看 ,笔者的基本判断和提出的对策如下。第一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从“移植组装”开始向“自主开发”的成长阶段迈进 ,但总体上看发展很不平衡。总体上讲 ,东部沿海企业好 ,西部和民营企业差;说得多 ,做的少;物质的多 ,精神的少;外显的多 ,深层的少;共性的多 ,个性的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应当从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和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出发 ,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强化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